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斜村
冢斜村又名友谊村,为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的一个余姓聚居村落,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村落北靠大龙山,南临舜江,因相传越国宫人多葬于大龙山而得名,今村东仍存舜妻、禹妻墓址。村中有居民244户(2011年1月数据),其中80%为余姓,传为大禹后裔,历史上的名人包括明代状元、兵部尚书余煌,清朝名臣、河南布政史余炳焘,民国时期任北京市市长的余晋龢等。村中主要古建筑有余氏宗祠、永兴庙(又名永兴公祠,祀虞世南)、永济桥及余氏老台门、高新屋台门和八老爷(下新屋)台门等六座台门。
目录
简介
2010年7月,冢斜村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6月,公布为第四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冢斜古村人文景观丰富。这里是大禹后裔集聚村,是禹妃墓葬地,是早期越国初都。冢斜名人荟萃, 冢斜余氏先祖大禹、本支37世始祖由余、本支69世唐朝国子监博士余钦[2]、本支100世明朝天启年间乙丑科状元余煌、本支108世河南布政司余炳焘、本支112世北平市市长余晋龢,还有许多官宦、乡贤等等,都是冢斜古村人文历史的精英。
冢斜古村古建筑众多。冢斜有始建于唐贞元9年(公元793年)的“永兴公祠”(为会稽山南镇庙的分支机构,其地位与南镇庙相当);有始建于清乾隆庚辰年(公元1760年)“余氏宗祠”(其中的古戏台闻名全国);有建于明代的“余氏老台门”,清代的“高新屋台门”、“下新屋(八老爷)台门”、“上大院台门”、“朝西台门”、“朝南台门”、“新台门”,民国期间建设的”歪台门”等建筑群;有明、清官员来冢斜祭典舜妃、禹妃和永兴神的驿站“上道地轿屋”,有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桥“永济桥”;有建于明末清初的“永济茶亭”和通往嵊州、诸暨方向的“大、小西岭”古道;有始建于清代的“下新屋古井”。冢斜古村还有建于六、七十年代的“十八间大会堂”、“地下仓库”、“防洪堤”、“知青屋”、“小板溪水库”等建筑物。这些建筑构成了冢斜古村历史建筑宝库。
冢斜古村有着优美的原生态山水环境。村前有一片广阔的古田,是体验古村农耕文化的理想场所。古田旁有一条小舜江上游的北溪,是进行水上漂游、清水垂钓、天然沐浴的好去处。村北的大龙山与村南的大片山林,隐藏着大小西岭和马皮岭古道,期间点缀着空山砺石、十四缸瀑布、西岭冷泉、老鼠岩档、高山水库、茅坪竹海等许多景点,是进行观赏休闲、爬山锻炼、放飞心怀的深山古道游活动场地。
冢斜村现已编制完成《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冢斜村详细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冢斜村旅游区总体规划》,冢斜古村正全面进入古村保护和开发阶段,力争把冢斜古村打造成以古村落传统文化和原生态山水风光为主要特色的绍兴县南部山区旅游、休闲集散地(或会稽山旅游中心节点)。
视频
冢斜村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冢斜挂牌绍兴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浙江在线绍兴频道,2013-5-27
- ↑ 唐朝集贤院学士余钦 ,搜狐,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