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是階級性最高和最集中表現。黨性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他是千百萬共產黨員為了完成黨在各個時期的任務,英勇奮鬥,忘我犧牲,開拓進取實踐的升華。[1]

黨性

目錄

簡介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它所固有的明顯區別於其他政黨的特性,構成了我們黨的黨性。劉少奇曾指出:"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無產者階級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就是無產階級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現。"(《人的階級性[1] 》,劉少奇,1946.6)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黨性問題。早在1941年1月中共中央的有關決定中就提出要加強全黨的"黨性教育和黨性學習,決不可輕視這個絕大的問題"。1941年7月,中共中央發出《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其中講到增強黨性鍛煉的重要性,列舉缺乏黨性的種種表現,提出糾正違反黨性傾向的具體辦法。

特徵

中國共產黨在《黨章》中,對黨的性質作了權威表述, 黨章的總綱規定: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2]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走中國人民自願選擇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順利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闢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集中全黨智慧,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而奮鬥。

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鬥爭還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各項工作都要把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準,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必須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各項工作都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要抓緊時機,加快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要從根本上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此相適應,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領域的改革。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吸收和借鑑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改革開放應當大膽探索,勇於開拓,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在實踐中開創新路。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切實保障人民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權利。尊重和保障人權。廣開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制度和程序。加強國家立法和法律實施工作,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強精神,抵禦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掃除各種社會醜惡現象,努力使我國人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民。對黨員還要進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以改善民生為重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堅決打擊各種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犯罪活動和犯罪分子,保持社會長期穩定。

中國共產黨堅持對人民解放軍和其他人民武裝力量的領導,加強人民解放軍的建設,切實保證人民解放軍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充分發揮人民解放軍在鞏固國防、保衛祖國和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積極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團結信教群眾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中國共產黨同全國各民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團結在一起,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民族的愛國力量團結在一起,進一步發展和壯大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組成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不斷加強全國人民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團結。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積極發展對外關係,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在國際事務中,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我國同世界各國的關係。不斷發展我國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按照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原則,發展我黨同各國共產黨和其他政黨的關係。

中國共產黨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必須緊密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領導全國人民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的堅強核心。

黨的建設必須堅決實現以下四項基本要求:

第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全黨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並且毫不動搖地長期堅持下去。必須把改革開放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全面落實黨的基本路線,全面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反對一切"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選拔使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政績突出、群眾信任的幹部,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從組織上保證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貫徹落實。

第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全黨必須堅持這條思想路線,弘揚求真務實精神,積極探索,大膽試驗,開拓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第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於群眾之上。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風問題、黨同人民群眾聯繫問題是關係黨生死存亡的問題。黨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堅持不懈地反對腐敗,加強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

第四,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它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必須充分發揚黨內民主,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必須實行正確的集中,保證全黨的團結統一和行動一致,保證黨的決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貫徹執行。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強對黨的領導機關和黨員領導幹部的監督,不斷完善黨內監督制度。黨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確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原則問題上進行思想鬥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黨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黨必須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黨必須集中精力領導經濟建設,組織、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協力,圍繞經濟建設開展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黨必須實行民主的科學的決策,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好黨的組織工作和宣傳教育工作,發揮全體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黨必須保證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機關,經濟、文化組織和人民團體積極主動地、獨立負責地、協調一致地工作。黨必須加強對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群眾組織的領導,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黨必須適應形勢的發展和情況的變化,完善領導體制,改進領導方式,增強執政能力。共產黨員必須同黨外群眾親密合作,共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

黨性對每個入黨的同志有基本要求,集中體現在入黨誓詞。入黨誓詞:"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核心

黨性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

(2)堅持黨的最高綱領,願意為共產主義奮鬥到底;

(3)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具有嚴格的組織性、紀律性,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

(5)密切聯繫群眾,堅持群眾路線;

(6)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勇於承認和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比較

政黨固有的本性和特性。是階級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現。政黨在長期政治鬥爭中,通過具體實踐,高度集中地反映並發展了一定階級的本性和特性而形成了黨性。它又是政黨的政治主張和政治活動的本性和特性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現。政黨要求其黨員不斷增強黨性,使政黨的政治目標得以圓滿實現。各類政黨和各國政黨在黨性的表現和要求方面有不同情況。

資產階級政黨否認黨性,標榜非黨性、無黨性和超黨性。實際上它有鮮明的黨性,主要表現為:把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和資產階級統治作為黨的最高利益和最高目標;不擇手段地展開一切活動,為本黨奪取國家領導權。

無產階級 馬克思主義政黨公開申明自己的黨性,批判非黨性、無黨性和超黨性的虛偽並指出其危害。無產階級黨性是在科學的世界觀指導下,無產階級高度自覺的階級性,這是馬克思主義關於黨性的基本思想。K.馬克思、F.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同其他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特性表現為"一方面,在各國無產者的鬥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因此,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推動運動前進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比其餘的無產階級群眾優越的地方在於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В.И.列寧總結俄國布爾什維克的鬥爭經驗,對無產階級政黨的黨性作了更明確的論述。他認為"嚴格的黨性是高度發展的階級鬥爭的隨行者和結果。反過來說,為了公開地和廣泛地進行階級鬥爭,必須發展嚴格的黨性"(《列寧選集》第1卷,第656頁)。"正因為我們要維護黨性原則,從而維護廣大群眾的利益,使他們擺脫各種資產階級的影響,使階級界限非常明確,──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注意力求使黨性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能見諸行動"(《列寧全集》第16卷,第53頁)。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黨性問題。在1941年1月中共中央的有關決定中就提出要加強全黨的"黨性教育和黨性學習,決不可輕視這個絕大的問題"。同年 7月發出《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關於增強黨性的基本內容主要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國並最終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理論聯繫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一切為了中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繫群眾,堅決清除腐敗現象,反對以權謀私,不能為謀取個人利益和小集團利益而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抵制和克服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封建主義殘餘思想和其他非無產階級思想,認真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加強組織紀律性;不斷改善黨對國家政權以及對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

有關決定

《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

(一)中國共產黨經過二十年的革命鍛煉,已成為全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的決定的因素,然而放在我們面前的仍然是偉大而艱難的革命事業。這樣就要求我們的黨更進一步的成為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塞維克的黨,要求全黨黨員和黨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和統一紀律下面,團結起來,成為有組織的整體。沒有這樣堅強統一的、集中的黨,便不能應付革命過程中長期殘酷複雜的鬥爭,便不能實現我們所擔負的偉大歷史任務。因此今天鞏固黨的主要工作是要求全黨黨員,尤其是幹部黨員更加增強自己黨性的鍛煉,把個人利益服從於全黨的利益,把個別黨的組成部分的利益服從於全黨的利益,使全黨能夠團結得象一個人一樣。

(二)我們的黨,雖然已有二十年英勇奮鬥的歷史,雖然已經是和廣大群眾密切聯繫的布爾塞維克化的黨,但必須指出:我們的環境,是廣大農村的環境,是長期分散的獨立活動的游擊戰爭的環境,黨內小生產者及知識分子的成份占據很大的比重,因此容易產生某些黨員的"個人主義"、"英雄主義"、"無組織的狀態"、"獨立主義"與"反集中的分散主義"等等違反黨性的傾向。幹部中、特別是高級幹部和軍隊幹部中的這些傾向,假如聽其發展,便會破壞黨的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和統一紀律,可能發展到小組織活動與派別鬥爭,一直到公開反黨,使黨與革命受到極大損害。而有這些傾向的個人如不改正,亦會身敗名裂。叛徒張國燾的結局與項英反抗中央的機會主義所引起的皖南失敗,便是明顯的歷史教訓。這些缺乏黨性的傾向,今天在黨內雖然還不是一個普遍的不可終日的危險,可在某些個別部分中,確實是存在着的嚴重危險。上述的這些傾向具體的表現在下列各方面:

(1)在政治上自由行動,不請示中央或上級意見,不尊重中央及上級的決定,隨便發言,標新立異,以感想代替政策,獨斷獨行,或藉故推脫,兩面態度,陽奉陰違,對黨隱瞞。

(2)在組織上自成系統,自成局面,強調獨立活動,反對集中領導,本位主義,調不動人,目無組織,只有個人,實行家長統制,只要下面服從紀律,而自己可以不遵守,反抗中央,輕視上級,超越直接領導機關去解決問題,多數決議可以不服從,打擊別人,抬高自己,農幹部政策上毫無原則,隨便提拔,隨便打擊,感情拉攏,互相包庇,秘密勾搭,派別活動。

(3)在思想意識上,是發展小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來反對無產階級的集體主義,一切從個人出發,一切都表現個人,個人利益高於一切,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個人突出,提高自己,喜人奉承,吹牛誇大,風頭主義,不實事求是的了解具體情況,不嚴肅慎重的對待問題,鋪張求表面,不肯埋頭苦幹,不與群眾真正密切聯繫。

(三)為了糾正上述違反黨性的傾向,必須採取以下辦法:

(1)應當在黨內更加強調全黨的統一性、集中性和服從中央領導的重要性。不允許任何黨員與任何地方黨部,有標新立異,自成系統,及對全國性問題任意對外發表主張的現象。要求各個獨立工作區域領導人員,特別注意在今天比任何時候更需要相信與服從中央的領導。應當在黨內開展反對"分散主義"、"獨立主義"、"個人主義"的鬥爭。

(2)更嚴格的檢查一切決議決定之執行,堅決肅清陽奉陰違的兩面性的現象。

(3)即時發現,即時糾正,不縱容錯誤繼續發展,才更能挽救幹部,和不使工作受到損失。反對當面客氣,背後指斥,一切批評應當是正面坦白誠懇的提出,目的是為了挽救,而不是為了打擊。應當強調黨內外團結互助,愛護幹部,幫助幹部在政治上的進步,對於屢說不改者,必須及時預防,加以紀律制裁。

(4)要在全黨加強紀律的教育,因為統一紀律,是革命勝利的必要條件。要嚴格遵守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基本原則。無論是普通黨員和幹部黨員,都必須如此。

(5)要用自我批評的武器和加強學習的方法,來改造自己使適合於黨與革命的需要。要求每個黨員特別是每個負責領導的幹部,都深刻反省自己的弱點,把黨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任何人都不應有自滿自足,自私自利的觀念。要提倡大公無私,忠實樸素,埋頭苦幹,眼睛向下,實事求是,力戒驕傲,力成膚淺的作風。要改造那些把理論與實踐、學習與工作完全脫節的現象,這樣來更加堅定自己的階級立場、黨的立場與黨性。

(6)最後,決定從中央委員以至每個黨部的負責領導者,都必須參加支部組織,過一定的黨的組織生活,虛心聽取黨員群眾對於自己的批評,增強自己黨性的鍛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