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亦代
馮亦代(1913—2005),原名貽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創辦《中國作家》(英文),主編《電影與戲劇》,曾任重慶中外文化聯絡社經理。筆名樓風、馮之安等。民盟成員。
歷任中外文化聯絡社經理,人民救國會中央常務理事、上海分會負責人,民盟上海市委負責人,民盟中央幹事。美國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協理事,中外文學交流委員會委員,國際筆會中心理事,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北京翻譯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副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委員會委員。1926年開始發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版有《悔余日錄》等。[1]
目錄
人物經歷
馮亦代1913年生於浙江杭州,自稱「沒娘的孩子」。其母樓文光曾留學日本,28歲時生下馮亦代,一個多月後患產褥熱去世。馮亦代說記事以來僅能從照片上認識母親。
1936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專業為工商管理。念大二時結識英文劇社成員鄭安娜。他曾回憶說:「和一個英文天才結婚,不搞翻譯才怪。」1938年,馮亦代25歲,在香港偶識浙江同鄉、著名詩人戴望舒。望舒說:「你的散文還可以,譯文也可以,你該把海明威那篇小說(指《第五縱隊》)譯完。不過,你成不了詩人,你的散文倒有些詩意。」從此馮亦代確定了自己從事翻譯事業的文學發展方向。
抗戰時曾任國民黨中央信託局重慶印刷廠的副廠長,以資助進步文化人士著稱。他仗義疏財,人稱「路路通」「百有份」。在重慶文藝界誰沒錢、沒飯吃、沒地方棲身,都找他想辦法。
解放後曾任國際新聞局秘書長兼出版發行處處長,1952年任外文出版社出版部主任,英文《中國文學》編輯部主任。「文革」期間,馮亦代被打成「美蔣特務」「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等,下放到湖北沙洋勞動,從事沉重苦役,雙腳變形,健康大受影響。在監督勞動中,馮患腦血栓塞症,搶救後,落下左上肢和下肢行動困難的傷殘。
1979年《讀書》雜誌創刊,馮亦代應邀為該雜誌發起人並任副主編,筆耕不輟,共在《讀書》上發表200多篇文章。結髮之妻鄭安娜去世後,1993年,80高齡的馮亦代與年近70的著名演員黃宗英(小名小妹)結為伉儷。著名作家袁鷹曾以打油詩相賀:「白髮映紅顏,小妹成二嫂,靜靜港灣里,歸隱書林好。」
個人作品
著有文集《書人書事》《潮起潮落》《龍套集》《水滴石穿》《聽風樓書話》《西書拾錦》《歸隱書林》《擷英集》《馮亦代散文選集》《馮亦代文集》(五卷)等。
散文《永遠不忘「閘北大火」》獲彩虹翻譯獎榮譽獎、抗戰文學徵文獎。
《悔余日錄》,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938年,馮亦代在香港《星報》任職,此後屢次參與創辦和出版《中國作家》《耕耘》《電影與戲劇》《世界晨報》《聯合晚報》《人世間》等報紙和雜誌,他在新聞出版方面的卓越見識使得他將這一見識作為延續一生的職業,成為中國著名的編輯出版家。
馮亦代在翻譯界也享有盛名,素以選題嚴謹、譯筆簡潔準確著稱。早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他就開始從事文學翻譯,曾翻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成為最早將海明威介紹到中國的翻譯家之一。在以後的日子裡,馮亦代相繼翻譯過毛姆、辛格、法斯特等人的作品。他的許多文章後面,都會註明「寫於聽風
樓」。在這個位於北京三不老胡同的狹小破敗的小屋裡,不知他曾經聽到過多少個日子的風聲雨聲,這樣的老人,心緒早已進入「亦無風雨亦無晴」的至境了吧?
「馮亦代的去世是中國翻譯界的一大損失。」法國文學翻譯家、《世界文學》主編餘中先說。儘管沒有機會與馮先生說過一句話,可是在許多次會議上,馮亦代矍鑠的身影和爽朗的笑聲都曾深深地感染過他,「馮先生以其飄逸的性格和卓越的見識,填補了為我們這一代乃至許多代人的心靈空白和文化溝壑。當年『鑽』進馮先生的書中『惡補』的情景好像還在眼前。」余中先說,他現在從事的,正是馮亦代未完成的事業。文化的交流與延續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一個漫長的累積過程,余中先希望,在未來的工作中,做一個馮先生那樣的薪火傳遞者。馮亦代一生熱愛生命的色彩,但平靜地對待生命的逝去。晚年,他曾對友人說,「我還想修改我的遺囑,加上:我將笑着迎接黑的美。」他離去時,北京的夜空飄起漫天大雪,飛揚的雪花如無數精靈的雙手,托舉着一個作別的生命。2005年的中秋節已經接近尾聲,不知不覺間,光線一點一點地暗淡下去,窗外飄起了雪花。在這浩浩湯湯的漫天飛雪中,一位老人,在這個日子裡駕鶴西去。他的孩子們說,馮先生是「腦血栓引起肺部感染,並導致心力衰竭。」而我們寧願相信,馮亦代將是這個夜晚最亮的一顆星星,照亮無數後來者崎嶇的征程。
人物評價
馮亦代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編輯家、學者,也是一位有成就的隨筆作家。特別是他撰寫的大量介紹西方圖書的文章,猶如穿越太平洋的一股清爽宜人的風,滋潤着中國讀書人的心田,從此,人們永遠記下了這位傳播知識、傳播友誼的忠厚長者。本書精選了有關藝壇的回憶性文章及書評精品,從這些樸實無華的文字里,讀者讀到的或許是文字更為重要的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