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該詩以對比的手法,抒發物是人非、今昔殊異的慨嘆。前四句是對比,後四句是抒情。詩人在特定空間面對這個特定時間的月亮引發的人生感慨,暗示自己無法主宰命運的無奈和感傷之情。
目錄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昔年:去年、以往。
白話譯文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 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
向着西北怎麼才能看到故鄉在哪裡,向着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作品鑑賞
歌題目的中心語「望月」,是敘述也是行為,其修飾語時間「八月十五日夜」和地點「湓亭」,它限定瞭望月的特定環境時,還突出「望」的動作,又強化「望」之月的圓盤貌。顯然是這個「望」月引發了詩人情懷。
其實,詩人就是在特定空間面對這個特定時間的月亮引發的人生感慨,詩歌首頷聯正是詩人關照月亮的思考。從邏輯上應該「明、曲江池畔、朝廷盛會歡飲圖。詩歌起筆不同反響,召喚其昔日的觥籌交頷聯的今年貶謫的「湓浦沙頭水館前」的失落。繁華的過去越明朗,對照今日的淒冷就越有感覺,以此造成的昔今懸殊反差,猶如從天堂掉入地獄的悲苦感。可是兩聯二十八言中,詩人不煩厭地重複「八月十五夜」,顯然它帶給詩人的心靈是震撼的,也是慘痛的。讓詩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歡樂,獨自苦品着眼前的寂寞和悽苦。詩句一望而知地運用了昔今對比手法,其實每一聯都交代了時間地點和場景,對比的不僅是時間,更是情景意境的對比,今晚觀賞的心情,是一種過去到現在的物是人非的感傷情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