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公私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1]。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2]。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目录

名词解释

两种相对的生活领域或行事原则。“公”与“私”大体上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就生活领域而言,“私”指个人的或个人所属群体之内的生活领域,“公”则是在“私”的界限之外的公共领域。不同生活领域之中存在着不同的秩序原则,彼此之间往往存在着冲突。其二,在行事原则的意义上,“私”是以谋求个人或个人所属群体的利益为根本目标的,“公”则是对自私自利原则的超越,体现着天下的公义。

引例1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于治乱之道也。 (《商君书•修权》) (公私的界限分明,则小人不嫉妒贤者,不贤良之人不嫉妒有功业者。因此,尧舜在位统治天下,不是营私以取天下之利,而是为了天下之人而治理天下,选举贤能之人而传承天子之位,并不是疏离自己的儿子去亲近毫不相干的人,而是懂得治乱的道理。)

引例2

己者,人欲之私也;礼者,天理之公也。 (朱熹《论语或问》) (自身所求,体现着人的欲望的自私;礼的要求,体现着天理的公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