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入冬

入冬,是指进入冬季的意思。传统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风雨、湿度、气温等,此时处于转折点上,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转变。传统四立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特征。

现在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不考虑物候以及降雨量、光照等要素。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按候平均气温法划分的四季,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等于或低于10摄氏度以下算是入冬。入冬,表示气温已稳定下降到10℃以下,意味着天气寒冷了。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入冬

拼音; rù dōng

外文名称; begin the winter

注音; ㄖㄨˋ ㄉㄨㄙ

定义; 进入冬季

划分方法; "四立"法,"候平均气温"法

时间界定

冬季是四季之一。 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一共三个月。在南北半球所处的时间不同。在南半球,冬季在6、7、8月份,在北半球,冬季在12、1、2月份。在中国,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冬至至春分为冬季。 从气候学上讲,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算作冬季。

冬季气温降低,人们穿衣服增多,天气开始变干燥,中国北方有些地方会下雪。

美食

入冬也有很多食俗。俗话说:"冬令进补,明年打虎"。由于正值隆冬时节,入冬吃的食品,以进补为主,有顺阳助阳的象征意义,以食取暖,以食治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节令美食。如入冬要吃饺子馄饨,吃汤圆、年糕、赤豆粥,吃冬至肉(羊肉、狗肉、腊肉)、冬至团等,这些食俗也都有很多民间传说和由来。

冬至吃饺子馄饨,盛行于寒冷地域。饺子与馄饨均是由带馅的"汤饼"逐渐演变而来的古老美食,虽然南北各地制法各异称谓不同,但都极受喜爱。冬至吃饺子传说,与汉代医圣张仲景有关。

相传祖籍河南南阳的张仲景曾在湖南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隆冬,看见乡亲们饥寒交迫衣不遮体,因严寒不少人把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就与弟子在冬至这天搭起医棚为乡亲们医病。他支起锅灶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中药材熬煮成名叫"祛寒娇耳汤"的汤剂,把羊肉药材等物捞出切碎,用白面皮包制成像小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送给求医的乡亲们服食。当每人一大碗娇耳和汤入肚后,身体暖和了,两耳也发热了,吃几次后冻伤的耳朵治好了。因这天正值冬至节,所以后来人们都传承在冬至时吃这像耳朵似的扁食--饺子,并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流传于世。

馄饨,原写做"混沌",传说也很多。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时,朝廷民间都盛行。相传宋高宗赵构很爱吃御厨给制作的馄饨,因有一次没把馄饨煮熟有人要送厨师去大理寺治罪,但由于这厨师会做馄饨,赵构皇帝就赦免于治罪。后来,馄饨制法传向民间,街市上馄饨店肆众多,馄饨花形馅料各异,有几十余品种,当时谓之"百味馄饨"。

北京的街市上,除了店铺,还有不少沿街串巷挑担卖馄饨的小贩。老北京制售馄饨最著名的店铺,清代有"致美斋",而后又有"馄饨侯",其多种细馅独特调料的美味馄饨很受文人墨客、戏曲名伶和学子们的欢迎。每逢冬至日时,更是门庭若市,食客盈门。清人杨静亭的《都门纪略》书中有词赞曰:"包得馄饨味胜长,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冬至日时,吃一顿热乎乎的美味馄饨,成为旧京时百姓家里很不错的佳肴小吃。

入冬各家百姓都包馄饨,先祭祖然后全家吃馄饨。至明清民国时期,馄饨也成为北京民间百姓冬至必食之食物,并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俗语。那时就像过除夕夜一样,在冬至前的夜晚各家要准备次日冬至节的祭礼用的食品,忙着包馄饨和蒸年糕等,其情景似除夕守岁,故称之为"冬至夜"。

民俗

节气冬至 冬至是24个节气之一,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礼记·月令》载:"是月也,日短至。"

每年仲冬之月的冬至日,这一天日昼在一年四季中最短,所以又将"冬至"称为"短至"。而冬至后,白昼从最短的一天逐渐加长,故冬至又称为"长至"。由于有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最早在春秋时代古人通过土圭观测太阳定出了这第一个节气--冬至。《史记·律出》云:"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易经》上也有"冬至阳生"之说。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长了,阳气回升,是个吉日。唐代诗人杜甫就曾用"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名句,诗咏冬至这个节。《清嘉录》中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按照史书记载,在周朝十一月里的"冬至"节,比后人夏历的岁首"过年"还受重视。周朝在冬至时就曾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盛典之礼俗。冬至时,天子要在城外荒郊处边乐舞表演,边进行拜天大礼,以祈求上天的恩赐和保佑。

数九食俗 的一些食俗,还与冬至起的"数九"民俗有关。老北京自清代起有吃"九九火锅"、"九九酒肉"等九九消寒的饮食习俗。据《王府生活实录》所载,每逢冬至入九后,皇宫王府内盛行吃以羊肉为主的珍馐火锅,"凡是数九的头一天,即一九、二九直到九九,都要吃火锅,甚至九九完了的末一天,也要吃火锅,就是说,九九当中要吃十次火锅,十次火锅十种不同的内容,头一次吃火锅照例是涮羊肉……"

这种吃冬至肉火锅之俗,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民间也很盛行,很多富家子弟、文人雅士学子们,自冬至日起常去著名老字号饭庄"八大春"、"八大堂"及东来顺、又一顺等去消寒饮酒吃涮肉火锅。也有些人每逢九日相约九人一同饮酒吃肉,旧京时称为"九九酒肉"。席间要摆九碟九碗,成桌酒宴时要用"花九件"(餐具)入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旧时称"消寒会",故冬至又有"消寒节"之称。

冬至数九后,因天寒地冻,除一些按月定期开放的庙会外,街市上再没有热闹的"花会"、"社火"等表演,大人孩子们多缩在四合院大杂院里,圈炉取暖,数着"九九"盼着春暖之日早日到来。自明清时起,一些文人墨客根据"数九"之俗,逐渐编制出很多"文墨游戏",如现今南北各地仍传唱的"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

九九消寒 旧京时百姓家墙上常贴"九九消寒图",上面画着白梅花一枝,上有梅花81朵,从冬至起由少儿们用红笔每天涂一朵,待都涂遍九九寒天已尽。明刘侗的《帝京景物录》中云:"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朵)八十又一,日梁一瓣(朵)则春深矣。"相传这种消寒图最初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画出来的。此外,还有用笔描写九个空心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81天写81笔的"九九消寒句"以及在八十一个格中从冬至起每日涂格,格涂满则寒消,谓之"九九消寒表",有口诀是:"上阴下晴雪中心,左风右雨两分清,九九八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耕作勤。"相传此诀是识天文知气象的神机军师刘伯温所云。

"看冬"之俗 另外,入冬有"观兆测年"之俗,农谚有"冬至三九则冰坚"、"冬至有霜年有雪"、"冬至多风寒冷年丰"等,农家观天象气候变化,以预知来年的好光景。喜欢学武术的少年,要在冬至这天拜师学艺,古时称为"看冬"之俗。[1]

参考文献

  1. 入冬,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