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八字橋天主堂

八字橋天主堂位於紹興城區八字橋堍。清同治三年(1864),法國籍神甫劉安多購置土地5.46畝,於同治十年設堂。奉若瑟為本堂神,故名「若瑟」,人稱「若瑟老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意大利籍神甫謝培德到紹興,時陳子愚神甫駐紹興,於城內購置女堂院址。

二十九年,天主教浙江代牧主趙保祿委託謝培德及法國籍傳教士馬福良,以所得部分庚子賠款,在紹興府城擴建八字橋天主教堂及完善附屬學校校舍。教堂建築面積380平方米,可容700餘人做彌撒。內置若瑟祭台,約35平方米,左右兩壁鑲14幀耶穌基督畫像。內壁乳白色,明潔寬廣。

目錄

教堂歷史

首任本堂神甫為劉安多。外籍神甫初至紹興時,着中裝,學漢語,結識士紳商賈,籠絡地方名流,繼而採取「敬主恩賜」策略,規定領洗教徒可憑票領取大米2.5公斤,致受洗入教者日眾,教徒最多時達700人,施米停止,教徒亦銳減。宣統二年(1910),謝培德升任浙西牧區代副主教,劉懷德任紹興本堂神甫。民國元年(1912),劉病逝,伊伯鋒繼職。其時,紹興若瑟學校已具相當規模,有教師12名、班級6個,仁慈堂收養嬰孩47名。次年,馬福良繼任本堂。7年,馬福良調離,比利時籍神甫雷明遠(Vincent Lebbe)繼任。翌年,雷氏率紹興天主教青年教徒20餘人,赴法攻讀神學,由中國籍神甫應禾善主持堂務,但教政、人事、經濟等仍歸寧波教區外籍傳教士管轄。21年,應調赴台州,沈駿臣繼任。28年,沈病故,神甫柴日昶繼職。33年,柴日昶辭職返甬,陳雄為神甫繼事。是年,有教徒552名。37年,陳雄調離紹興,汪如海神甫主堂務,方都漠、姚鐸民襄助。

民國37年(1948)年冬,寧波教區法籍主教戴安德指派紹興籍神甫賀念伯和原本堂神甫去台灣。38年2月,神甫汪如海受命在紹興策劃組織「天主教聖母軍」與人民解放軍相對抗。1950年8月,汪如海調離紹興,王若水神甫繼其職。王步汪後塵,迎合外來勢力,不顧宗教界愛國人士所提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等正確原則,接受寧波教區天主教「聖母軍」分團頭目顧石峰指令,於紹興成立「聖母軍青年會」,網羅及齡會員39人,直屬寧波「聖母軍」分團管轄;並派方都漠、姚鐸民二神甫去蕭山、靖江執掌教務,在臨浦、靖江發展「聖母軍」,對抗新建立的人民政權。

1952年,教徒開展天主教「三自」(自聖、自治、自養)革新運動,紹興天主教內的「聖母軍」被依法取締,走上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新路。1953年,神甫史濟仁主持堂務,金指南神甫和修女2人協助,獨立組織宗教活動和履行宗教教務。1958年,紹興天主堂有教徒45戶、171人。平日參加彌撒一般百餘人。

1979年,政府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文化大革命」遭錯誤處理的神職人員史濟仁得以平反;政府撥款13萬元,另由寧波教區資助1萬元,修復教堂。1987年,教堂修復工程竣工。同年,成立天主教愛國會。1988年7月,復堂,參禮教友158名。

復堂後,先後接待國外天主教人士和上海天主教代表團共50餘人。除舉行主日崇拜外,於每年「四大瞻禮」時舉行紀念活動。1988年,史濟仁神甫病故,由余姚天主教堂趙其松神甫按時來紹興天主教堂舉行彌撒,開展宗教活動。1990年,紹興天主教堂有教徒102人。寧波教區遣舉修女2人,負責講道。

彌撒

天主教對聖體聖事禮儀的稱謂。源出於拉丁文Missa,它實際只意味着「某種敬拜」。原為該儀式的主體部分開始前遣散尚未領受洗禮者,以及結束時遣散全體與禮者的用語,後衍用作為儀式的名稱。天主教認為舉行此儀式,用以不流血的方式,重複進行耶穌在十字架上對聖父的祭獻;並認為經過祝聖的餅和酒,實質上已變成了耶穌基督的真正身體和血。主禮人(神父或主教)先領「聖體」和「聖血」,然後讓信徒輪流領聖體(一般信徒不參加領聖血)。

彌撒在教會中,只有神父、主教有神權主持[1]。東西派教會禮儀的形式都各有特點。西派教會(包括後來的天主教)用拉丁語,聖餐用無酵餅,神父領聖體和聖血,信徒只領聖體;東派教會[2](包括後來的東正教)因地區而異,或用希臘語,或古斯拉夫語及其他民族語言,聖餐用有酵餅,信徒則可同時領聖血。20世紀60年代天主教會進行禮儀改革,現在世界上大多數教會都採用民族語言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禮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