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教寺
興教寺,又稱「大唐護國興教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中國佛教八宗法相宗(又稱唯識宗、慈恩宗)祖庭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南約20千米處的少陵原畔。興教寺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後其弟子窺基法師和圓測法師也歸靈於此,陪伴在玄奘靈塔左右。1961年03月04日,興教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興教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2014年0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興教寺內的興教寺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一處遺產點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中文名 興教寺
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安市城南少陵原
占地面積 約三十畝
文保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 譽世界文化遺產
地 位 唯識宗(法相宗)祖庭
開放時間 08:00—17:00
門票價格 免費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陝西省西安市
建議遊玩時長 1—2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目錄
建築格局
興教寺現由殿房、藏經樓和塔院三部分組成。正院中軸線,將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和臥佛殿一線貫通,構成了寺院的主體建築。
文物遺存
綜述:興教寺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藏有明代銅佛像、緬甸玉佛像各一尊,明永樂年間壁畫數十幅,還有歷代經卷數千冊[1] 。而最有價值的文物遺存就是著名的興教寺塔。興教寺塔是玄奘舍利塔、窺基舍利塔、圓測舍利塔三塔的合稱。三塔位於興教寺慈恩塔院內,中間最高的一座是建於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的玄奘舍利塔,左右各有較矮小的磚塔一座,西側為造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的玄奘弟子窺基舍利塔,東側為造於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的新羅王之孫圓測舍利塔,形式均與玄奘塔略同。玄奘塔立於興教寺塔院正中,塔背嵌有唐文宗開成四年(830)篆刻的《大遍覺法師塔銘》。 玄奘塔為磚造,總高21米,五層,平面方形,仿樓閣式。底層邊長5.2米,每層檐下皆用磚做成簡單的斗拱。斗拱上面,用斜角砌成「牙子」,其上再加疊層出檐。第一層塔身經過後代修繕,已是平素的磚牆,沒有倚柱;而以上四層則用磚砌成八角柱的一半的倚柱,再在倚柱上隱起額枋、頭拱。塔內有小方室供奉玄奘塑像。底層較高,以上各層依次收減。因是墓塔,所以除層外,其上四層概不能登臨。玄奘法師舍利塔高七丈,共五層,底層拱洞內有 玄奘法師塑像。塔背嵌有《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的碑刻,因亦稱大遍覺塔。中國磚塔之砌作木構形者,當以此為最古。
歷史沿革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圓寂於玉華宮(今陝西銅川境內),安葬在長安東郊白鹿原上。白鹿原地勢很高,在大唐皇宮大明宮的含元殿就可以看到。唐高宗非常敬重玄奘,在他去世後舉朝致哀,不僅如此,據說他每每在含元殿遠眺靈塔而落淚,為聖體安康着想,高宗的皇后武則天詔令將玄奘遺骨於總章二年(669年)遷葬到長安以南的少陵原,同時修建寺院,以資紀念。新建的佛寺被命名為「大唐護國興教寺」,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後唐肅宗為玄奘的舍利塔題寫了塔額「興教」二字,寓意大興佛教。 唐穆宗長慶中(821年),曇景和尚主持興教寺歷史上第一次塔寺修葺。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安國寺僧人義林籌修玄奘塔,同時備石準備刻銘,但塔未修畢,義林圓寂。圓寂前,他遺言門人令檢,要他一定尋找名人撰銘。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七月,窺基塔啟塔荼毗,遷入平原新塔,位於玄奘舍利塔的西側,令檢檢校塔亭,「徙棺見基齒,四十根不斷如玉」(《續高僧傳》窺基本傳)。 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年),劉軻應請作成塔銘鑲嵌於塔最底層北面壁間。 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知京兆龍圖呂公至終南山太乙湫祈禱,途經興教寺,登至少陵原畔,南望終南,青山秀峰,下窺樊川,山水秀麗,遂命寺主僧晏靜創建玉峰軒。並推萬年令陳政舉作記,此記即《玉峰軒記》。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季春戊申日,宋張禮游寺時,尚用「殿宇法制,精密莊嚴」八字概括描述,可見當時興教寺的建築群還相當完整。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同州(今大荔縣)龍興寺仁王院僧廣越法師從豐德寺東嶺上圓測塔中分出部分舍利及供養物,移葬於興教寺奘師塔東。圓測塔的風格、形狀、規模與窺基塔完全一樣。塔銘由宋復撰並書。在修建圓測塔時,「同時並基公塔即舊而新之」。在圓測塔銘中,還記述着測塔建成後「金輪寶鐸,層構雙聳,矗如幻成,其下各環以廣廡,神像崇周,左右以附……及於塔之前,創修獻殿六楹落成。」 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夏季四月,趙垡在遊興教寺文中寫道:「游塔院,觀三藏、慈恩、西明三塔。《三藏銘》劉軻撰,《慈恩銘》李宏度撰,俱建初書;《西明銘》,宋復撰書。呂大防所創『玉峰軒』,以玉案得名,當在寺後原畔,今獨陳正峰所為記,在殿壁間。寺僧有穴居者。壁間嵌古殿壁一塊……」從以上文字可知,趙垡遊覽時,興教寺那種「殿宇法制,精密莊嚴」已不復存在。連「玉峰軒」的情況也只能従陳正峰所撰寫的《玉峰軒記》中知個大概了。他在《興教寺》一詩中寫道:「敗垣驚變相,殘碣繡苔痕」。興教寺的荒涼可見一斑。據原懸掛於民國修建的鐘樓里的大唐興教寺改建鍾鑄文載,此鍾鑄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歲次丁未春三日穀旦,鍾文為邑生員胡日德撰,鍾文中說:「興教寺者,唐肅宗之所名也,原依少陵,地近樊川,中有玄奘塔一,左右有慈恩,西明二塔。即詩中所謂日斜山字者是也;世遠年湮,不無頹敗,鼎殘碑裂,游者傷目。」據銘所知,一個稱太榮的和尚,見寺鐘已毀,為了復興寺院,光大佛法,因而改建興教寺。功畢,特鑄鐘紀念之。清同治年間,寺內除三塔外,全部建築毀於兵火,幾成廢墟。延至民國十年(1921年)興教寺外無圍牆,內無殿宇僧舍,只有三塔聳立於少陵原畔。
視頻
實拍西安興教寺,免費開放的世界遺產,這裡的秋天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