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馮煥闕位於四川省達縣專區渠縣新興鄉,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漢代。1956年8月16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3月4日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980年7月7日重新公布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在渠縣北新興鄉趙家坪路旁。現僅存東闕,高4.38米.闕身系一塊整石琢成,正面銘文下浮雕饕餮。東側石紋未加細琢,當為接建子闕之故,現子闕早巳佚失。闕身正面陰刻漢隸兩行,一行為「故尚書侍郎河南京令」,一行為「豫州幽州剌史馮使君神道」。據《後漢書·馮緄傳》記載,馮煥是後漢安帝時人,歷任尚書侍郎及豫州、幽州剌史,建光元年,被奸臣陷害下獄,指使遼東都尉龐奮監辦。後經甄別訟明,但已病死獄中。漢安帝聞之,十分惋惜,下令誅殺龐奮,並賜錢十萬,以子為郎中。由此可知,此闕當建於建光元年以後。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歷史沿革

馮煥闕即目前僅存東闕,子闕已廢。闕身正面銘文下刻一饕餮,銘文為「故尚書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馮使君神道,」此闕大約建於建光元年或後一年。

馮煥闕風格穩重樸素,雕刻精緻簡練,造型生動優雅,獨具一格,顯示了漢代高超的建築藝術,是中國建築藝術史上的珍品。

1961年3月國務院批准馮煥闕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構造

闕為雙體,東西各一,現僅存東闕。高 4.38米,由闕基、闕身、枋子層、介石、斗拱層、闕頂6個部分組成,是一座完整的仿木結構建築。

闕身由青砂石做成,由三層大石疊成:一層,雕刻着縱橫相交的仿子,二層為介石,較薄,四面平直,上面布滿淺浮雕方勝紋圖案,三層石塊向外飛斜,呈倒梯形,兩側為曲拱,富有強烈的裝飾美。拱眼壁上,正面青龍,背面玄武,刻劃細膩,刀法嫻熟。

頂部仿雙層檐,廡殿式,簡瓦,瓦紋草葉。闕上有銘文:「故尚書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馮使君道」。

渠縣地處四川省東部,渠江上游,在縣城至岩峰道上,有漢闕6處,是全國最多的地方,闕上有的刻有朱雀、青龍,有的刻有人物,雕刻精美,造型精緻,為他處少見。

闕是古代建築群落前所建立的一對左右對稱的建築物。闕既是建築物主人顯赫地位的標誌,又具有裝飾大門的作用。闕的建造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目前尚存僅二十餘處,而渠縣就有六、七處,占中國現存漢闕總數的1/4,因此渠縣被譽為「漢闕之鄉」。

漢闕,是東漢西晉建造的石闕之統稱。

重點保護

渠縣最有名的是馮煥闕和沈府君闕[2],是國家早期公布的全國重點保護文物。馮煥闕位於四川省渠縣北趙家坪,距縣城約29公里。馮煥是東漢安帝時人,曾任幽州刺史,121年(東漢延光元年)被陷害下獄。馮煥闕約建於121年,雕刻精緻,造型優美。

視頻

馮煥闕 相關視頻

漢代建築的活化石—馮煥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