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冕洞太陽日冕中因為能量和氣體比平均密度低,而使溫度較低所形成的黑暗區域。冕洞是太陽日冕中的一部分,並且由於日冕的不均勻而不斷的變化和重塑。太陽包含的磁場拱弧會遠離因為能量和氣體稀薄的日冕區域,當它不再落回時就會出現冕洞。因此,太陽粒子從該地區以較高的速度逃逸,而創造出氣體能量密度較低的低溫區域。

目錄

最早的發現

在1960年代,雪梨的在1960年代,雪梨的克里斯卡羅斯電波望遠鏡(Chris Cross radio telescope)拍攝了太陽的X射線影像,但不清楚這是什麼。拍攝了太陽的X射線影像,但不清楚這是什麼。一些研究指出冕洞最早是在1970年代初期發現的,這指的是飛行在地球大氣層之上的天空實驗室使用X射線望遠鏡揭露日冕結構時的發現。

太陽周期

冕洞的大小和數量與太陽周期相對應[1]。當太陽周期趨向極大值時,冕洞會越來越接近太陽的兩極。在太陽極大值時,冕洞的數量減少,直到太陽的磁場反轉。之後,新的冕洞出現在新的集點附近。然後冕洞的大小和數量都會增加,而當太陽趨向極小時,冕洞會拉開到離兩極較遠的地區 。太陽的南極和北極上有永久性的冕洞。

冕洞和太陽風

冕洞通常以太陽風平均速度的兩倍速度釋放帶電粒子。據悉,逃逸的太陽風沿着穿過冕洞的開放磁力線傳播。由于冕洞是太陽日冕中密度和溫度比大多數日冕要低得多的區域,因此這些區域非常稀薄。這種稀薄導致色球中的粒子更容易穿透,而成為太陽風。

對太空天氣的影響

在太陽極小期,冕洞是太空天氣擾動的主要來源[2]。通常情況下,來自冕洞的地磁(和質子)風暴是逐漸開始(會超過好幾小時),不會像日冕物質拋射引起的風暴那麼嚴重,而且是突然的發作。由于冕洞會持續好幾個月,因此通常可以比日冕物質拋射提早許多預測到這種類型的擾動。

視頻

冕洞 相關視頻

漂亮的太陽冕洞,你見過?
【科普】什麼是太陽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