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關漢卿的歷史地位與影響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關漢卿的歷史地位與影響關漢卿是元雜劇奠基人,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最近根據他的元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改編的古裝劇《夢華錄》正在熱播,關漢卿被稱為四大家之首,那他的歷史地位和在歷史上的影響都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1]

關漢卿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中國戲劇學史上最重要的劇作家,是元曲的代表。正如王國維所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若李白代表唐詩,蘇軾代表宋詞,那關漢卿就是元曲的代表了。

關漢卿一生創作雜劇六十多種,留下大量散曲,對中國戲劇史有着深遠的影響。關於「元曲四大家」的稱謂,是由周德清在元代就提出的,到了明代,這一傳統說法遭到了質疑。在明代掀起了關於元曲四大家的新論爭,特別是《西廂記》的歷史地位的上升,直接影響到了關漢卿的歷史地位。


元代的關漢卿是一個偉大的戲曲家。由於關漢卿的創作在雜劇形成和鼎盛時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在中國文學史和戲曲史上都占有一個特殊的地位,因而受到後人的欽敬。不可確考的身世元代知識分子社會地位卑下, 「七匠八倡九儒十丐」的說法也早已為人們熟知,從事戲曲創作的知識分子更被目為倡優一流,因此,儘管關漢卿是那麼一個了不起的大戲曲家,卻連一篇傳記、行狀都沒有留下來,因此,他的生年月和生平事跡都已不可確考,只能從一些零星的記載中了解一個大概。關漢卿,約生於十三世紀初,死於十三世紀術,號已齋(又作一齋),大都(今北京)人。

元末人郴經在《青樓集》序中說他是「金之遺民」。明人蔣一葵《堯山堂外記》則說「關漢卿金末為太醫院尹,金亡不仕」。事實上,金、元兩代均無「太醫院尹」的官職, 「太醫院尹」可能是「太醫院戶」的訛誤。「醫護"也並非是真正的醫生。對這些,令人雖然間有異說,但也233都沒有確切的證據。關漢卿可能生於金末,與元代另一有的副作家自朴華事相近。籠能地說他活動於十二三世紀不得。在雜劇的發展史上,關漢卿的創作活動開始得較早,時間也比較長,他並且是個多產的作家。他在元代雜劇作家中無論從劇作的數量還是質量看,都是首屈一指的。

明人致明在弔詞中說他是「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帥首,捻雜劇班頭《錄鬼等》並非過譽。而元末人周德清說「北樂府」(即雜劇)「其備則自關(汶卿)、鄭(德輝)、白(朴)、馬(致遠)"《<中原音韻》,明人朱權說關漢卿「初為雜劇之始」(《太和正音譜》,明朱楠《元宮詞》說: 「初調音律是關卿」,都證明關漢卿在雜劇這一藝術形式的完備和定型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無疑是雜劇界的泰斗,所以當時大都人把他的名字作為一種榮譽,贈給年輕而有才華的作家高文秀,稱之為「小漢卿」,南方雜劇作家沈和甫,也被稱為「蠻子漢卿」。

關漢卿不僅諳於音律,編寫了許多劇本,而且擅長歌舞,經常參加戲劇演出明人臧晉叔在《元曲選》序中說他:"躬踐排場,面傅粉墨,以為我家生活,偶倡優而不辭」。粉墨登員使他能聆聽演員的意見,了解觀眾的心理和要求,這是他的戲劇創作取得卓越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關漢卿為人酒脫不拘,「生而侗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昂蘊游風流,為一時之冠"(見熊自得《析津志》。他寫了盈常人引述的散套(南昌一枝花·不伏老)熟、捶不畫、炒不爆、響璫瑪一粒銅豌豆。恁子弟你鑽入他鋤不斷、祈不下、解不開、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的是章台柳。

我也會圍棋、會蹴,、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般兒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這套套曲在帶有自嘲嘻笑的口吻中,洋溢着一種幅強粗豪的英銳之氣,可以看作是關漢卿性格的自我寫照。正是這种放浪不羈、堅韌頑強、熱情爽朗的性格,給他的創作帶來了強烈的戰鬥性和理想的光輝。也正是由於他的這種性格,使他能在那個「惡言犯上」便要殺頭流放的時代,堅持不懈地終生從事雜劇創作的事業。

當時,大都的許多雜劇作家和表演藝術家組成了許多「書會」。關漢卿與「高才博藝」的書會才人們之間,有着友好密切的往來。他與雜劇作家楊顯之是一同切磋作品、斟酌文辭的「莫逆之交」。雜劇作家梁進之、費君祥是他的朋友。性格滑稽佻達的散曲作家王和卿也與他過從甚密,時常互相譏謔,十分親呢。而名冠一時的女演員朱簾秀也與他唱和往來。他曾寫了散套(南呂一枝花)贈給她,其中不僅描寫了朱簾秀的端莊秀美,而且流露出自己對她的傾慕。

關漢卿一生的主要活動地點在大都。南宋滅亡之後,他曾到南宋故都杭州及揚州漫遊,寫了套曲歌詠杭州景物,描繪了南宋故都的繁華景象和「水秀山奇」的江南風光。他和許多名劇作家的南下,可能對後來元雜劇中心的南移起了推動的作用。大約在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關漢卿離開了人世。據《錄鬼簿》、《望江亭》、《救風塵》、《單刀會》等成就較高,是為人們所熟知的品。[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