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冢斜村又名友誼村,為位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稽東鎮的一個余姓聚居村落,現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村落北靠大龍山,南臨舜江,因相傳越國宮人多葬於大龍山而得名,今村東仍存舜妻、禹妻墓址。村中有居民244戶(2011年1月數據),其中80%為余姓,傳為大禹後裔,歷史上的名人包括明代狀元、兵部尚書余煌,清朝名臣、河南布政史余炳燾,民國時期任北京市市長的余晉龢等。村中主要古建築有餘氏宗祠、永興廟(又名永興公祠,祀虞世南)、永濟橋及余氏老台門、高新屋台門和八老爺(下新屋)台門等六座台門。

目錄

簡介

2010年7月,冢斜村由住房城鄉建設部與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6月,公布為第四批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由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和財政部聯合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冢斜古村人文景觀豐富。這裡是大禹後裔集聚村,是禹妃墓葬地,是早期越國初都。冢斜名人薈萃, 冢斜余氏先祖大禹、本支37世始祖由余、本支69世唐朝國子監博士余欽[2]、本支100世明朝天啟年間乙丑科狀元余煌、本支108世河南布政司余炳燾、本支112世北平市市長余晉龢,還有許多官宦、鄉賢等等,都是冢斜古村人文歷史的精英。

冢斜古村古建築眾多。冢斜有始建於唐貞元9年(公元793年)的「永興公祠」(為會稽山南鎮廟的分支機構,其地位與南鎮廟相當);有始建於清乾隆庚辰年(公元1760年)「余氏宗祠」(其中的古戲台聞名全國);有建於明代的「余氏老台門」,清代的「高新屋台門」、「下新屋(八老爺)台門」、「上大院台門」、「朝西台門」、「朝南台門」、「新台門」,民國期間建設的」歪台門」等建築群;有明、清官員來冢斜祭典舜妃、禹妃和永興神的驛站「上道地轎屋」,有建於清乾隆年間的古橋「永濟橋」;有建於明末清初的「永濟茶亭」和通往嵊州、諸暨方向的「大、小西嶺」古道;有始建於清代的「下新屋古井」。冢斜古村還有建於六、七十年代的「十八間大會堂」、「地下倉庫」、「防洪堤」、「知青屋」、「小板溪水庫」等建築物。這些建築構成了冢斜古村歷史建築寶庫。

冢斜古村有着優美的原生態山水環境。村前有一片廣闊的古田,是體驗古村農耕文化的理想場所。古田旁有一條小舜江上游的北溪,是進行水上漂游、清水垂釣、天然沐浴的好去處。村北的大龍山與村南的大片山林,隱藏着大小西嶺和馬皮嶺古道,期間點綴着空山礪石、十四缸瀑布、西嶺冷泉、老鼠岩檔、高山水庫、茅坪竹海等許多景點,是進行觀賞休閒、爬山鍛煉、放飛心懷的深山古道游活動場地。

冢斜村現已編制完成《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冢斜村詳細規劃》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冢斜村旅遊區總體規劃》,冢斜古村正全面進入古村保護和開發階段,力爭把冢斜古村打造成以古村落傳統文化和原生態山水風光為主要特色的紹興縣南部山區旅遊、休閒集散地(或會稽山旅遊中心節點)。

視頻

冢斜村 相關視頻

冢斜村祠堂
冢斜古村, 禹裔文化, 幸福邂逅, 美好回憶

參考文獻

  1. 冢斜掛牌紹興首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浙江在線紹興頻道,2013-5-27
  2. 唐朝集賢院學士余欽 ,搜狐,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