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 |
---|---|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
八詩非一時所作,如李光弼詩"灑淚巴東峽",嚴武詩"悵望龍驤塋",則二詩在夔州作無疑。如李邕詩"君臣尚論兵,將帥接燕薊",則是史朝義未平,正經營河北之日,當在廣德之前,蓋自寶應、廣德至大曆初,有此作也。
目錄
基本信息
詩詞正文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1]
司空出東夷,童稚刷勁翮。追隨燕薊兒,穎銳物不隔。
服事哥舒翰,意無流沙磧。未甚拔行間,犬戎大充斥。
短小精悍姿,幾然強寇敵。貫穿百萬眾,出主由咫尺。
馬鞍懸將首,甲外控鳴鏑。洗劍青海水,刻銘天山石。
九曲非外蕃,其王轉深壁。飛兔不近駕,鷙鳥資遠擊。
曉達兵家流,飽聞春秋癖。胸襟日沈靜,肅肅自有適。
潼關初潰散,萬乘猶辟易。偏裨無所施,元帥見手格。
太子入朔方,至尊狩梁益。胡馬纏伊洛,中原氣甚逆。
肅宗登寶位,塞望勢敦迫。公時徒步至,請罪將厚責。
際會清河公,間道傳玉冊。天王拜跪畢,讜議果冰釋。
翠華卷飛雪,熊虎亘阡陌。屯兵鳳凰山,帳殿涇渭辟。
金城賊咽喉,詔鎮雄所搤。禁暴清無雙,爽氣春淅瀝。
巷有從公歌,野多青青麥。及夫哭廟後,復領太原役。
恐懼祿位高,悵望王土窄。不得見清時,嗚呼就窀穸。
永系五湖舟,悲甚田橫客。千秋汾晉間,事與雲水白。
昔觀文苑傳,豈述廉藺績。嗟嗟鄧大夫,士卒終倒戟。
作品賞析
【鶴注】八詩非一時所作,如李光弼詩"灑淚巴東峽",嚴武詩"悵望龍驤塋",則二詩在夔州作無疑。
如李邕詩"君臣尚論兵,將帥接燕薊",則是史朝義未平,正經營河北之日,當在廣德之前,蓋自寶應、廣德至大曆初,有此作也。今按:詩序所云,乃一時追思之作。觀哀鄭虔詩云"秋色余魍魎",當是大曆元年之秋。其雲:"君臣尚論兵,將帥接燕薊。"因此時吐蕃未靖,河北降將陽奉陰違,故有此語,非為史朝義而發也。葛常之曰,曹子建、王仲宣、張孟陽,有《七哀》詩,釋者謂病而哀,義而哀,感而哀,悲而哀,耳目聞見而哀,口嘆而哀,鼻酸而哀也。
子建之哀,在於獨棲而恩婦;仲宣之哀,在於棄子之婦人;張孟陽之哀,在於已毀之園寢:是皆一哀而七者具也。老杜之《八哀》,則所哀者八人也。
傷時盜賊未息,興起王公、李公,嘆舊懷賢,終於張相國。八公前後存歿,遂不銓次焉。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3]
盛唐偉大的詩聖杜甫是大家都喜愛的文學家,他的詩歌情感內斂、沉鬱頓挫,充滿了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他憂國憂民、悲天憫人,很多詩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就表現了作者濟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也表現了他的聖人情懷。[4]
視頻
參考資料
- ↑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詩詞文句網
- ↑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
- ↑ 杜甫特別開心的一首詩,行文瀟灑,頷聯為千古絕對,不愧為詩聖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6-04 11:06
- ↑ 杜甫的十首抒懷詩,悵望千秋一灑淚,搖落深知宋玉悲 品詩賞詞;發布時間;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