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餃子(楊建魁)
作品欣賞
冬至餃子
冬至是中國民間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氣和節日,特別是北方更是如此。在魯西南的農村,元旦一般不作為節日,但冬至是一定要過的,所以老家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冬至要像過年一樣隆重。
中國的節日大抵與農事有關,所以上半年節日相對比較集中,中秋節後,農事活動相對減少,基本上也就沒什麼大的節日了。而冬至正好在中秋和過年的中間點,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也便成就了它的節日之重。我記得小時候有首兒歌:「冬至十天陽曆年,臘八祭灶在眼前,進了臘月都是好,小年過了過大年。」冬至之後,農具入庫、棉衣加身,農村才真正進入冬閒時節。
冬至的到來,預示着一年中寒冷的時節降臨。人們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家鄉有農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農民通過數九,把握農時勞作。對於文人墨客來講,冬至則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紅泥火爐,綠蟻醅酒」的好機會,有「九九消寒」之說,在入九之後,一些文人雅士,擇一「九」日(初九、十九、二十九),約齊九人,擺上九碟九碗,一起飲酒談詩論道,又是另外一番風味。
在北方,餃子是冬至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冬至餃子夏至面」、「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農諺俚句說明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廣為流傳。據說從商周開始,就已經有冬至祭祀的習俗,我的家鄉在冬至這天,煮好餃子要先盛上一碗,供在祖先牌位前。民間有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說法,所謂「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據說這種習俗與「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救人有關。說是東漢末年,戰亂頻仍、天災不斷、民不聊生,入冬後人們無越冬衣物,饑寒交迫,耳朵又是最易凍傷的部位,很多人耳朵都凍僵潰爛,甚至整隻凍掉,張仲景見此情景,便讓人將羊肉、胡椒和驅寒藥材混在一起燉煮,剁碎之後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後讓人連湯服下,取名「祛寒餃餌湯」,人們吃完後,兩耳發熱,寒氣全消,由此形成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並留下不吃餃子就會凍掉耳朵的傳說。
我小的時候,每到冬天都會凍耳朵,初時是紅腫的一個小硬疙瘩,天氣變暖後就發癢發熱,然後像冰凍的土地解凍一樣開裂潰爛,我的耳廓因此小了一圈。每年一入冬,母親就提前給我縫好一個耳暖戴上,但依然擋不住每年凍耳朵。所以,父母就會特別惦記我冬至吃餃子的事,怕我因為沒吃到餃子而凍掉耳朵,一直到現在,每到冬至時,父母仍不忘打電話叮嚀:「冬至了,記得吃餃子,當心凍耳朵!」雖然已經很多年沒有凍過耳朵了,也知道凍不凍耳朵與吃不吃餃子無關,但每次都會耐心地回應父母「放心吧!吃過餃子了,耳朵好着呢!」[1]
作者簡介
楊建魁,山東省東明縣人,現工作於湖南長沙,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