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在「圍」字
作品欣賞
軍棋一旦到了陸海空全部出動,就不是孩子們負擔得了的矣,但大人們又嫌它沒啥變化,所以這玩藝終於沒落。不過我們如果把棋分成「暗棋」、「明棋」兩類,軍棋則是屬於暗棋類的。敵我雙方,都藏在黑地里,誰也不知道對方棋子是啥,有時候以為對方明明是「團長」的,派個「師長」猛攻,卻竟是「軍長」,以致被生吞活捉,真是慘哉。但柏楊先生天縱英明,固軍棋老手,而且每戰必勝。我的妙法有二,一是乘對方不備,在他緊要的幾個棋子上,做下記號,或用牙咬一個印焉,或用筆畫上一道細痕焉,然後只要瞪大眼睛,自然十拿九穩。一是請「家兄」出馬,(那時候,答應請公證人吃碗擔擔麵,就足夠他昧良心啦!)遇到兩軍交戰,我明明是「師長」,對方明明是「軍長」,公證人卻把「軍長」幹掉。嗚呼,打官司遇到這種法官,真是有冤無處伸。結果有一次被對方發覺,四川省罵出籠,而且幾乎開揍,從此再不跟我交手,真是沒有教養之人也。
跳棋的地位介乎於軍棋和象棋之間,孩子可以下,大人也可以下,缺點也是變化太少。變化太少則枯燥無味,枯燥無味則興趣不濃,而且跳棋有點像洋大人之棋,卻沒有洋大人之棋講究,洋棋子有時候是用象牙或真玉雕刻的,王是王的雕像,後是後的雕像,亭亭而立,栩栩如生。而我們的跳棋卻簡陋萬狀,尤其最近幾年,塑膠品大批問世,跳棋也難逃塑膠命運,而又腹中空空,下棋時不小心打一個噴嚏,都能把棋子打到大街上。這缺點雖屬於技術性的,可以改進,但種種原因加在一起,恐怕跳棋的前途不太光明。
一般人心目中真正稱為「棋」的,似乎只有兩種,一是圍棋,一是象棋,這兩種棋都是中國祖傳國粹,一點洋味都沒有,可是一個根深柢固的東西,往往難以溯其源流。嗟夫,圍棋是誰發明的乎?跟纏小腳是誰發明的一樣,恐怕天老爺都不知道,真是遺憾。不過有人考據出來,圍棋是伊放勳先生髮明的,伊放勳先生是紀元前二十四世紀一位有名的部落酋長,即「唐堯」是也。史書上曰:「堯圍棋,丹朱善棋。」伊丹朱先生是伊放勳先生的兒子,這個兒子大概只喜歡藝術,不喜歡政治,也就是只喜歡下棋,而不喜歡當官,所以老頭的酋長寶座只好被姚重華先生奪去了。近之時也,英皇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古之時也,中國也有不愛江山愛下棋的朋友。還是洋大人的老前輩哩。問題是,伊放勳先生怎麼有那麼精緻的腦筋和那麼充裕的時間,研究出來圍棋這玩藝哉。
伊丹朱先生為了下棋,連酋長的寶座都不要,他閣下的藝術氣質,千古以下,還使人敬佩,比起來有些為了一點點小官小權,把最要好的朋友都開了刀,出了賣,其聖潔和心胸,豈可同日而語耶?寫到這裡,忍不住要喊「伊丹朱萬歲」。一個國家,這種視權位如破鞋的人越多,國家越蓬勃興旺。吾友愛因斯坦先生,為了他的科學研究,連以色列總統寶座都不要(有人說啦,總統比酋長嚴重多矣,其實固不一定也,以色列那塊綠豆大地方,比起當年「唐堯部落」,不見得大到哪裡去)。古人們一腦筋當官思想,批評某人也不賢,某人也混蛋,某人也沒前途,差不多都是指他當不上官而言。伊丹朱先生喜歡下棋,聖崽們覺得他那一套不能使他「位尊而多金」,當然瞧他不起。不但別人瞧他不起,連他爹也瞧他不起。嗚呼,若愛德華八世焉,若愛因斯坦先生焉,大家都肅然起敬,只有伊丹朱先生一直背着黑鍋,鬱郁以終。
伊放勳先生怎麼會發明圍棋的,疑問重重,不過中國同胞最喜歡箭垛型人物,「天下之善皆歸之,天下之惡皆歸之」,一個人好的時候,好得不像話,一個人壞的時候,也壞得不像話。伊放勳先生大概是「好得不像話」式的箭垛,這且不管;即令圍棋是他閣下發明的,他在發明之初,卻是簡單得很,縱十七條線,橫也十七條線,後來逐漸增加,到了七世紀唐王朝的時候,才成了縱十八條線,橫也十八條線,再後來,也就是現在,縱橫都增加到十九條線矣。
夫圍棋者,關鍵在一個「圍」字,那就是說,靠着人多勢眾,把敵人圍到絕地,然後捉而吃之。從前打仗時人數少,所以十七條線就行啦,以後武器逐漸厲害,人數一天比一天增加,就非十九條線不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各國兵力動員到千萬人以上,有人就預測將來的圍棋恐怕要增加到縱橫二十條線或三十條線,才能施展得開。不過接着又有「原子」、「核子」以及其他亂七八糟之「子」問世,人數多寡,反而居於次要地位。君看過一則漫畫乎?五百年後國慶日閱兵大典,只要拉着一個「中子炮」,在台下走一趟就禮成啦。蓋一尊「中子炮」足抵千萬雄兵,一炮打出去,一個艦隊都能打得無影無蹤;又一炮打出去,不要說甘乃迪角,就是佛里達佛亞半島,都稀里忽啦,打到海底。有如此寶貝,一個就足夠啦,還要別的海陸空軍幹啥?於是,我想五百年後的圍棋,不但不會增加到縱橫三十條線六十條線,恐怕還會減少到縱橫三條線五條線,甚至只剩下一條線也。[1]
作者簡介
柏楊(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中國當代作家,出生於河南通許縣,祖籍河南輝縣常村鎮常北村 ,漢族,初名郭定生,後改名郭立邦、郭衣洞,1949年後前往台灣,曾任台灣《自立晚報》副總編輯及藝專教授,為海峽兩岸的人熟知。柏楊在很多所學校念過書,但從沒有拿到過一張文憑,為上大學數次使用假學歷證件,曾被教育部「永遠開除學籍」。他的言論和書籍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廣泛爭議。 柏楊主要寫小說、雜文,後者成就更高,曾被列為台灣十大暢銷作家之一,他的雜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夢閒話》(10集)《西窗隨筆》(10集)《牽腸掛肚集》《雲遊記》等 。代表作有《醜陋的中國人》《中國人史綱》《異域》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