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冬瓜種植方法

冬瓜種植方法

冬瓜種植方法
原圖鏈接

冬瓜(學名: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葫蘆科冬瓜屬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莖被黃褐色硬毛及長柔毛,有棱溝,葉柄粗壯,被粗硬毛和長柔毛,雌雄同株,花單生,果實長圓柱狀或近球狀,大型,有硬毛和白霜,種子卵形。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冬瓜

拉丁學名: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冬瓜種植
原圖鏈接

別 名:白瓜、白東瓜皮、白冬瓜、白瓜皮、白瓜子、地芝、東瓜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五椏果亞綱

目:葫蘆目

科:葫蘆科

亞 科:葫蘆亞科

族:冬瓜族

屬:冬瓜屬

種:冬瓜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於亞洲其他熱帶、亞熱帶地區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Cogn.,1881二名法Benincasa hispida

形態特徵

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莖被黃褐色硬毛及長柔毛,有棱溝。葉柄粗壯,長5-20厘米,被黃褐色的硬毛和長柔毛;葉片腎狀近圓形,寬15-30厘米,5-7淺裂或有時中裂,裂片寬三角形或卵形,先端急尖,邊緣有小齒,基部深心形,彎缺張開,近圓形,深、寬均為2.5-3.5厘米,表面深綠色,稍粗糙,有疏柔毛,老後漸脫落,變近無毛;背面粗糙,灰白色,有粗硬毛,葉脈在葉背面稍隆起,密被毛。卷鬚2-3歧,被粗硬毛和長柔毛。

雌雄同株;花單生。雄花梗長5-15厘米,密被黃褐色短剛毛和長柔毛,常在花梗的基部具一苞片,苞片卵形或寬長圓形,長6-10毫米,先端急尖,有短柔毛;花萼筒寬鐘形,寬12-15毫米,密生剛毛狀長柔毛,裂片披針形,長8-12毫米,有鋸齒,反折;花冠黃色,輻狀,裂片寬倒卵形,長3-6厘米,寬2.5-3.5厘米,兩面有稀疏的柔毛,先端鈍圓,具5脈;雄蕊3,離生,花絲長2-3毫米,基部膨大,被毛,花葯長5毫米,寬7-10毫米,藥室3回折曲,雌花梗長不及5厘米,密生黃褐色硬毛和長柔毛;子房卵形或圓筒形,密生黃褐色茸毛狀硬毛,長2-4厘米;花柱長2-3毫米,柱頭3,長12-15毫米,2裂。

果實長圓柱狀或近球狀,大型,有硬毛和白霜,長25-60厘米,徑10-25厘米。種子卵形,白色或淡黃色,壓扁,有邊緣,長10-11毫米,寬5-7毫米,厚2毫米。

栽培方式

冬瓜栽培方式可分為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三種。

1、地冬瓜

植株爬地生長,株行距較稀,一般每畝種植300株左右,管理比較粗放,莖蔓基本上放任生長或結果前摘除側蔓,結果後任意生長。其優點是花工少,成本較低。缺點是瓜型欠佳,經常扶瓜;否則畸形果率高;果皮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而破損,影響耐貯性;光能利用低,結果大小不均勻,單位面積產量較低。該方式只適用於島內銷售的灰皮冬瓜品種,而對於商品性要求較高的北運或出口品種:如,「青皮冬」、「黑皮冬」和「青雜1號」則不適用。

2、棚冬瓜

植株抽蔓後用竹木搭棚引蔓,有高棚和矮棚之分。高棚一般高為150-200厘米,矮棚一般高60-80厘米,棚寬250-300厘米。海南瓜農一般採用矮棚方式為多。植株上棚以前摘除側蔓,上棚以後莖蔓任意生長。棚冬瓜的座果比地冬瓜好,果實大小比較均勻,單位面積產量一般比地冬瓜高,但基本上仍是利用平面面積,不利密植,一般只能在瓜蔓上棚前間套種,不能充分利用空間,且搭棚材料多,成本高。近年來,為省材料、省成本和省工,開始推廣一種改良式的網棚架:即,先用木樁、鐵絲搭一個基本棚架,再覆處編織好氟龍絲網。尼龍網最少可使用三造,搭架非常方便省工。

3、架冬瓜

支架的形式有多種。有「一條龍」:即,每株一樁,在130-150厘米高處,用橫竹連貫固定;有「人字架」;有「一星鼓架龍眼」和「四星鼓架龍眼」:即用三或四根竹竿搭成鼓架,各鼓架上用橫竹連貫固定,一株一個鼓架。架冬瓜形式雖多種多樣,但都結合植株調整,較好地利用空間,提高座果率並使果實大小均勻,有利於提高產量與質量;也利於間套作,增加複種次數;而又比棚冬瓜節省架材,降低成本。在目前條件下,架冬瓜是三種栽培方式中比較合理、比較科學的一種方式。[1]

種植方法

播種育苗

冬瓜春植播期一般是12月到次年3月,視氣溫而定。例如黑皮冬瓜的種子發芽溫度最低在15℃以上,所以春植的冬瓜一般採用移植的栽培方式,有利於防寒育苗。

因為早春的溫度比較低,所以播種之前要對冬瓜種子進行處理。先將種子浸泡在55℃的溫水中15分鐘,然後在常溫下再浸泡10-12小時。撈出種子晾乾後,放在28℃-32℃的環境下催芽。如果是採取苗床育苗,最好是保持種子種植間距10公分。因為冬瓜幼苗移栽的適宜時期是5-6片葉,此時的幼苗根系相對發達,不保持一定的種植間距容易損傷根系。

定植和搭架

首先種植地要整出寬2-2.5米(連溝)、高0.5米的畦地,再進行移植。因為春植的冬瓜選擇的品種一般生長期比較長、結瓜遲而且瓜形大,所以比較適合單行種植,適宜株距是80-100cm。育苗時,當出苗率達到70%之後,就可以解開覆蓋膜。適當控制水分,促進根系生長。一般苗齡30左右就可以移植大田栽培,選擇根系發達、葉厚色濃的苗定植即可。

然後在冬瓜緩苗時,記得搭建棚架引蔓上架。也可以進行爬地栽培,知識發生病蟲害和產出畸形瓜的幾率比較高。等到冬瓜幼苗開始伸蔓,就可以進行搭架了。搭架有三種類型,平架、籬架和拱架。當冬瓜的藤蔓長出16-18節就可以引蔓上架。上架後,每隔20-30厘米用繩子綁好藤蔓,此時可以結合綁蔓去掉側枝、卷鬚和多餘的雌花。

肥水管理

因為冬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營養,所以一定要施足底肥。在定植後,可以施加稀糞水2~3次,可以促進其快速生長。這個階段主要是以氮肥為主,為避免燒苗,可以隨水沖施。然後在伸蔓期施加複合肥,以及澆透水一次,為後期開花結果做準備。另外在坐果期需要追肥一次,控制氮肥的用量,補充磷、鉀肥,可以採取隨水滲灌的方式。

病蟲害防治

冬瓜栽培常見蟲害有蚜蟲、粉虱、瓜食蠅等。栽培過程中,及時深耕可有效阻礙害蟲繁殖和擴散。採取大棚種植的農戶,記得將通風口開在大棚下方,減少蟲菌隨風飄進大棚。種植過程中多觀察植株情況,因為蟲體比較小,早發現才能早防治,一旦發現蟲體,要採取合適的藥劑防治蟲害。

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疫病和病毒病等。在栽培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天氣變化,做好雨天或低濕天氣的管理,因為疫病的病原菌大多是通過降雨、灌溉水在土壤中進行傳播。

採收儲存

在花凋謝後的30-35天即可採收冬瓜。在收穫前的一段時間不宜施肥或澆水,需要降低冬瓜的含水量,才能提高冬瓜的貯藏時間。而且收穫時,通常用剪刀剪,以免傷到藤蔓。雖然冬瓜看起來比較結實,但還是需要輕拿輕放,不能碰傷,以便存儲。[2]

病蟲防治

農業防治

冬瓜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蝽象、白粉虱、蟎類、紅蜘蛛和瓜食蠅等。一般的種瓜用地,都採用非瓜類作物進行種植,可以採取深翻土壤種植,將蟲害深埋於土中,讓其不能繁殖生長,或者施加石灰、有機肥和磷鉀肥等措施。同時,還可以在大棚里保持有通風口,最好在大棚的下方開個窗口,避免蟲菌順風飄入大棚里。

如果發現大棚里有白粉虱,可用世高1500-2000倍液防治,紅蜘蛛可用除盡1500倍液噴霧防治。瓜實蠅用40.7%樂斯本1000倍液,或者用80%的敵敵畏暗火煙熏,或者用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防治。

一般冬瓜患有蟲害不容易發現,開始因為蟲體很小。只有在管理過程中要細心多觀察,早發現才能早防治,必須防止蟲在大棚里繁殖。

藥物防治

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等。枯萎病在發病初期可選用瓜枯寧、綠亨等在植株或者根灌淋防治。很多疫病,大多是通過降雨,或者灌溉水中傳播而來的。因此在管理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天氣的變化,在陰雨或低濕的天氣里要做好管理工作,此時發病率較高,儘量的避免在這時間去灌溉。如果冬瓜患上了疫病,可選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每隔7-10天/次,連續2-3次。

相關視頻

農村小伙種植冬瓜有技巧,了解掌握以下方法,每棵藤要比別人多十幾二十個

農業種植:規模冬瓜種植全過程,農民致富好門路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