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冉莊隨想(杜良振)

​​ 冉莊隨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冉莊隨想》中國當代作家杜良振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冉莊隨想

冉莊地道果然了得!

站在冉莊街頭遠望,黃白的硬質土路,樸素的農家院落,民居多為磚木土坯結構的四角齊房屋。在冀中平原,冉莊的平凡一如我們見過的所有村莊。

讓人想不到的是,在它的地下,竟然存在着一個長達16公里,家家相通、村村相連、能進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網!

從整體來說,冉莊地道以十字街中心有4條主線和24條支線;2條連村地道,一條通向村西的東孫莊,一條通向村東北的姜莊;此外還有2條通向村子外邊的線路,以備突圍轉移之用。

在地道口的設計上,均以屋內的爐灶、風箱、炕面、織布機,以及屋外的磨盤、雞窩、井口、牲口槽等等為掩護,且本體的原有功能不用改變。構造之巧妙,偽裝之逼真,思路之精絕,堪稱巧奪天工。

在功用上,冉莊地道可以防破壞、防封鎖、防水灌、防毒氣、防火燒。由於高房、堡壘與地道環環相通,一旦打起仗來,火力馬上就能形成前後、左右、高低、明暗交叉運用之勢。冉莊地道是一個連環立體的作戰陣地,是一個「天地人」縱橫交錯的火力網。

於是,便有了日軍「寧繞黑風口,不從冉莊走」的口頭禪。

於是,便有了曾飽受「地道戰」之苦的日本軍人在重遊冉莊時所說:「這裡的地道曠古未聞,確使日軍無可奈何,堪為戰爭史上的奇蹟」。

都說智慧蘊藏在民間基層,活力源自於普通百姓。此話不虛。

地道戰法是冉莊人被迫無奈的選擇。

敵人來襲時,老百姓起初常躲到村外的青紗帳。冬春季節莊稼地藏不了人,就有人想出在野外或家裡挖地洞隱藏。

可這樣的單口地洞,被敵人發現就是死路一條。繼而便有了可轉移的雙口洞、多口洞,再把這些地洞連接起來,就成了地道。

[1]

作者簡介

杜良振,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