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冯子材 (清末将领、民族英雄与抗法英雄)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南干萃亭,汉族,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 冯子材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

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中法战争时,已年近70,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取得了镇南关之战胜利,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

冯子材于1903年病逝,享年85岁。冯子材病逝后葬于钦州,朝廷诏予于钦州城东南隅建“冯勇毅公专祠”纪念,称“宫保祠”。

目录

人物生平

苦难童年

冯子材祖上世居广东省南海县沙头圩(今属广州市),清朝乾隆年间,该圩遭受水灾,冯子材的祖父便迁到钦州城外沙尾村定居。 嘉庆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1818年8月17日),冯子材在这里降生。当时的钦州,隶属广东。 童年的冯子材,生活过得十分艰辛。他4岁丧母,10岁丧父,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孤苦伶仃,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便辍学。为了活命,小小的冯子材不得不随大人贩盐、做木工、捕鱼摸虾、护送牛帮,篱笆房被洪水冲垮后只好住进庙里,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父母双亡后,舅父黎氏欲收养冯子材,被冯子材拒绝,祖孙日复一日地过着凄惨的生活。冯子材15岁那年,祖母撒手人寰。求生的欲望,驱使流浪街头的冯子材操刀使剑,练就一身好武艺。借此拳脚功夫,冯子材为人放木排、做保镖。

加入清军

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反清运动风 冯子材白描像 冯子材白描像 起云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31岁的冯子材与友人外出做生意,在灵山县境内被天地会刘八部劫持,遂与反清队伍结下冤仇。 从刘八军中脱逃后,冯子材投奔团总黄汝谐,充当勇目,协助黄围剿当地农民起义军,从此成为清朝的统治工具。但是,黄汝谐贪功吞赏,冯子材绝望之余,率众改投廉州(时属广东,治今合浦县廉州镇)知府,在镇压天地会、围攻廉州的战斗中大显身手。继之,冯子材奉调高州清剿凌十八义军,因作战勇敢,获八品顶戴,为其升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镇压天国 19世纪50年代初,刘八在广西博白聚众起事。当时两广地区阶级矛盾尖锐,天地会起义此伏彼起。 咸丰元年(1851年)四月,树旗反清的广东天地会领袖刘八率部众万余人进攻博白,冯子材趁机投奔这支队伍。5月,刘八进攻博白失败,冯子材拉出部众千人,投降知县游长龄,并被改编为“常胜”勇营,积极参加镇压粤桂边界的农民起义军,积军功擢升至千总。后随广西提督向荣镇压太平军起义,一路尾追到江南。 咸丰三年(1853年)4月,身为都司的冯子材统带广勇,隶向荣在南京城外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不时向城内太平军进攻。 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摧毁,冯子材败逃丹阳。

冯子材战场杀敌

咸丰八年(1858年)一月,钦差大臣和春复立大营于沧波门、高桥之间,挖掘长濠,坚筑高垒,围困天京太平军。冯子材身负守御之责,屡次击退太平军的冲锋,并攻毁太平军在城北修筑的栅栏营垒。由于冯子材真心替清廷卖命,深得上司的器重,几年之内由都司一步步升为总兵。清军悍将张国梁曾抚其背,称赞说:“子勇,余愧弗如。”同年九月,太平军主将陈玉成,李秀成分别领军进至滁州乌衣(今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准备会攻清钦差大臣德兴阿的“江北大营”。和春派冯子材领兵5000渡江相援。27日小店一战,冯部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三四百亲兵逃回江南。 咸丰十年(1860年)五月,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冯子材随江南大营次帅张国梁逃到丹阳,又被太平军击败,张国梁在丹阳南门外落水溺死,事后,冯子材收聚残军,退往镇江固守。 同治元年(1862年)初,太平军屡次攻打镇江,消灭了冯部的一些军队,但都没有产生很大威胁。二月,负责扬州军务的江宁将军都兴阿与冯子材不和,请求将他外调。后未果,仍留镇江归曾国藩辖制。以后,冯子材以孤军3000人守御镇江,不时与太平军小部队接仗,但由于太平军没有在镇江一带投入多少兵力,曾国藩也没有重用他的打算,冯子材实际上主要处于观战的地位。 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天京陷落,清廷大封“功臣”,冯子材也被赏穿黄马褂,封骑都尉世职。 出关靖边 成为统兵大员后,冯子材率部攻下了太平军占据的重镇丹阳,受到清廷的嘉奖。 太平天国失败后,冯子材于同治四年(1865年)奉命前往广东罗定、信宜剿灭当地反清队伍。两个月后事竣,始赴广西提督本任。此后18载,冯子材在广西提督任上连连用兵,翦除各地反清武装,并3次率兵赴越南,追剿入越的反清队伍。 冯子材雕像 冯子材雕像 同治八年(1869年),冯子材首次赴越,目的是追击吴亚忠率领的反清农民军。攻下吴部占领的地盘及吴在北宁城伤于铳,恐被擒,饮孔雀血自杀后,于当年班师回国。途中吴部将梁天锡降而复叛,冯回师继续追剿,事平后于翌年回国。 同治十年(1871年),因越南边境战乱,藩属国越南无法向宗主国清朝进贡,冯子材再次奉命带兵出关,平定战乱,疏通贡道后于当年入关。 光绪四年(1878年),冯子材旧部副将李扬才因官场失意,便以恢复越南李氏祖业为由,率军入越颠覆越南阮氏王朝的江山。冯子材第三次奉命入越讨李,次年生擒李扬才,并全歼李军之后率师回国。 冯子材就任广西提督期间,弹劾过贪官污吏,伸张过正义。但官场风云险恶,当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弄得冯子材晕头转向时,他只好告病还乡,暂时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提督生涯。 镇南大捷 光绪九年(1883年)十二月,中法两国因越南的保护权问题争执不下,兵戎相见,法国侵略军悍然向驻扎在北圻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法战争爆发。由于清军在越南战场上节节败退,两广总督、广东巡抚便任命赋闲在家的老将冯子材,起用他督办高、廉、雷、琼4府25州县团练。

点石斋画报里记述镇南关大捷

光绪十一年(1885年),冯子材奉命率10营“萃军”从钦州开拔,奔赴抗法前线。行抵上思,加招8营。这支共9000人的部队,军纪严明,马不停蹄地开赴指定的集结地。 两天后,清廷谕令冯子材帮办广西关外军务。国门失陷,主帅潘鼎新落荒而逃,前线群龙无首,乱作一团。署理广西巡抚李秉衡召集诸将,推荐冯子材为前敌主帅,得到大家的拥护。 光绪十一年(1885年3月23日),法军大举出动,越过关门,进入清军防线。冯子材父子身先士卒,挥刀迎敌,纵横冲杀,打得法军鬼哭狼嚎,丢盔弃甲,退出关外。 接着,清军乘胜出关追敌,连克文渊、驱驴、谅山、长庆府、观音桥等处。恰在此时,清政府在“乘胜即收”思想指导下发布停战令,冯子材含恨撤兵。 扶病远征 冯子材从越南撤兵回国后,“奉旨”督办钦廉一带防务,并会办广西一带防务,重点对付法国对西南边疆的侵略。中法战争结束后,冯子材奉旨督办广东钦廉(今属广西)防务。旋获太子少保衔,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之后,冯子材奉命到海南岛镇压黎民起事,同时为当地经济、文化开发事业做了不少好事,被补授云南提督,旋赏兵部尚书衔,继续留办粤防。 光绪十二年(1886年),他率军赴海南岛,镇压黎族人民起义。 冯子材老年杀敌画像 冯子材老年杀敌画像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他又率军北援,驻节镇江,以备调遣。冯子材在中法战争中的赫赫战功,受到朝野各派的瞩目。甲午战争爆发后,冯子材请缨北上抗日,获准赴江南办防。途中闻《马关条约》签署,中国赔款失地,悲愤中电请北上决战,未果。1901年,冯子材遭人暗算,被调离云南,改任贵州提督,他愤而告假,随之开缺。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中英片马争界交涉事起,冯子材奉命赴云南提督任,争回片马,稳定了云南局势。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曾建议光绪皇帝调他入京统带京营。次年,冯子材赴云南提督任,统领全省防营。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他一度上书,请率数营入京勤王。但当时中国政治变化迅速,无论是“帝党”还是“后党”,都没有借用上这支力量。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钦廉一带会党蜂起,两广总督岑春煊又想到了冯子材。年已86岁的冯子材又起身田间,会办广西军务兼顾广东钦廉防务。夏间行军,途中中暑,牵引旧伤,在南宁行辕辞世。

主要成就

镇南关大捷

1885年3月23日,晚清一代名将、民族英雄、67岁的冯子材率军在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前隘一战歼灭入侵国境的法军主力,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镇南关大捷是落后的封建王朝以落后的枪炮装备打赢了“先进”西方的一场战争,是中国人在近代第一次战胜西方列强。如果没有冯子材率军在极其困难的 条件下打败对手,两广地区就可能成为法国的殖民地。

史书记载

赵尔巽·《清代稿·卷四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六》

人物评价

名人评价

康祖诒:前敌之宋庆魏光焘李光久,宿将才冯子材,并一时人望,可咨以将才,假以便宜,悉用选厉以仇耻。 蒋金晖:冯子材自1870年察觉到法国觊觎中越的野心,一直到1900年的30年间,无论是在镇南关战场上的与法军兵戎相见,抑或是在中法划界、海南岛平乱、督办钦廉防务,乃至甲午战争庚子事变等各种军事行动中,他心中的抗法情结一天都没有释怀,显示了一个处处以国家社稷为重、寸土不让祖国河山的民族英雄的本色。

史书评价

《清史稿·冯子材传》:子材躯干不逾中人,而朱颜鹤发,健捷虽少壮弗如。生平不解作欺人语,发饷躬自监视,偶稍短,即罪司军糈者。治军四十馀年,寒素如故。言及国梁,辄涔涔泪下,人皆称为良将云。 《清史稿·王孝祺传》:在镇南关决战前夕,因主帅潘鼎新不在前敌,众将推举冯子材为主帅。其实这是讹传,潘鼎新自始至终参与了镇南关战役,冯子材当时只是副帅。但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冯子材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干,说服主帅,动员全军集中兵力对敌,从而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看待一个人的爱国主义需要就事论事,这种爱国主义情绪是一定历史条件的升华和凝练。

家庭成员

据钦州冯子材第五代裔孙冯德宽、第六代冯保疆提供家谱记载: 始祖:冯遂云 祖父:冯广运 父亲:冯文贵 按冯子材故居家谱世系图记载,有齿序子嗣实名如下: 长子:冯相䣭 次子:冯相贤 三子:冯相荣(1865—1919),字仁卿。 [12] 五子:冯相华(1866—1929),字鞠卿。 [12] 六子:冯相钊,任清朝合浦知事、民国任钦廉道尹 七子:冯相锴(改名铭锴),任清朝钦州团练总办,民国任陆军少将、统领、钦廉边防督办、邓本殷部师长 [13] 子:冯相焜,齿序未详 十三子:冯相棨 子:冯相标,齿序未详 子:冯相炎,齿序未祥 字辈:遂广文子相承树德保国必昌家业骏茂世远传

后世

故居 冯子材故居又名宫保第,在钦州市钦州镇白水塘村,是冯子材退居时住所。 冯子材故居 冯子材故居 故居建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占地面积64350平方米,是冯子材重组萃军开赴抗法前线的总部。 [14] 墓址 冯子材墓,位于钦州市钦南区往合浦旧公路13公里沙埠镇泥桥村东北100米的小山丘上。叙冯子材片平及镇南关大捷事,今无存。 冯子材墓 冯子材墓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1年公布该墓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修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