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再讀《史記》,領略史家之絕唱(為生歌唱)

再讀《史記》,領略史家之絕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再讀《史記》,領略史家之絕唱》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再讀《史記》,領略史家之絕唱

很久以前我買過一本《史記》,當時買這本書的初衷是為了書架上有一本分量重的書籍。當然,買回來之後也翻看過幾次,都沒有讀完就束之高閣,理由很簡單,翻譯古文的能力太差,每一次都看得很費勁,所以拿起放下,放下拿起N多回後,就真成擺設了。高中階段學過《史記》中的篇目,如《信陵君竊符救趙》節選自《史記·魏公子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屈原列傳》節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鴻門宴》節選自《史記·項羽本記》等,當時還背過相應的篇章,如今全部還給老師了。特別是再次翻看其中的章節,除了佩服司馬遷的文學功底,能寫出這麼一部鴻篇巨著,給後人留下不可多得的史書巨著,對自己的知識淺薄越發羞愧。

這次收到白話文《史記》,我確實歡喜了好久,因為自己的文學素養不夠,一直沒有完整讀過一遍《史記》,很遺憾,這次收到白話文本《史記》,反而讓我重新走進那段歷史,回味留下功名的精英們曾經的生平過往、喜怒哀樂。讀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大字全譯本《史記》,自然要說說作者司馬遷。之前喜歡上史記,也是因為作者。我們寫文章激勵自己時,選素材多半都會想到司馬遷。司馬遷字子長,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入獄,為寫《史記》,甘受宮刑,忍辱負重,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為太史公、歷史之父。在古代,受到宮刑,是一種恥辱,縱觀歷史,除了宦官,受過宮刑還名垂千史的恐怕也只有司馬先生了。

司馬遷受其父親影響,早年拜孔安國、董仲舒為師,從這一點上看,司馬遷也是師出名門。其次還有一位好父親,很簡單,因為家庭殷實,所以他才能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這為他日後著書立傳做了非常好的鋪墊。直到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不僅沒有讓自己白活一回,還給後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史實瑰寶。《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突然想起《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片段: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從此誕生了負荊謝罪的成語。

說實話,讀《史記》,自然還是讀原文更有韻味。你不要噴我啊,有原文時說讀不懂,有了白話文又說原文好,似乎兩頭堵。我想說的是,讀《史記》自然讀原文,畢竟原文原汁原味,只是我文學素養不高,才會舍其精彩而選擇簡單。不過這次讀中華文化講堂譯的《史記》,滿足了讀者的所有需求,原文採用大字號,譯文又追求原汁原味,所以很方便我這樣的「老年人」來讀,不傷眼睛,還能在我讀不懂古文時,就去翻看一下譯文。此次如果不讀完,再想放棄,恐怕沒有理由了。寫到這裡,我想起了讀書時,老師讓我們翻譯古文時的情景,那時每次考語文,必然有翻譯古文段落的試題,語文老師教了我們很多翻譯的竅門,而且還總結出一些順口溜,如:「吾」「余」為我,「爾」「汝"」為你等等,當時為了背這些之乎者也費了很多心思,最後效果並不理想,畢竟是死記硬背,不靈活掌握,甚至把這些當做難題來功課,收穫自然不是很大,哪像現在,是帶着興趣在讀,不僅着魔,還喜歡較真,常常將自己翻譯的與譯文對照一下,不是為了比誰翻譯的更準確,而是想看看自己學的那些知識究竟還能剩下多少,嗨,就不揭自己的老底了。

因為讀了一本好書,所以總會囉嗦發一些感慨。在中國,《史記》不用過多介紹,但凡喜歡讀書的家庭都會買一套,還真得感謝現在的文字工作者們,他們在編輯此書的時候,不僅僅是關注書籍譯文的質量了,包括讀書人群,讀書習慣等等都考慮進去了,就是為了推廣這樣的名著,讓更多有興趣的人不僅僅是買來放置書架,而是能夠真正翻開來,用心去讀讀其中的文字,再一次領略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的《史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