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泡桐
兰考泡桐 |
中文学名:兰考泡桐 拉丁学名:Paulownia elongata S. Y. Hu 拼音:lankaopaotong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花目 科:玄参科 属:泡桐属 |
兰考泡桐 (Paulownia elongata S. Y. Hu)植物名,属唇形目,玄参科。乔木,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省。是北方泡桐中生长最快的一种,它的主干生长与其它种不同,不是年年上长,而是一次长成,停几年以后再上长第二段,所以主干通直,树冠分两棚。树冠稀疏,发叶晚,根系深,生长快。
目录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树干通直,树冠宽阔、圆卵形或扁球形。高达20米,胸径1米左右;树冠宽圆锥形,全体具有星状绒毛;小枝褐色,有突起的皮孔;叶片通常卵状心脏形,顶端渐狭长而锐头,基部心脏形或近圆形,上面毛不久脱落,下面密被无柄的树枝状毛;花序枝的侧枝不发达,花序金字塔形,聚伞花序,稀有单花;萼倒圆锥形,基部渐狭,分裂,管部的毛易脱落;花冠漏斗状钟形,紫色至粉白色;子房和花柱有腺;蒴果卵形,稀卵状椭圆形,有星状绒毛,宿萼蝶状,顶端有喙。
种子有翅;连翅长5~6毫米;花期4-5月,果期秋季。主干通直,树冠分两棚。树冠稀疏,发叶晚,根系深,生长快。
生长环境
在中国北方地区,以兰考泡桐生长最快,高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能由不定芽或潜伏芽形成强壮的徒长枝自然接干。栽植后经过2~8年,自然接干向上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能自然接干3~4次,个别能自然接干5次。第1次自然接干高生长量最大,可达3米以上,以后逐渐降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高峰在4~10年。材积连年生长量高峰出现在7~14年,这种高峰出现的时间早晚和数值大小,取决于土壤条件和抚育管理措施。
分布区域
植物价值
兰考泡桐木质疏松度适中,透气、透音性能好,是制作古筝、琵琶等乐器音板的最佳材料。
如今,乐器制作已经成为兰考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国90%的民乐音板产自兰考。兰考的泡桐还制成了家具、板材远销国内外,形成了全县500多家企业、4万多人就业、产值100多亿元的“泡桐经济产业链”。
相关报道
焦裕禄种下的泡桐终成百姓“摇钱树”
上世纪80年代,一位上海乐器师傅偶然发现,泡桐板材适合做乐器的音板。而长在兰考沙土中的泡桐,纹路清晰,音质奇佳,被誉为“会呼吸的木材”,在全国独一无二。这一发现,让不值钱的泡桐一下子身价倍增。
这位乐器师傅在堌阳镇徐场村找到了木匠代士永,此后,代士永成为乐器厂家的原材料供应商。深入接触后,代士永发现乐器成品售价不菲,决心独立办厂。1988年,他从上海、扬州高薪聘请了几位师傅,在兰考开办了第一家民族乐器厂,公司从小作坊起步,逐渐发展壮大。
许多在乐器厂打工的村民学会手艺后,也开始自己办厂。十多年间,各类民族乐器的大小工厂在徐场村遍地开花。目前,全村105户共有乐器厂82家、从业人员1200多人,年产古筝、古琴等民族乐器12万多台/把,年产值达到1.2亿元。全国古琴市场每年生产15万台/把,其中徐场村生产9万台/把,占市场份额的60%。而整个堌阳镇共有民族乐器及配件企业187家,规模以上企业16家。
目前,用兰考泡桐制作的民族乐器产业已成为该县的特色产业。对这个意外形成的特色产业,兰考县政府从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扶持,让特色更特。2017年以来,重点从信贷、工业用地、品牌扶持、科技创新等多方面进行了支持和激励。
兰考县民族乐器行业协会会长汤二法告诉记者,全国95%的高档民族乐器的板材都采用兰考泡桐。目前,兰考县约有600多万棵泡桐树。为了源源不断地提供桐木资源,近年来兰考已流转1万亩土地种植优质泡桐,未来3年,还计划流转土地2万亩。
世世代代的庄稼户,放下镰刀,拨起琴弦;一棵树,成就一方产业,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棵棵泡桐正谱写出兰考新时期发展的美妙乐章。[1]
参考来源
- ↑ 半个世纪,焦裕禄种下的泡桐终成百姓“摇钱树” , 搜狐网, 201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