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关节腔
圖片來自搜狐网

关节腔是由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有少量滑液,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固性有一定作用。[1]

正常的关节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它的作用是使关节时刻保持湿润和润滑,减少关节运动时的摩擦。[2]

目录

临床应用

关节腔注射治疗应用到2018年已有半个多世纪,其用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可减少口服药物的用量,起效快,局部有效浓度高,因而被临床医师广泛应用。西药注射主要有玻璃酸钠和皮质激素,而O3关节腔注射操作简单,制备简单,价格低廉,且易被人体吸收,没有耐药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缓控释系统

用于关节腔注射

针对关节腔这一特殊的部位,合理的给药系统载体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受性;(2)载体材料可生物降解;(3)降解产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4)具有较高的载药量。

讨论

缓控释制剂治疗癌症、心血管等疾病已经运用十分广泛,相比而言,关节腔内给药的局部治疗具有起效快,避免了全身给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但研究明显相对落后。采用药物缓释系统,直接注射到关节腔内,可以降低毒性、减少渗透以及避免接触其他的组织和器官。并且缓慢的释放活性物质,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有效的减轻炎症。

滑膜中巨噬细胞的吞噬有效地增加药物传递系统在体内的保留时间,且能够迅速有效地使药物作用在有效部位,增加疗效。用于关节腔注射的微粒分散系统,粒径是影响其长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报道,不尽相同,有文献报道通过滑膜中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纳米粒有很好的耐受性,是治疗OA的首选药物,但也有报道称纳米粒会诱导关节肿胀、炎症。选用粒径稍大的微粒,使其保留在滑液中,提供同等的或更好的耐受性,使药物缓慢的释放,在治疗中也是个可行的方案。因此,利用动物模型,全面的研究颗粒的粒径大小、表面形态、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新型生物材料、耐受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因素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同时,研究药物的靶向性、生物降解性、体内与体外的相关性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对于关节腔注射药效学的评价方法很多,炎症模型很多,动作种类很多,且存在评价指标不合理等问题,所以优化和标准化关节炎动物模型,科学的评价其疗效也是关节腔注射研究的重要内容。此外,关节腔注射引起炎症的概率约为1/10000,注射后红肿约占2%等问题。除了这些临床反应,关节内给药还有一些不足,如费用高、烦琐、患者的顺从性和注射不准确等都有待进一步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