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全面系統干預


全面系統干預是一個名詞,屬於特定的專用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錄

名詞解釋

全面系統干預是Flood和Jackson於1991年在《創造性問題求解—全面系統干預》一書中提出的。

1995年Flood又作了改進。全面系統干預的環狀邏輯步驟由三個階段:創造、選擇和實施組成。創造階段的工作是,根據系統隱喻,找出對組織混亂的問題情景有洞察力的系統隱喻及要處理的議題。選擇階段的工作是,挑選與系統隱喻匹配的主要系統方法論與輔助系統方法論。實施階段的工作是,用選出的方法論干預問題情景,提出組織變革的建議。1995年改進的全面系統干預邏輯步驟,如圖1所示:

全面系統干預

開發出來的全面系統干預(TSI)元方法論以CST為哲學基礎,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TSI以CST為指導思想,綜合集成了各種系統方法論,並將它們應用到恰當的問題情景中去,所以TSI又被稱為系統方法論的系統,是一種元方法論或元範式。

全面系統干預的內容

全面系統干預(TSI)包括三個階段:創造,選擇和實施。

1、在創造階段,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來觀察組織或問題情景,儘可能全面地了解問題的各個方面,幫助管理人員對組織或問題情景進行創造性的思考。這個階段要用到一種很有用的工具——系統隱喻,來把握問題的本質,系統隱喻採用類比的方法,根據相同或類似的特徵,將其它領域的概念應用於對組織的系統分析,從而獲得看清問題的洞察力。不同的隱喻關注組織的不同方面,有的關注組織結構,有的關注人和政治。創造階段的結果是發現一系列關鍵問題,這些關鍵問題的特徵由主導隱喻來體現。隱喻也是隨後選擇適當干預方法論的基礎。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主導隱喻在以後的階段有可能發生變化。

2、找到關鍵問題之後,選擇階段的任務就是選擇適當的干預方法論,這一階段的工具是系統方法論的系統,系統隱喻與方法論之間的關係。

3、實施階段的任務是運用系統方法論,提出具體變革的建議,結果是獲得協調一致的干預。

方法論是以一定的範式為基礎的。所謂範式就是指基於研究對象的基本事實與假設的理論體系。任何一種理論都基於一定的假設,這種假設或者是研究者有意識地作出的(即顯在的假設)或者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實 使用的假設(即隱含的假設)。不同的思想和行為會導致對世界理解的顯著不同。這些附加了價值觀、思想、信念的思考和觀察構成了不同的基本範式,它們在理論上不是中立的。

根據Minger和Brocklesby的觀點,在同一個調查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越來越傾向於使用不止一種方法或方法論,它們基於不同的範式。高度複雜和多維的問題需要這樣的綜合。他們歸納了五種情況:

方法論孤立主義者。決不使用多於一種方法論。

範式孤立主義者。在不同的調查研究中使用同一個範式的幾種方法。

方法論綜合。在同一調查研究中綜合同一方法論的幾種方法。

方法論增強。基於相同的範式,一種方法利用另一種方法的某些部分。

單一範式的多方法論。幾種方法的某幾個部分綜合起來,創建一種新的方法論,但它們都屬於同一範式。

Jackson稱以下為真正的多元主義者:

方法論選擇。分析者選擇一個整體方法論,這個方法論及其相關方法和模型能最好地表現出問題情景的要求,如系統方法論的系統。

整體方法論管理。在相同的調查中使用基於不同範式的整體方法論。

方法論增強。一種方法吸收基於不同範式的其它方法的某些部分。

多範式多方法論。在同一調查中,將基於不同範式的不同的方法綜合在一起,作為一種新方法。

基於評論式系統思考的全面系統干預對於解決不同範式的問題是成功的,TSI本身是一種元範式,所以不存在不同範式的公度問題。TSI是選擇方法論的方法論,為了將CST和TSI應用於戰略研究方法論,首先,我們要對主要的戰略學派的核心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其次,要根據不同維度對戰略研究方法論進行分類,以適合不同的問題情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