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因
內因 |
內因: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茨·海德在他的歸隱理論中提出的導致行為發生的原因之一。海德認為導致行為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行為者內在的因素,包括能力、動機、興趣、愛好、意願和努力程度等。二是來自行為者以外的因素,入工作環境。海德認為普通人尋找原因時主要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入手。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內因
外文名; [Philosophy] internal cause
注音; ㄣㄟˋ ㄧㄣ
拼音; neì yīn
哲學角度內因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在根據,指一事物內部矛盾對立雙方的相互作用和鬥爭。內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礎,是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內在本質,是事物運動的源泉和動力,它規定着事物運動和發展的基本趨勢。
事物發展變化的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內因和外因。
外因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外部條件,它通過內因而作用於事物的存在和發展,加速或延緩事物的發展進程,但不能改變事物的根本性質和發展的基本方向。所以,內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
最經典的是雞蛋孵化出小雞的例子。雞蛋所以能孵化出小雞,而鴨蛋只能孵化出小鴨,是因為二者的內因不同。這就叫"內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礎,是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內在本質,是事物運動的源泉和動力,它規定着事物運動和發展的基本趨勢"。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雞蛋都能孵化出小雞,只有在適當的溫度濕度下雞蛋才能孵化,條件不具備,雞蛋就不能孵化;而且,無論怎樣的條件,雞蛋就不能孵化出小鴨,這就叫"外因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外部條件,但不能改變事物的根本性質和發展的基本方向"。最後總結,雞蛋孵化出小雞,一定要滿足兩個條件 :1,蛋是雞蛋,不是別的蛋,也不是石頭。2,適當的溫度濕度。這就叫"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的發展中是同時存在、缺一不可的"。
本質
唐震認為,關於內因的本質應該到傳統認識中的所謂的"外因"裡面去尋找,過去那種內因存在於事物內部、外因存在於事物外部的認識方法是簡單的、靜止的、片面的認識方法。
傳統觀點指出,對一件事物而言,外因只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才是變化的根據。因為這個認識,人們把視角總是放置在一個事物的內部,似乎只要圍繞着這個事物本身看問題,就不會脫離內因說理論的指導。然而,這種由內因進而過渡到事物內部的認識方法,使人們的眼睛蒙上了一層厚厚的外殼,從而使許多人機械地、孤立地認為:內因一定就是藏在一個物體的裡面的因素。事實果真是這樣的嗎?如果按照通行的說法,"事物的內部矛盾,就是事物發展的內因"。那麼,我們的認識是否應該停留於此呢?絕對不是!因為如果它不是終極原因,它就是被決定的原因,而被決定的原因是不能決定自身的。
分析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事物內部的矛盾是否是事物發展的終極原因。我們知道,事物發展的過程表現為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就量變看,它表現為事物的漸進過程;就質變看,它表現為事物的飛躍過程。而無論是漸進性還是飛躍性,它都要靠事物內部矛盾的運動來推動。那麼事物內部的矛盾又是如何運動的呢?
假設事物內部的矛盾運動來源於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關係,那麼,矛盾的對立方面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鬥爭的性質,體現着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矛盾的統一方面是指矛盾着的對立面相互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繫,是對立面之間相互聯結、相互吸引、相互襂透的傾向。這裡的問題是:促使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鬥爭、相互分離或者相互聯結、相互吸引、相互襂透的動因來自何處?是什麼力量讓它們雙方對立或者統一起來了?如果一個事物是孤立的,它的矛盾雙方自身會否發生變化?如果會,是不是說明了一事物自己可以產生它本身?是不是說明了世界上會有永動機的存在?如果不會,或者如果從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繫的角度看,是不是關於一事物的變化必須要到與他聯繫的他事物中去尋找?一事物不管它內部的矛盾有多少,它是不是通過它的矛盾的各個方面與外部世界建立了聯繫?是不是正是因為這些聯繫,外部世界支撐了該事物內部矛盾的各方?當着該事物外部給與矛盾各方的力量發生變化時,該事物內部的對立統一關係才發生變化了!顯然,只有從與一事物相聯繫着的外部事物當中尋找該事物內部矛盾發生變化的根源,才是真正的唯物辯證方法。
由於一事物與它事物的聯繫的質和量發生了變化,才導致該事物內部矛盾雙方的均衡被打破,因而才促使該事物發生變化。過去的內因說把內因終結於一事物之內,而沒有看到其內在的原因其實來源於事物之外。結果往往是,與此事物相對應的彼事物在此事物的變化中成了無足輕重的一方,此事物就是此事物,此事物之外的東西成了次要的和不以為然的東西。對於人這樣一個與外界有着廣泛聯繫的、具有開放性和能動性的高級動物,我們更加不能用這種機械的、孤立地認識方法去看待他。
心理方面內因
內因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茨·海德在他的歸隱理論中提出的導致行為發生的原因之一。海德認為導致行為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行為者內在的因素,包括能力、動機、興趣、愛好、意願和努力程度等。二是來自行為者以外的因素,入工作環境。海德認為普通人尋找原因時,主要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入手。
海德的歸隱理論由內因和外因組成。他認為普通人主要從內因和外因入手尋找事情原因。評估哪個原因在起作用。如果他認為某種行為是由行為者的內因引起的,那麼,他會因此斷定類似的行為還會發生,甚至有可能因此推斷出行為者的其他特點;相反,如果他認為這種行為是由外因引起的,那麼,他不會因此推斷出行為者的內在特點,也無法肯定類似行為是否會再度發生。可見,行為歸因與行為預測的關係很緊密。海德認為,內因對普通人的行為預測具有重要作用。
摺疊編輯本段歸因理論補充 一、維納的歸因理論
1972年,維納在海德的歸因理論與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歸因理論。維納基本同意包括內因和外因的歸因理論,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新維度,即把原因分為暫時的和穩定的兩種。
維納認為普通人對成功行為可能有四種歸因:第一,歸因於穩定的外在環境因素,例如任務難度非常低;第二,歸因於暫時的外在原因,例如機遇問題;第三,歸因於穩定的內因,例如當某人形成了很強的個人能力時,那麼,其在特定領域內的成功就是可以預測的;第四,歸因於不穩定的內因,例如努力,當某人在一次考試前做了充分準備和複習時,他可能會考出好成績,但是,如果他此後不再努力或者不再認真複習的話,其成績就不一定會如何。
"內在-外在"、"暫時-穩定",在歸因中都非常重要。它們分別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暫時-穩定"對預測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理,"暫時-穩定"維度對解釋失敗也同樣有效。當失敗被歸因於穩定的內因或外因時,可能預測其後依然會失敗;當失敗被歸因於暫時的內因或外因時,其後的情況則很難說。
二、凱利的三度歸因理論
H.凱利所提出的三度歸因理論,又被稱為多線索理論,或被稱為多線索分析理論,或稱為公變歸因理論,是凱利在吸收了海德的共變原則的基礎上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多是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歸因的。人們從多種事件中積累信息,並且利用"共變原則"來解決不確定性的問題。
凱利認為,人們在試圖解釋某人的行為時,肯呢個用到三種形式的歸因:歸因於行為者,歸因於客觀刺激物(行為者對之做出反應的事件或他人),歸因於行為者所處情境或關係。例如,某人連續幾天去展覽看新展出的油畫,這種行為的原因可能有三種:(1)他嘻哈U呢這幅畫;(2)油畫很有欣賞價值;(3)這幾天他沒有什麼事做。為了確定哪種解釋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凱利指出,觀察者需要使用三種信息:區別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貫性信息。
區別性(distinctveness)信息,是指行為者只對特定刺激對象產生反應,還是對許多不同的刺激對象產生相同的反應。區別性高是指行為者只對特定刺激對象產生反應;區別性低是指行為者對許多不同的對象產生相同的反應。
一致性(consensus)信息,是指行為者的行為與其他人的行為是否一致。
一貫性(consistency)信息,是指行為者對當前刺激對象是否一貫產生相同的反應。如果行為者一貫產生相同的反應,則一貫性高;相反,則一貫性低。
只有將三個方面I西寧西綜合起來進行分析考察,才能保證歸因的準確性。
三、歸因偏差
(一)基本歸因偏差
基本歸因偏差是指人們更喜歡對行為者的行為進行內在歸因,即把行為歸因於行為者個人特性方面的原因。
(二)自利性歸因偏差
觀察者對自身行為的歸因則有可能發生自利性歸因偏差。自利性歸因偏差,又稱利己主義歸因偏差、自我強化歸因偏差、自我防禦歸因偏差等,指人們傾向於把自己行為的積極成果(成功)歸因於個人因素,而把消極結果(失敗)歸因於環境因素。
與自利性歸因偏差相對應的一種偏差是"自我消損",即行為者把消極行為結果完全歸因於自己的一種歸因方式。
(三)忽視一致性信息
凱利三度歸因理論指出,人們在歸因時需要三種類型的信息:一貫性信息、區別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致性信息經常被忽視。人們往往只注意行為者本人的種種表現,卻不太關注行為者周圍的人如何行動。
(四)低估情境的誘導
觀察者對他人出現基本歸因偏差時,過高估計個人因素而低估情境因素的情形也同樣會發生在自我歸因過程中。
(五)文化差異
不同的文化環境中,基本歸因偏差現象均普遍存在。只是受集體主義文化的影響,觀察者對背景環境的信息更加敏感。而自小被教育從人格特質解釋個體行為的觀察者,總會傾向於將事件的原因歸結為行為者自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