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海县
兴海县位于州境西南部。总面积平方千米。总人口7万人(2010年)。以藏族为主,还有汉、回、蒙古、东乡、土家、满等民族。辖3个镇、4个乡:子科滩镇、河卡镇、曲什安镇、温泉乡、龙藏乡、中铁乡、唐乃亥乡。县政府驻子科滩镇。
地处青南高原东北部山地、沟谷地,西南高东北低。黄河在境东流经140多千米,大河坝河、曲什安河分别由西北至东南、西南向东北流入黄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温1-5℃,年降水量在240-600毫米[1]。景点有赛宗寺等。
目录
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唐属土蕃,明属尕甘思宣慰司地。明末清初隶和硕特蒙古政权,清雍正后受中央王朝“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地事务大臣衙门”节制。民国初改隶青海办事长官,后改隶蒙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宁使。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后为共和县辖地。
1939年置兴海设置局,治大河坝,隶青海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43年设兴海县,改隶青海省第三督察区。1947年由省直辖。1952年兴海县改为兴海藏族自治区。1952年改为兴海县,隶海南藏族自治区(州)。1959年由大河坝迁至子科滩。
1999年末,兴海县面积12100平方千米,人口55251人(根据青海省志)。辖8个乡:大河坝乡、河卡乡、唐乃亥乡、曲什安乡、中铁乡、龙藏乡、温泉乡、桑当乡。县政府驻子科滩。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兴海县总人口59580人,其中:河卡乡11565人、温泉乡5457人、唐乃亥乡6945人、大河坝乡7674人、曲什安乡5152人、中铁乡5285人、桑当乡3917人、龙藏乡4600人、子科滩城关未批镇6431人、赛什塘牧场1521人、河卡种羊场1033人。
2001年1月9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6号文批复:撤销大河坝乡,设立并命名为子科滩镇(迁至子科滩);撤销河卡乡,设立河卡镇。调整后,兴海县辖2个镇、6个乡:子科滩镇、河卡镇、温泉乡、龙藏乡、中铁乡、曲什安乡、唐乃亥乡、桑当乡。
2001年末,兴海县辖2个镇、6个乡,1个居委会、61个村(牧)委会。子科滩镇驻子科滩,辖城关1个居委会和泉曲、纳洞、青根河、黄清、恰当、日干、直亥买7个牧委会。河卡镇驻河卡,辖羊曲、克觉、三赛外、灯塔、叶龙、都台、红旗、宁曲、吾勒赫、却旦10个牧委会。桑当乡驻桑当,辖桑当、明星、夏塘、切卜藏、野马台5个村委会。唐乃亥乡驻中村,辖加吾沟、沙那、念青、龙曲、上鹿圈、下鹿圈、上村、中村、下村9个村委会。曲什安乡驻东大米滩,辖莫多、塔洞、大米滩、团结、才乃亥5个村委会。龙藏乡驻尼买,辖浪琴、赛日巴、桑什斗、木果、麻日毛、日旭、秀尕纳洞、尼买8个牧委会。温泉乡驻南木塘,辖南木塘、温泉、长水、多巴、尕科河、盖什干6个牧委会。中铁乡驻吉浪,辖吉浪、恰青、杜宗、斗后塘、龙吾隆、然莫、团结7个村(牧)委会。赛什墉牧场驻赛什塘,辖畜牧一队、畜牧三队、农队、马队4个村(牧)委会。
2006年8月,经青海省政府批准,海南州将原有的40个乡镇调整为36个乡镇,其中:兴海县撤销曲什安乡,设立曲什安镇,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桑当乡,将桑当乡的桑当、明星、夏塘、野马台4个村划归唐乃亥乡,并将桑当乡的切卜藏村划归子科滩镇管辖。调整后,兴海县辖3个镇、4个乡:子科滩镇、河卡镇、曲什安镇、温泉乡、龙藏乡、中铁乡、唐乃亥乡。
视频
兴海县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常识速递——中国的自然气候 ,搜狐,2018-11-13
- ↑ 2001年3月28日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搜狐,200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