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
釋義
詞義: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基本解釋 [cold sweat] 因緊張、驚懼或疾病等導致汗出而自覺有冷感 嚇了一身冷汗 詳細解釋 由於驚恐或休克等原因而出的涼汗。 《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且說 劉璞自從結親這夜,驚出那身冷汗來,漸漸痊可。」 冰心 《南歸》:「她每夜四時左右,總要出一次冷汗,出了汗就額上冰冷。」 魏巍《東方》第二部第九章:「 花正芳 陡然間出了一身冷汗,立刻追上去,不由分說,將 郭祥捺倒在草叢裡。」 文心海洋《重回明末遼東·聽教睢陽袁可立》:「一番話說得楊太曦後背上冷汗橫流,聽得唯唯諾諾,不敢做聲。」
症狀
冷汗 證名。又名柔汗。 ①指多汗之屬陰證者。見《類證活人書》卷四。又名陰汗。由陽氣虛衰,陰寒相乘,以致汗冷肢冷,甚則身冷。《景岳全書·汗證》:「陰汗者,冷汗也。」「所謂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陽虛內虛,則寒生於中而陰中無陽,陰中無陽則陰無所主而汗隨氣泄。」故大驚大恐大懼,令人汗出,是皆陽氣頓消,真元失守之兆。又病後產後,或大吐大瀉失血之後,亦必多汗出,以陽隨氣去之故。治宜益氣溫陽,用黃芪建中湯,甚者加附子。或參附湯、六味回陽飲等方。參見陰汗條。 ②指汗出而冷者。除陰證外,熱極、痰證亦可見之。《醫碥·汗》:「蓋熱聚於內,肌膚反冷,膚冷,故汗亦冷也。」因火邪亢極者,用如神白虎湯;相火旺盛者,用知柏地黃湯。《證治準繩·雜病》:「有痰證冷汗自出者,宜七氣湯或理氣降痰湯。」 病因 冷汗指因緊張、驚懼或疾病等導致汗出而自覺有冷感。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人有時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突然受到驚嚇時,手掌、足底、腋窩部以及面部都可出汗,這叫精神性出汗,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出冷汗」。有時人吃了蔥、蒜、辣椒、楊梅、酸杏等酸辣食物時,面和頸部常出現汗珠甚至大汗淋漓,這叫作味覺出汗。這兩種類型的出汗是沒有什麼特殊氣味的。用中醫理論來說就是陰盛陽虛,體內陰氣太重。 鑑別診斷 中青年出冷汗與小兒血鈣偏低引起的出冷汗發病機理不同。冬春轉季是中青年出冷汗的高發期,原因多為病人「陰虛」所致,用通俗的話講,即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儲存在人體內的「精氣」已不足,當體質下降時,就會出現冷汗淋漓的症狀,如潮熱顴紅、心煩盜汗、失眠、乏力等現象。而中青年人群,面臨工作、家庭壓力較大,體力、精力透支明顯,極有可能導致人體植物神經紊亂,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補「氣」,則必然受到冷汗的「垂青」。 此外還有一種原因是患了多汗症,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兩種。全身性多汗者皮膚表面常是濕潤的,而且有陣發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見於手掌、足跖、腋下、其次為鼻尖、前額、陰部等,多在青少年時發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環功能障礙,如手足皮膚濕冷、青紫或蒼白、易生凍瘡等。足部多汗由於汗液蒸發不暢,致足底表皮浸漬發白,常伴足臭。腋窩部及陰部多汗時,由於該部皮膚薄嫩,經常潮濕摩擦,易發生擦爛紅斑,伴發毛囊炎、癤等。 出冷汗不同於平時由於熱或者運動出的汗,後者是大腿、背部、腋下、前胸而出,汗水較多,而且不易蒸發而發生臭味。鼻子能聞到的汗臭,多半是兩側腋下的汗腺而散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