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泡桐
蘭考泡桐 |
中文學名:蘭考泡桐 拉丁學名:Paulownia elongata S. Y. Hu 拼音:lankaopaotong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管花目 科:玄參科 屬:泡桐屬 |
蘭考泡桐 (Paulownia elongata S. Y. Hu)植物名,屬唇形目,玄參科。喬木,分布於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湖北、安徽、江蘇等省。是北方泡桐中生長最快的一種,它的主幹生長與其它種不同,不是年年上長,而是一次長成,停幾年以後再上長第二段,所以主幹通直,樹冠分兩棚。樹冠稀疏,發葉晚,根系深,生長快。
目錄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樹幹通直,樹冠寬闊、圓卵形或扁球形。高達20米,胸徑1米左右;樹冠寬圓錐形,全體具有星狀絨毛;小枝褐色,有突起的皮孔;葉片通常卵狀心臟形,頂端漸狹長而銳頭,基部心臟形或近圓形,上面毛不久脫落,下面密被無柄的樹枝狀毛;花序枝的側枝不發達,花序金字塔形,聚傘花序,稀有單花;萼倒圓錐形,基部漸狹,分裂,管部的毛易脫落;花冠漏斗狀鐘形,紫色至粉白色;子房和花柱有腺;蒴果卵形,稀卵狀橢圓形,有星狀絨毛,宿萼蝶狀,頂端有喙。
種子有翅;連翅長5~6毫米;花期4-5月,果期秋季。主幹通直,樹冠分兩棚。樹冠稀疏,發葉晚,根系深,生長快。
生長環境
在中國北方地區,以蘭考泡桐生長最快,高生長有明顯的階段性,能由不定芽或潛伏芽形成強壯的徒長枝自然接干。栽植後經過2~8年,自然接干向上生長。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一般能自然接干3~4次,個別能自然接干5次。第1次自然接干高生長量最大,可達3米以上,以後逐漸降低。胸徑的連年生長量高峰在4~10年。材積連年生長量高峰出現在7~14年,這種高峰出現的時間早晚和數值大小,取決於土壤條件和撫育管理措施。
分布區域
植物價值
蘭考泡桐木質疏鬆度適中,透氣、透音性能好,是製作古箏、琵琶等樂器音板的最佳材料。
如今,樂器製作已經成為蘭考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全國90%的民樂音板產自蘭考。蘭考的泡桐還製成了家具、板材遠銷國內外,形成了全縣500多家企業、4萬多人就業、產值100多億元的「泡桐經濟產業鏈」。
相關報道
焦裕祿種下的泡桐終成百姓「搖錢樹」
上世紀80年代,一位上海樂器師傅偶然發現,泡桐板材適合做樂器的音板。而長在蘭考沙土中的泡桐,紋路清晰,音質奇佳,被譽為「會呼吸的木材」,在全國獨一無二。這一發現,讓不值錢的泡桐一下子身價倍增。
這位樂器師傅在堌陽鎮徐場村找到了木匠代士永,此後,代士永成為樂器廠家的原材料供應商。深入接觸後,代士永發現樂器成品售價不菲,決心獨立辦廠。1988年,他從上海、揚州高薪聘請了幾位師傅,在蘭考開辦了第一家民族樂器廠,公司從小作坊起步,逐漸發展壯大。
許多在樂器廠打工的村民學會手藝後,也開始自己辦廠。十多年間,各類民族樂器的大小工廠在徐場村遍地開花。目前,全村105戶共有樂器廠82家、從業人員1200多人,年產古箏、古琴等民族樂器12萬多台/把,年產值達到1.2億元。全國古琴市場每年生產15萬台/把,其中徐場村生產9萬台/把,占市場份額的60%。而整個堌陽鎮共有民族樂器及配件企業187家,規模以上企業16家。
目前,用蘭考泡桐製作的民族樂器產業已成為該縣的特色產業。對這個意外形成的特色產業,蘭考縣政府從多方面進行了積極扶持,讓特色更特。2017年以來,重點從信貸、工業用地、品牌扶持、科技創新等多方面進行了支持和激勵。
蘭考縣民族樂器行業協會會長湯二法告訴記者,全國95%的高檔民族樂器的板材都採用蘭考泡桐。目前,蘭考縣約有600多萬棵泡桐樹。為了源源不斷地提供桐木資源,近年來蘭考已流轉1萬畝土地種植優質泡桐,未來3年,還計劃流轉土地2萬畝。
世世代代的莊稼戶,放下鐮刀,撥起琴弦;一棵樹,成就一方產業,成為農民的「綠色銀行」。棵棵泡桐正譜寫出蘭考新時期發展的美妙樂章。[1]
參考來源
- ↑ 半個世紀,焦裕祿種下的泡桐終成百姓「搖錢樹」 , 搜狐網, 201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