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1]
目录
净利润、毛利润和纯利润有什么区别?
毛利润,是指:售价-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毛利润。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是指:你可以直接控制的成本,如原材料、员工工资等。例如:一双鞋,售价1000元;制造鞋子的可直接分配的成本:原材料,员工工资等300元。毛利润,即是1000元-300元=700元。净利润,是指:毛利润-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净利润。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是指:水电费、营业税等各种不能直接控制的成本。例如,鞋子的毛利润:700元;不可直接控制的成本:水电费、各种税收等600元。净利润,即是700元-600元=100元。纯利润,是净利润的另一种说法。简而言之,毛利润,只是减去可控制的成本;净利润,则是减去所有成本,包括不可控制的成本。
自由现金流与净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自由现金流是收付实现制的结果,反应的是企业特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变动;而净利润则是权责发生制下的概念,反应的是一种调整后的会计利润。两者之间的差异系会计准则导致的。举个最简单的栗子。你有一辆50块钱买的自行车,某天隔壁老王想用100块钱买这辆车,但是老王资金紧张,钱不能马上给,他说下个月再给(实务中称为“账期”,是普遍现象)。如果当月就这一笔交易,那么你这个月的结果如何?会计上会把这100块钱计入当期的收入,减去50块钱的成本,会看到当月有50块钱的利润;然而,实际上你没有拿到钱,不能去买买买,即现金流入是0。很明显,这里的利润与现金流产生50块的差异,而这差异显然是因为会计准则的收入确认原则(权责发生制)要求把该交易计入当月所导致的。
上栗是应收账款带来的差异,除了上面的应收款之外,其实还有许多需要调整的,但是核心还是“会计准则”与“现金流”之间的差异。下面先列出公式,然后详细说。FCF【自由现金流量】= Net Income【净利润】+Interest *(1 - tax 【税率】)+Depreciation & Amortization【折旧和摊销】- Changes in Working Capital【营运资本变动】- Capital expenditure【资本支出】
税后利息
自由现金流的本质含义是企业剩余的可以用于分配的现金,既包括属于股东的,也包括给债权人(债权人实际上也可以看做公司的所有者,这里不细说了,怕你们搞混了,学有余力可以读一读Ross的《Corporate Finance》),但净利润则是扣除了利息的,所以这里要将分给债权人的利息加回来。但又因为存在税盾效应,所以加一个税后利息。这里再简单说一下为什么是税盾效益(Tax shield)与税后利息:对于公司来说,支付100元的利息并不等同于公司要付出100元的现金。100元的利息会导致公司的营业利润减少100元,进而导致公司的所得税减少100*所得税率(如税率为25%,即少交所得税25元),两者相抵,支出100元利息实际只要支付75元的现金,剩下的25元就是税盾。因此实际上支付的利息为Interest *(1 - tax rate)。
折扣与摊销
折旧摊销来自于长期资产,这些资产系之前一次性支付现金购入,但支付现金时并未全部费用化(未影响利润),之后分期进入各期利润表。也就是,这些项目虽然冲减了本期的支出,但实际上本期并没有现金支出,因此这里要将其加回。
营运资的增量:这一项比较有趣,所谓营运资本就是经营活动中企业必要押入的一部分现金,比如买原材料支付的钱等等,购买原材料后需要加工、生产、销售、收款,才能把一开始支付的钱收回,中间有时间间隔,公司的经营是持续的,从长期来看,会一直有一笔钱被押在经营过程中(体现为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发出商品等)。 如果经营规模不变,那好,营运资金的规模理论上不会有明显变化;但是如过公司扩大产能,那就要买更多原材料,那其实就要比上一期多付出一点现金,营运资本也会增多。所以说,营运资本的增量是现金的减少,但是不会影响利润,因此营运资本的增量需要在净利润中减去。
资本支出
这个就很容易理解啦~本期支出现金购入长期资产,但是这部分支出要资本化,不进入损益,不影响利润。所以要从净利润中减去资本支出。最后,简单说一下为什么会关注这两个指标。首先净利润的优势是在于可以相对有效的反映当期的业绩,净利润被采用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明确损益发生的会计期间,然而会计中有很多会计处理相当主观,导致净利润被操纵起来更加容易,现金流就实在的多,所以估值时大家倾向于用自由现金流折现。不过,自由现金流又不能很好反应当期的真实损益,净利润的优势又得以凸显。因此两个指标都很重要。虽然短期看两者之间会有明显的差距,但长期看,两者会趋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