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併
兼併 |
作品名稱: 兼併 創作年代:北宋朝代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王安石 |
兼併是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作的一首詩詞。
王安石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繫起來,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在於為社會服務,強調文章的現實功能和社會效果,主張文道合一。[1]
目錄
正文
三代子百姓,公私無異財。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賦予皆自我,兼併乃奸回。 奸回法有誅,勢亦無自來。 後世始倒持,黔首遂難裁。 秦王不知此,更築懷清台。 禮義日已偷,聖經久堙埃。 法尚有存者,欲言時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為材。 俗儒不知變,兼併可無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闔開。 有司與之爭,民愈可憐哉。[2]
古詩簡介
《兼併》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五言律詩。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王安石仍任舒州通判。這首政治詩,當作於此時。
北宋初期,地主兼併土地的現象已經相當嚴重。到北宋中期仁宗(1023-1063年在位)時,更達到了「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併偽冒,習以成俗」(《宋史》卷一七三《食貨志》)的地步。宋神宗時,地主不到總戶數的10%,卻霸占了70-80%的土地。王安石久在地方,深知這種現象勢必造成嚴重的社會危機,威脅政治的穩定。這首詩比較集中地反映了王安石對兼併弊害的深刻認識,揭露了宋王朝縱容兼併的弊政,怒斥了那些反對抑制兼併的「俗儒」、「俗吏」。[3]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諡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延壽鄉(今東鄉縣黎圩鎮上池村)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時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著名散文《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出身於臨江軍(今江西樟樹),生活在地方官家庭,自幼聰穎,讀書過目不忘。而且他從小隨父宦遊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會閱歷,開闊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艱辛,對宋王朝「積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青年時期便立下了「矯世變俗」之志。在他進入仕途地方官吏時,能夠關心民生疾苦,多次上書建議興利除弊,減輕人民負擔。由於較長時期接觸了解社會現實,對北宋中期隱伏的社會危機有所認識,「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慶曆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進士,授淮南節度判官。之後調任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為人正直,執法嚴明,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組織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農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黃不接時,將官庫中的儲糧低息貸給農戶,解決百姓度荒困難。1058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系統地提出了變法主張,法度必須改革,以求其能「合於當世之變」,要求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併和特權,推行富國強兵政策。王安石認為變法的先決條件是培養人才,因此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度,改革取士。廢明經,設明法科。進士科不考詩賦考時務策,整頓太學,唯才是舉,培養經世致用的人才。
慶曆二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簽書淮南東路(治所在今江蘇揚州)節度判官公事、鄞縣(今浙江寧波鄞州區)知縣。舒州(今安徽安慶)通判、江南東路(在今江浙一帶)刑獄。治平四年(1067(丁未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逝於江寧(今江蘇南京)鐘山,諡號「文」,故世稱王文公。是唐宋著名八大家之一。[4]
參考資料
- ↑ 王安石 古詩文網
- ↑ 王安石的詩詞全集 兼併 古詩詞名句網
- ↑ 王安石的詩詞全集 兼併 古詩詞名句網
- ↑ 王安石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