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冬走終南山老寨(龔保彥)

冬走終南山老寨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冬走終南山老寨》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冬走終南山老寨

終南山,這座橫亘於陝西關中平原和漢水大地之間的名山,自古以來就以雄峻高拔,風景秀麗,神秘詭異等諸多特色聞名於世。歷朝歷代文人名士登臨遊覽之後,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妙詞佳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等等從小耳熟能詳的詩句,無不彰顯着這座歷史悠久的名山獨領風騷之美。可是,時光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們為了使這座名山更加具有人文風采,又給它增添了一處匠心獨具、令人流連忘返的景觀——終南山老寨。

終南山老寨位於商洛市柞水縣朱家灣村一個峽谷里,與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相毗鄰。這裡高山聳峙,樹木叢密,地高天遠,位置偏僻。老寨沿山腳下一條小河邊狹長的衝擊帶而建。其房屋、街道、廣場、院落沒用一根鋼筋、一包水泥等現代建築材料,全用的是竹、木、土、草、石板、荒茬石塊、石片等天然材料和人工製成的青磚、瓦片、泥坯修建。由於其身在高山,當然用得最多的還是石頭。其大部分房屋牆壁是用石塊砌起來的,每條街巷是用石板鋪出來的,大多數屋頂是用石片蓋出來的,很多樓梯欄杆是用石條支撐銜接起來的,一些柱子是用石頭壘起來的……整個一個石頭的世界,融「石頭智慧、石頭藝術、石頭文化」於一體,古老、樸拙、自然,堪稱一絕。

十二月上旬一日,時已深冬,為去那裡一睹老寨風采,那天早晨天還沒有亮,我們一行七八十人就從安康市乘車出發,走國道,過高速,再走國道和鄉間小路,向那裡奔去。大約兩個多鐘頭後,我們來到終南山老寨大門口。

由於這裡海拔較高,此時雖已天光大亮,朝陽當頭,到處明晃晃一片,但料峭寒風吹來,砭人肌膚,使人感到格外寒冷。地面那些有水漬的地方,不但泥土被凍得硬邦邦的,還能見到一片片潔白的冰凌,行走其上,腳下一邊咯吱作響,一邊微微打滑。進入大門沿一塊空曠的廣場往前走了約三四百米,我們來到老寨主景區入口處。

主景區入口門洞是一座石頭建築,造型奇特,式樣別致,雄宏厚重,簡練大氣,狀如一個倒扣的「凹」字形,高七八米,寬十幾米,全是用約有上萬個之眾的一塊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不規不則的荒茬石碼砌而成,上下左右及前後線條清晰,稜角分明。中間是一個弧線優美的拱形通道。這麼高大的一個門洞,既沒用一鏟稀泥,也沒用一掀沙漿,就將一些亂七八糟、樣態迥殊、互不關聯的山石碼放組合在一起,且碼放組合得如此堅固牢靠,整齊美觀,不但符合力學原理,還符合美學標準,讓人不得不佩服建設它的能工巧匠們高超的技藝和聰明的智慧。門洞上方門額部位,懸掛着一塊長方形匾牌,黑色底板上寫着「終南山寨」幾個藍色隸書大字,字體溫潤俊秀,筆畫自然隨意,既無造作之感,也無矯揉之態,與周圍山水草木及身後老寨古巷融為一體,對整個景區有畫龍點睛之效。門洞頂上,插着一根高高的紅色旗杆,杆上懸掛着的一面紅黃相間的旌旗,在呼呼作響的山風中迎風飄揚,遠遠看去,仿佛一位身材頎長優美的年輕女子在那裡不時揮舞手臂,熱情歡迎着四面八方來此觀光遊覽的客人。

進入門洞,置身老寨院內,觸目皆是高低不同的青磚樓閣,古樸幽靜的青石小巷,安詳鎮定的石牆房屋,斑駁陸離的木格窗戶,簡約隨意的草蓋門樓,肅穆莊嚴的木門樑柱,以及粗獷凝重的石欄石柱、石片房頂等。一股濃濃的老舊氣息撲面而來,遊人驟然感覺自己恍若進行了一次跨越時空的穿越之旅,從現代文明走進早已逝去的元、明、清等朝代和民國時期的舊時歲月,成了那些時代中的人。一種天地悠悠、歲月綿綿的久遠感,使人禁不住發出這樣的感嘆:儘管世易時移,新陳代謝,滄桑更迭,但真正美的有價值的東西是不會消亡的,它反而會因歲月的流逝愈發顯得珍貴,愈發具有永久的魅力……

這裡的老寨,主要是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內紅河廟附近三處殘損不堪的古寨民居整體發掘、拆解、搬遷、修復到一處形成的。所有房屋因按各自不同功能修建,結構不同,狀貌相異,種類繁多,主要有民居、作坊、餐館、戲樓、客棧、中藥鋪、鐵匠鋪、老字號商鋪等等……

民居是典型的陝南傳統鄉間房屋,人字形屋頂,三房一院落,院邊植柿樹,以泥坯院牆將院子圍起。院門茅草蓋頂,木門木柱,暗合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詩意。作坊有染坊、豆腐坊、酒坊等。酒坊院內壘着一個簡易的大土灶台,灶膛里燒過柴禾,灶口被煙熏得烏黑,其後不遠處屋檐下,一字兒排着近十個形狀相同、大小一樣的褐色酒罈,壇口皆蒙着一層顏色鮮艷的紅布,依稀有濃郁的酒香撲鼻而來。餐館是經營關中及陝南傳統小吃的店面,格局都不大,木門木桌木凳,其中以售賣「關中臊子麵」和「金蟾涼魚」、「金蟾涼粉」的三家最為顯眼。戲樓在高出地面三四米的木台階上,遙想舊時每逢年節之時,生旦淨末丑們,穿上各自五顏六色的戲裝,在台上演着古代才子佳人或帝王將相恩怨情仇及宮廷權斗的劇目,定是觀者如潮,熱鬧非凡。客棧是南來北往各色人等住宿的地方,房屋和院落較大,房子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客人就寢處,下層為大堂,上下層之間用曲折有致的木樓梯連接。中藥鋪鄰街的地方,是一個條形木製櫃檯,其後兩三公尺處立着的一個高大的方形大櫥柜上,安裝着許多寫有「黃芪」「杜仲」「天麻」「半夏」等各種中藥名的小抽屜。這是中醫坐堂就診、懸壺濟世的傳統道具,已延續了幾千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代表性。鐵匠鋪和老子號商鋪也各擅姿彩。只見那個土石壘成的簡易鐵匠爐里,放着煤炭燒灼的鐵器,而蹲踞在木樁上的鐵砧,則被鐵錘擊打得傷痕累累。老字號商鋪不多,以經營販賣綢緞鞋襪、刀剪犁鏵等各種農家常用商品為主……

這裡的街巷,一水的青石板鋪就。儘管它們有長有短,有縱有橫,有端正的,有曲折的,但都在某處互相連接,形成一個網絡。不論你從哪兒出發,在裡面七繞八轉後,都能回到出發地點。行走在這一條條清幽靜謐、遠離塵囂的青石小巷裡,沐浴着濃濃的鄉風古韻,浸淫着地道的鄉愁鄉情,再舉目環顧小巷兩邊高低不一、參差錯落的樓閣房舍,「雨巷詩人」戴望舒那首名震中國近代文學史的詩作《雨巷》所描繪的詩情畫意,油然湧上心頭。甚至連詩中那個打着油紙傘、結着丁香一樣愁怨的美麗姑娘,也宛然會在這裡與你相遇。

水是生命之源,大凡世上任何一個地方,有水就有生機,有水就有靈氣。這座老寨也因水而靈動,也因水而嫵媚。它的水一不是自來水,二不是井水,三不是庫水,而是從上游山谷里流來的溪水,自然,純潔,透明,活脫脫,清凌凌,流動在小巷邊的溝槽里,涵養在老屋間的池塘中。流動在溝槽里的水,泛着天光,映着雲影,疾奔快走,淺唱低吟,如隨風飄動的柔滑絲帶,像奪路奔跑的小巧游龍,給寂靜的老寨一種飄逸之美;而涵養在池塘里的水,則靜如處子,綠菌菌,溫潤潤,依稀一塊佩戴在老寨胸前的寶玉,熠熠生輝。

約莫一個多鐘頭後,我們遊覽完了整個老寨。我在心裡由衷地讚嘆其規劃、設計、建設者們深邃的目光和高遠的情懷的同時,不禁聯想起前些年一些地方和政府,為了所謂政績,不分青紅皂白,把很多極有價值的老舊建築毫不心疼地拆掉,改建成時髦光鮮的高樓大廈和酒樓超市,是多麼荒謬錯誤啊!要知道,一個國家民族要發展,要繁衍,要進步,離不開對自己傳統文化的繼承。而老舊建築,就是一個國家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和象徵之一。因為它們不僅記錄着這個國家民族既往某個時段或時期的文明,還記錄着其過去歲月里的思想、情感、智慧、生活方式、生存方式、生產方式,以及民風民俗等等。有了它們,這個國家民族文脈就能延續,文化就能傳承,並在傳承中得到發展。沒有它們,這個國家民族就會凌空蹈虛,多走彎路。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終南山老寨的建設,有着極為積極而重要的意義。其2016年成功入選全國優秀旅遊項目名錄,也就在情理之中。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