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部動機
圖片來自搜狐網

內部動機指的是人自發的對所從事的活動的一種認知。內部動機直接與活動本身有關,由於做某種事能激發人的興趣,令人愉快,活動本身就是行動者所追求的目的。內部動機的種類包括三種。第一種是對於活動本身的興趣,第二種是完成活動的樂趣,第三種是任務對人的能力的挑戰。[1]

目錄

含義

內部動機指個體對所從事的活動本身有興趣而產生的動機。這種活動能使個體獲得滿足, 也是對個體的一種獎勵和報酬。個體從事這種活動時不需外力作用的推動。也是人自發的對所從事的活動的一種認知。內部動機直接與活動本身有關,由於做某種事能激發人的興趣,令人愉快,活動本身就是行動者所追求的目的。[2]通俗來講,就是無需外力作用的推動,這種動機稱為內部動機。

因個體對從事的活動本身感興趣或厭惡而引起的趨近或迴避的動機。個體在從事活動時,不需外在的、附加的推動力量,即可持續產生一些自主行為,如聽音樂、讀小說、玩耍小動物等,並在這種活動中獲得滿足。布魯納認為,內部動機的產生是由3種內驅力引起的:①好奇的內驅力。相對短暫的好奇心和相對穩定的求知慾;②好勝的內驅力。力求在同輩群體中顯示自己才能或力求達到某種理想狀態的動力;③互惠的內驅力。希望與他人協同活動、減少衝突以更有效地完成任務的願望、需求。內部動機是維持有效學習不可缺少的因素,為此,教師應注意加強教材內容的趣味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為學生內部動機的產生提供條件。

例如,有些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並不要求得到加薪、晉升、表揚等外在獎勵,但依然自覺自愿地鑽研業務,進行技術革新,工作的成功就是最大的獎勵或滿足。這就是內部動機在推動他們的行為,他們只要求內在的需要得到滿足。有的學者認為,內部動機是由好奇心(求知慾)、好勝心(求成欲)和互惠(報償)三種內驅力引起的。在企業管理中重視內部動機的作用,在工作中注意把企業目標同個人內在滿足結合起來,有助於增強工作責任感和提高工作積極性,使員工從工作中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參見「外部動機」 )。

種類

內部動機的種類包括三種。第一種是對於活動本身的興趣,第二種是完成活動的樂趣,第三種是任務對人的能力的挑戰。

引起驅力

內部動機是由三種內驅力引起的, 一是好奇的內驅力, 即求知慾; 二是好勝的內驅力, 即求成欲; 三是互惠的內驅力, 即人們都需要和睦共處,協作活動,人們必須結合起來才能對個人行為發生更大的推動作用。

例如, 一個青工上夜校讀書, 他或是為了取得合格證書後容易晉級, 或是為了真正想學點東西來充實自己,推動後者活動的動機就是一種內部動機,它是由學習本身引起的,而前者活動的動機只是一種外部動機,因為他參加學習不是出於學習本身,而是為了晉級。

等級模式

Vallerand在自我決定理論的基礎上提出另一個複雜的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相互作用的模式,認為環境影響行為的動機過程是:社會因素——心理中介因素——不同類型的動機——結果。他們將動機分成了三種類型,內在動機包括了解刺激、取得成就和體驗刺激的三種形式,將外在動機分成結合的、認同的、內射的和外在調節的四種形式,還有去動機。並認為動機的作用過程存在於三種概括化水平上,分別是一般的、環境的、與情境的水平。一般性動機指的是一個個體特質性的動機傾向,黃靜性動機指的是對於不同活動領域的動機去向;情境動機指的是此時此刻的動機狀態。

外部動機會削弱內部動機,外部動機與內部動機共存,外部動機能夠對內部動機產生促進作用三階段。

與外部補償的關係

有形補償會降低內部動機,口頭補償會增強內部動機;被控補償會降低內部動機(即人感覺到補償是被控制的,並不是自己可以自由掌握的,例如三好學生稱號)。

內部動機的增強

1、培養興趣——設置新穎的情境讓已有的認知和情境產生矛盾,從而引發好奇與探索

2、好奇心與探索傾向的激發——維護與設置疑惑

3、自主性支持——讓人感覺到不被控制,提供選擇和建議,並且鼓勵其負起獨立選擇的責任

4、任務的最佳挑戰性——設置的任務應該具有適當的難度,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困難到無法完成,二者都會削弱內部動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