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六门堰,位于古代武功(今陕西武功县段家湾倒虹一带)西的灌溉工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在今渭惠渠第六渠(一支)渡槽以上漆水河段“修六斗门节水”,“六斗门”又叫“六门堰”,是成国渠横经漆水的配套工程。唐代经过六七次大规模整修,贞观中曾役九州匠沉铁牛以御魑魅。六门堰是一个具有蓄、节、分、引多种功能的水利中枢控制工程,可灌溉面积达“二万余顷”(约合170万亩)。

中文名 六门堰

地 点 古代武功

类 型 水利灌溉工程

功 能 过沟和泄水

别 名 六斗门

目录

修建背景

作为西汉王朝三大渠系程之一的成国渠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从东汉末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由于政局动荡不安,关中农田水利,或无暇维修,或遭战争破坏,处于衰敝状态。其中因为曹魏和西魏的经营,只有成国渠继续得到发展。 关中是曹魏对蜀战争的基地,在这里驻有重兵,它从军粮和漕运的需要出发,对成国渠进行了两次扩建。第一次在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臻首先将成国渠由郿县向西伸展到宝鸡,伸长渠道100多里。这一段新渠以渭水上游主要支流汧水(千水)为水源。第二次在魏明帝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在司马懿主持下,又将成国渠向东伸展100多里,到泾水入渭附近。西魏立国关中,帝祚虽然很短,只有22年(公元535——556年),但为了保证必要的粮食生产,在文帝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在武功西面筑六门堰,汇集渭河以北一些小水补充成国渠的水量,并且解决成国渠横跨漆水的工程难题。这一工程措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标志着古人在治水方略上的巨大创新。六门堰这一过沟建筑物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渠库结合工程,具有过沟和泄水的功能,是成国渠的咽喉工程。其中的堰用以连通过沟渠道,门用以排泻漆水。经过两魏时期的施工,成国渠的溉田面积虽然仍未超过郑白渠,但它已成为关中最长的灌渠了。 六门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成的。

历史沿革

西魏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湋水与漆水河交汇的三江口建“六门堰”,因有六座控制闸门而得名[1] 。唐代对成国渠又进行过多次整修,并把六门堰视为中枢,屡加修治。唐贞观年间(627-649)“役九州夫匠,重修六门堰”曾花大力气进行重修,且取得了成功。高宗永徽四年(653)、武则天圣历年间(698~699)、久视元年(700)均对六门堰作过整修。 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大修。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因六门堰工程损坏已有二十多年,导致成国渠未能发挥灌溉效益。灌区农田仍旧“岁以水籍为税”,当地百姓要求政府贷款用作修堰经费,承诺“候水通流,追利户钱以还”,并得到皇帝的支持。遂于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大修。当时它汇合渭北的湋川、漠谷、香谷、武安四水,下通成国渠。号称灌溉武功、金城(今兴平)咸阳、高陵等县农田2万余顷。唐《水部式》中载有六门堰的灌溉管理制度。以后六门堰逐渐湮废。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提举沈披乞复修六门堰,于渠南200步修土洞,以木为门,回改河流。但未能成功。之后,随着成国渠的废弃,六门堰也失去了原有功能。

河南邓县六门堰

古代水利工程。一名六门陂。在今河南邓县西。西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主持修筑;平帝时更开三门,为六石门,利用湍水溉田,达五千余顷。西晋太康时镇南将军杜预复加修治,大为民利。【五垄 六门】《周地图记》曰:五垄山有五梁,汉延相接,曰六门堰。西三裏拥湍,邵信臣所作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