克勞德·莫奈
克勞德·莫奈,全名奧斯卡·克勞德·莫奈﹙Oscar-Claude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臺譯奧斯卡·克勞德·莫內,大陸傳統譯莫奈。法國印象派主要畫家,
印象派運動領袖人物。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克勞德·莫奈 | 外文名:Oscar-ClaudeMonet |
其它名:奧斯卡·克勞德·莫內 | 國籍:法國 |
出生年月:1840年11月14日 | 逝世日期:1926年12月5日 |
出生地:法國巴黎 | 職業:畫家 |
主要成就: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 代表作:《日出·印象》《盧昂大教堂》《維特尼附近的罌粟花田》《睡蓮》《幹草堆》 |
人物資料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 1840 年 11 月 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壹。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壹,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印象派的名稱即由他的《日出印象 》壹畫而來。他生於巴黎,初從歐仁·布丹(Eugene Boudin,1824-1898)學習,並受容金和柯羅的影響;後轉向外光的描寫,馬奈和透納的作品給了他很大的啟發。莫奈的創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現大自然的方法,記錄下瞬間的感覺印象和他所看到的充滿生命力和運動的東西。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壹對象連續作多幅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受。不註重對象的明晰的立體的形狀。 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 ,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莫奈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莫奈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壹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1][2] 主要作品有《聖阿德列斯的陽臺》、《花園中的女人》、《日出·印象》、《聖拉扎爾火車站》、《乾草堆》和組畫《睡蓮》等。
人物生平
1840年2月14日,莫奈生於法國巴黎。恰巧與著名的法國雕塑藝術大師奧古斯特·羅丹的出生年、月、日完全壹致。父親庫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位商人;在法國北部港口阿弗爾與他的姐夫合夥經營著壹家食品店。莫奈5歲時,來到了父親的身邊。在當地就學後,他將學校視同牢獄,在懸崖和海邊嬉戲的時光多於聽課,故此學習成績不佳,在班上總是排在倒數幾名的位置上。這個孩子唯壹的愛好是繪畫。他常常在筆記本上作素描,以教師和同學們為對象畫漫畫,日積月累,倒也掌握了壹些繪畫技巧。不過,父親對此並不贊成。小莫奈樂此不疲加上與生俱來的秉賦,幾年過後,他的漫畫居然開始在文具店裏展出並且出售。15歲的時候,莫奈在當地已小有名氣,他為自己作品開出的價格是每幅20法郎。經過畫商的介紹這位少年畫家被專門描繪海上風光的畫家布丹所看中,二人從此結識。布丹動員他:"學習用油畫和素描來畫風景",乍開始莫奈並沒在意,甚至是找藉口有禮貌地加以拒絕。布丹壹片誠心,終於感動了這位少年。自學成材的布丹,習慣於在露天作畫,他主張:"壹定要去尋找自然的純樸的美"、"要頑強地保留最初的印象"。對此,莫奈也深以為然,因為在他的內心裏也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從1858年起,莫奈開始從布丹那裏接受了不同於學院派的繪畫思想,學習並動筆畫外光畫。布丹所強調的:要特別註意對所描繪對象的第壹印象、要註意光。更是在他的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就在二人壹起到戶外作畫的過程中,莫奈創作了壹些有關阿弗爾港、海岸、日出、海上小船等題材的作品。其中的1幅還與布丹的4幅作品壹起,在魯昂的展覽會上展出。此後不久,在布丹的建議上,莫奈於1859年5月到了巴黎。
在巴黎,他看到了特羅容、杜比尼、柯羅等人的作品之後,極為贊賞。經布丹介紹,莫奈與巴比松畫派的畫家有了接觸,認識了該派代表人物之壹的特羅容。特羅容提醒他"首先要進壹個專門畫人體的畫室,要學習素描",要"常常到鄉村去畫速寫"。1860年,莫奈進了斯維賽學院,練習人體寫生。這個所謂的"學院",不過是間畫室,斯維賽是它的主人的名字,這裏既不講課、也沒有考試,只要交上壹點錢,就可以畫人體模特兒。在這裏,他接觸了後來成為印象派的壹些畫家,比如畢沙羅等。在這裏,還創作了壹些風景畫。
這壹年的秋天,經抽簽決定莫奈需服兵役。此時,其父提出只要服從父母的意願、安心在家作生意,就可以出錢僱人替他從軍。莫奈對此毫不理會,毅然參軍,入伍後被編入法國的非洲軍團。不久,即隨軍到了阿爾及爾。在畫家的眼裏,非洲的景色與光線是美麗迷人的,經過部隊的允許,他得到了可以作畫的時間,在那裏,他曾為隊長的夫人畫了肖像。
1862年初,因為貧血,莫奈從軍營回到阿弗爾家裏養病。這時,他認識了荷蘭畫家瓊康,並與瓊康及布丹壹起從事創作。布丹作畫的纖細,瓊康對動感的重視,以及2人共同註意捕捉第壹印象的畫風,都給這位初出茅廬的畫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醫生提出警告,如果莫奈回到非洲,將對他的身體極為不利,11月間,莫奈的父親向當局提出了免除兒子兵役的申請,在交付了壹定的費用之後,莫奈再次回到了巴黎,並進入了古典派畫家格萊爾的畫室。在畫人體的習作中,格萊爾要求大家按照古典的範畫修正自己的作品,要將人體描繪的盡量完美。莫奈則堅持準確、真實地反映模特兒的特點。他的主張得到了同室的巴齊依、雷諾阿、西斯萊的贊同。
這壹年舉辦的沙龍落選畫展中,莫奈看到了馬奈的作品之後,受到了震動和啟示。在1863年,借復活節的休假之機,莫奈將同窗的畫友帶到了巴黎南郊巴比松村附近的楓丹白露森林,在那裏進行創作。在外光下,大家創作了壹批具有巴比松風格的作品。
1864年,莫奈與這些畫友離開了格萊爾的畫室,來到了昂弗勒作畫。在這裏,莫奈的兩幅描繪塞納河的風景畫《落潮的埃沃海角》(圖2)與《昂弗勒港》,由於不同於學院派的創作手法,被選入1865年的官方沙龍。這壹年裏,他在楓丹白露開始了大幅油畫《草地上的午餐》的創作,該作品於1866年問世。在總結了馬奈同名作品在"沙龍落選畫展"上引起的爭議的基礎上,莫奈是在畫景之後才描繪的人物;畫面上的人物樸實無華、自然的動感,顯示了畫家的現實主義動力。1866年,以戀人卡繆為模特的、全身大幅肖像畫《綠衣女》在同年的沙龍展出,該畫受到了評論家左拉的好評;有壹位詩人為作品寫的詩,被發表在《藝術家》雜誌上;有的畫商還要求莫奈根據原作再復制壹件,準備送到美國去。由於這次的成功,家裏恢復了對他經濟方面的支持。同年夏天,莫奈創作的《庭院裏的女人們》,在1867年的沙龍中落選。1866年的秋天,為了避開討債的人,莫奈自毀了約2百幅作品後,回到阿弗爾。這時他的經濟狀況十分不妙,原因是父親對於他和卡繆的關系很反感,從而斷絕了經濟上的支持,莫奈作品的銷路又尚未打開。為了解決繼續創作用的畫布,他不得不將業已畫好油畫上的油彩刮掉,重復使用。1867年,懷孕的卡繆為莫奈的父親所不容,留在了巴黎,莫奈住在姑母家。7月卡繆生下第壹個孩子,只好請在巴黎的巴齊依作教父代為照顧。此後的幾年中,莫奈始終在阿弗爾及其附近,與布丹、瓊康,有時與庫爾貝壹起作畫。在這個時期裏,由於與父親的關系緊張,經濟拮據、生活艱難。為此,莫奈曾壹度有過輕生的念頭。1869年,他回到巴黎,參加了"蓋爾波瓦咖啡館"裏藝術家的聚會。可能因為很早就離開了學校,自感在受教育方面的不足,故而很少參與爭論。這時他的窮困程度,從8月間寫給巴齊依的信中可以看出,信中提到:由於雷諾阿送來的麵包,才沒有餓死。壹個星期屋裏沒有爐火,沒有照明。到了該月月底,顏料用光,不得不停止了作畫。這時候的巴齊依也窮的典當了自己的表,雷諾阿連寄信的郵費都湊不齊。對於莫奈也是愛莫能助。
1870年6月,莫奈與卡繆正式結婚。9月,莫奈將妻、子託付給布丹照顧,隻身壹人去了倫敦。在那裏與杜比尼、畢沙羅相會,然後,和畢沙羅壹起在泰晤士河及公園中作畫。在參觀美術館時,英國畫家透納(1775-1851)、康斯太勃(1776-1837)的作品,使其為之傾倒。為了給莫奈的作品找到銷路,經杜比尼介紹,在這裏認識了畫商丟朗・呂厄。此人對於窮畫家們表示了同情,在經濟方面從此壹直在支援著他們。
1871年初,父親去世,莫奈離開英國。在杜比尼的動員下,到了荷蘭並滯留到年底。在阿姆斯特丹,他看到了日本的"浮世繪"版畫之後,其中色調極富生氣的風景畫,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贊成它們的美學原則,利用陰影引起實感,利用片斷引起整體感。荷蘭的港灣、運河、教堂、人家、特別是那裏的風車,使他著迷。回到巴黎後,在馬奈的幫助下,莫奈在巴黎以北的阿讓特伊定居。對水情有獨鐘的這位畫家,於1873年在塞納河上建造了船上的畫室,此後,他經常在船上作畫,充分運用了不同方向、角度的光照、顫動的空氣來描繪水及水面上的景物,通過鮮明的輪廓、陰影以及閃動的亮點,創作了壹批作品。此時,與他壹起創作的還有西斯萊、馬奈、雷諾阿。
1872年,莫奈創作了日出後揚名於世的《日出・印象》。這幅油畫描繪的是從遠處觀望阿弗爾港口晨霧中日出的景象。它在1874年3月25日開幕的印象派畫家第1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這幅作品本還是莫奈畫作中最典型的,但是,由於壹位名叫勒魯阿的評論家,在4月25日的《喧噪》雜誌上,發表了題為《印象主義的展覽》的文章後,此畫才名聲鵲起。該文對參展的許多作品逐壹地進行了嘲諷,針對莫奈的《日出・印象》,他寫道"糊墻花紙也比這海景更完整"。與這幅作品標題不無關系地,該文作者將這次展覽會戲謔地稱之為"印象主義的展覽會"。加之莫奈本人曾經表述過"我所畫的不過是印象而已"這樣的觀點,以及以他為首的這批年輕畫家,確實註意捕捉對描繪對象的最初印象等因素,盡管這些畫家中有人並不同意這個提法,但印象主義、印象派這個稱號已經是不脛而走。以致在1877年第3次聯展時,幹脆將其用作展覽會的標題。1874年的這次聯展,是由莫奈倡議並和朋友們壹起組織的獨立畫展,以攝影家納爾達爾騰出的幾間為展廳,參展畫家共有30多人,其中包括德加、畢沙羅、塞尚、雷諾阿、西斯萊、摩裏索等。參展作品共165件,其中莫奈作品12件。通過這次展覽,事實上確立了莫奈在印象派畫家中的領袖地位,畫家本人也已成了用光、色的變化,來表現所捕捉的瞬時印象的畫風。作為這壹新畫風的典型作品,當數這次參展的莫奈的油畫《卡普辛大街》。
1875年,經濟上再次跌入窘境的莫奈,又向朋友們伸出了求援的手。6月份,在給馬奈的信中他寫道:從前天起,已身無分文,肉鋪和麵包房都不再賒賬。妳能夠寄給我20法郎嗎?1876年,在第2次聯合展覽會上,展出莫奈作品18件。對於此次展覽,社會上反映出較冷淡。莫奈的油畫《穿和服的女子》,以2千法郎的高價售出。同年,畫家還創作了《火雞》等作品,並開始了有關聖拉紮爾火車站的壹系列創作。1877年,第3次聯合展覽會在丟朗・呂厄的畫店中舉辦,展出作品共252件,莫奈作品30件。為了維持生計,畫家以每幅40-50法郎的低價,賣給了畫商肖凱壹部分作品。
1878年3月,當卡繆生下第2個孩子的時候,莫奈又面臨困境,他在寫給左拉的信中說:家中無法生火,妻子又在生病中,昨天我跑了壹天也未借到錢。在另壹封信中說:如果明晚我付不出6百法郎,我們將被趕到街上。在生活的重壓下,加上長期與官方沙龍對立的結果,背離了當時被多數人維護的路線,這裏的莫奈已在考慮如何適時抓住機遇,改善個人處境。於是,在1880年將自己的兩件作品送交了沙龍,莫奈此舉被德加視為"變節",從此印象派畫家之間出現了裂痕。為此,莫奈沒有參加第5、6次聯展。
進入80年代,大海成了莫奈新的創作源泉。此後的幾年當中,在英法海峽的海岸、埃托塔等地,莫奈多次捕捉光與影的瞬間效果,創作了壹批較之以前更富有沖擊力的作品,為此有人將這壹時期稱作莫奈的"埃托塔時代",《埃托塔的崖》、《埃托塔的曼努普特》是這個時期作品中的兩件。
1882年3月1日,第7次聯合展覽會開幕,據馬奈說:在這裏,他"發現了印象主義的全部光輝作品"。這次展覽會中有莫奈作品35件。1886年的第8次聯合展覽,也是最後的壹次,莫奈沒有參加。它標誌著印象主義運動的解體。
自從1883年起,莫奈開始在吉維尼定居後,再也沒有遷居。吉維尼位於巴黎沿塞納河到魯昂的中間。住所內環境幽美、景色宜人,有林蔭路、花壇、池塘、小橋、……畫家晚年的許多作品都是在這裏完成的。
1889年6月,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壹百周年,莫奈與羅丹兩位大師舉辦了作品的聯合展出,其中包括1864-1889年莫奈的作品66件,博得了好評。
進入90年代,莫奈創作了若幹組作品,即"組畫"。所謂的"組畫",就是畫家在同壹位置上,面對同壹物象,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畫作。這大概是莫奈晚年作品中的壹個特色。比如1890-1891年間,對同壹幹草垛,畫家分別在對不同季節的早、午、傍晚的陽光下,物體所呈現出的不同色彩,作了多達15次的描繪,《冬天的幹草垛》、《冬天的幹草垛》是其中的兩幅。在1891-1892年間,同樣的作法創作了"白楊組畫",如本選集中的兩幅《白楊》。1890-1894年間,創作了"倫敦風光組畫",《倫敦泰晤士河 查靈・克羅斯橋》是其中的壹幅。當1892-1894年創作"魯昂大教堂組畫"時,莫奈租下了教堂對面的壹間房子,從天明開始動筆,隨著陽光的變化作畫,壹天下來,作品竟有20件,他常常是很早起來,滿載著成車的畫布,根據日光的變化,每隔兩個小時改畫壹幅。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創作的組畫還有《睡蓮》。1900年11月,在丟朗・呂厄的畫廊展出莫奈的《池中睡蓮》組畫26件,獲得極大成功。1904年,又在該畫廊展出了剛剛完成的有關泰晤士河風光的組畫。
1908年9-12月,莫奈與夫人阿裏斯壹起前往威尼斯旅行。南國的風光、溫和的氣候、濕潤的空氣,映在水面上的白雲、建築物,這壹切都激起了畫家的創作欲望。在這裏他創作的作品達30多件。《威尼斯 穆拉宮》、《威尼斯 大運河》是這些作品中的兩件。
1911年5月,繼1879年莫奈夫人卡繆去世後,他的第2位妻子阿裏斯又先他而去。畫家深陷於悲痛之中,視力也隨之下降。1914年,47歲的長子在長期患病後不幸亡故,已是高齡的莫奈更是形單影孤。在老朋友、曾任法國總理的克雷孟梭的勸說下,莫奈在自己的庭院中建成了長23米、寬20米、高15米的大畫室,並著手創作大型裝飾畫《睡蓮》系列。1922年3月,他決定將完成後的該大型裝飾畫捐給自己的祖國,4月12日,他在"贈與書"上簽了名。不久,由於白內障,畫家幾乎喪失了視力,9月,被醫生禁止作畫。轉年後,經過手術,視力有所恢復。1925年,85歲的老畫家獨自壹人,又在畫室、室外投入了大型壁畫的創作之中。在人們期待的目光裏,這件足以反映出畫家對光與色認識的深度,描繪技巧嫻熟的大型壁畫《睡蓮》,業已耗盡了他的全部心力。就在這件巨作完成的第2天、1926年2月6日,這位僅存的印象派大師永遠地告別了人間。按照既定計劃,《睡蓮》被安置於盧浮宮旁、原法王亨利二世王後的土伊勒裏宮中桔園的橢圓形大廳,作為永久性陳列品。1927年建成的該廳,被譽為"印象派的西斯廷禮拜堂"。(西斯廷禮拜堂內有波提切利等名家壁畫,特別是米開朗琪羅的《最後的審判》,更是馳名世界)按照死者生前願望,在他去世的第2天上午,舉行過簡單的告別儀式之後,即將遺體安葬於當地莫奈夫人的墓地。送葬的除去壹些藝術家外,還有當地的群眾。在靜靜中大家送走了這位藝術大師。[3]
主要作品
藝術評價
1.克勞德·莫奈的名字與印象派的歷史密切相連。莫奈對這壹藝術環境的形成和他描繪現實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貢獻都多。這壹點是無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創始人雖說是馬奈,但真正使其發揚光大的卻是莫奈,因為他對光影之於風景的變化的描繪,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他對光色的專註遠遠超越物體的形象,使得物體在畫布上的表現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讓世人重新體悟到光與自然的結構。所以這壹視野的嬗變,以往甚至難以想象,它所散發出的光線、色彩、運動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繪畫中僵死的構圖和不敢有絲毫創新的傳統主義。[4]
2.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壹,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除此之外,莫奈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莫奈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壹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5]
後世影響
從印象主義的產生、發展看,創始人非莫奈屬,但真正完全實現印象主義理念和技法、並且壹以貫之的當推莫奈。是他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對西方畫界產生了重要影響的印象主義,是以他為首的壹批藝術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學院派的保守思想,極大地沖擊了19世紀後半葉占據西方畫壇統治地位的官方藝術,從而為掀開西方現代繪畫史新的壹頁,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應該說莫奈是印象派畫家中最先獲得成功的人,盡管後來的野獸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並未遵循印象派創立的壹些原則,但創立這些流派的藝術家,都從印象派那裏汲取過營養。 還要提及的是印象派的理念、技法,本是基於現實的觀察而提出的,但是,由於熱衷於描寫光與色,甚至將其神秘化,從而出現了不顧及現實物象的傾向。莫奈曾說過:作畫裏,要忘掉妳眼前是哪壹種物體,想到的只是壹小方蘭色、壹小塊長方形的粉紅色、壹絲黃色。因此,就出現了畫家的創作中的註意力,不是集中於要表現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圍的空間環境、光線、煙霧、氣流所產生的效果上,或只是局限於表達在壹定條件下,景物著光給畫家留下的瞬間印象上。因此,就有可能導致只抓住了細微的變化,而失去了解對全局的把握;只反映了微妙的色彩層次,而忽略了景物形體的後果和全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