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克里斯塔勒

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Walter)(1893~1969),德國經濟地理學家。生于貝爾內克,卒於哥尼斯坦因。曾在埃爾朗根大學執教。他提出了關於城市區位的中心地學說,補充和發展了J.H.von屠能的農業區位論和A.韋伯的工業區位論。對人文地理學、經濟學、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產生重大影響,促進了理論地理學的發展。著有《南部德國的中心地》等。

目錄

學術理論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

中心地理論(Central Place Theory)是由德國城市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W. Christu201e ller)和德國經濟學家廖士(A.L」 sch)分別於 1933年和 1940年提出的, 50年代起開始流行於英語國家,之後傳播到其它國家,被認為是本世紀人文地理學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城市地理學家紹勒爾(P. Scholler)甚至說:「沒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學說,便沒有城市地理學,沒有居民點問題的研究」。自中心地理論流行於世界後,喚起世界各國數量眾多的學者去實踐應用它,修正發展它,目前它已成為城市地理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

克里斯塔勒創建中心地理論深受杜能和韋伯區位論的影響,故他的理論也建立在「理想地表」之上,其基本特徵是每一點均有接受一個中心地的同等機會,一點與其它任一點的相對通達性只與距離成正比,而不管方向如何,均有一個統一的交通面。後來,克氏又引入新古典經濟學的假設條件,即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屬於經濟行為合理的人的概念。這一概念表示生產者為謀取最大利潤,尋求掌握儘可能大的市場區,致使生產者之間的間隔距離儘可能地大;消費者為儘可能減少旅行費用,都自覺地到最近的中心地購買貨物或取得服務。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具備完成上述行為的完整知識。經濟人假設條件的補充對中心地六邊形網絡圖形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