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因絮果
蘭因絮果例句
蘭因絮果,現業誰深。(清·張潮《虞初新志·小青傳》)
蘭因絮果解釋
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
蘭因絮果,必有來因
《如懿傳》的最後兩集。如懿對乾隆說:「皇上,你知道蘭因絮果嗎」?鏡頭滑過,如懿表情安靜,全然沒有病入膏肓的慌亂,也沒有被猜疑被冷落被遺棄的幽怨。她說花開花落自有時,她靜靜看着乾隆走出宮門。是秋天吧?他們身着精美刺繡的宮裝,彼此留給對方一張熟悉卻又陌生的臉。不同的是,乾隆的臉是惆悵悔意和憐惜,如懿則是平靜淡然,像秋日裡的雲,說着說着就要飄遠了一樣。這是他們在人世的最後一面,乾隆並不知,如懿遠遠對着乾隆慢慢走向宮門漸出視線的背影躬下身,行了此生最後一個告別禮。一個無聲的畫面,讓整部劇掀起巨浪。我相信,所有看到這裡的人都會想哭。有一種痛說不出才是真痛。[1]
美好的相遇到最後,愛情走遠,當時的少年郎已不是往昔的那人。青梅竹馬的戀愛,經過世俗的洗禮,經過無數人面的交叉更疊,讓這個深居宮中的女子再也不相信一生一世只愛一個人的說法。那麼多女子因為愛情而陷落,那麼多女子圍着一個人悲喜交加,甚至付出生命。她所執念的愛,早就在後宮嬪妃中的各種陷阱、嫉妒、圍攻中失去了原色。她看着她所愛的人不停遇見生命中的所愛,不停背叛她,懷疑她甚至聽信別人的讒言,她原本的那份熱烈早已化作香爐上的煙灰。但她的內心仍然懷有對愛的期盼,她清冷、倔強、自尊、敏感,直到死仍守着那份執念一個人的心意。
歷史典故,詳細解析
- 蘭因絮果,最早見於《周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 這裡的「蘭」用以表達齊心協力的夫妻狀態非常美好,而齊心協力,本身就是恩愛了。
- 後來,又見於《左傳·宣公三年》: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
- 春秋時期,鄭國的君主鄭文公有一名妾室,名叫燕姞。燕姞名不見經傳,一直渴望得寵,卻一直無法引人重視。有一天,她熟睡時夢到了一個仙女,仙女贈送她一朵蘭花,並且說「世人皆愛蘭,如果你一直佩戴者它,那世人便會像愛蘭一樣愛你」。醒來後,燕姞覺得這一定是上天的暗示,於是日日佩戴蘭花,果不其然,不久以後鄭文公就寵幸了她,二人還生下一個兒子。
- 從那以後,所謂的「蘭因」便可以指代夫妻合和,幸福美滿了。
- 那「絮果」又是何意?
- 你一定聽說過,東晉時期宰相謝安家宴,宴罷,帶着孩子們去院子裡賞景,見漫天飛雪,便問:白雪飄飄何所似?謝道韞答:未若柳絮因風起。從此才女之名傳遍。
- 絮,風一吹,四散而飛。用來比喻婚姻,則是離異的結局。
- 我想 這時候你就明白如懿為什麼會說這句話了:我們年少相識,因為愛而結合,但是最終也逃脫不了訣別的命運。
- 夫妻離心,這本並不少見,但是如果你知道了鄭文公與燕姞的結局,才會更加為如懿心碎。
- 燕姞不僅有蘭因,還有蘭果。
- 燕姞得寵後不久,生下了一個男孩,感慨蘭花對自己的恩賜,所以為孩子起名「子蘭」。
- 鄭國內部因為奪嫡之爭不再適合公子們留住,子蘭於是逃亡到了晉國,長大成人後憑藉自身的才能成了晉國的大夫。當時晉國國主為晉文公,他非常欣賞子蘭的品格與氣節,二人相互信任,關係非常好。晉文公聯合秦國討伐鄭國,鄭國在瀕臨崩潰之際同意:將子蘭接回國內,立為太子。
- 鄭文公去世以後,子蘭繼位,與晉國交好,是為鄭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