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樂舞
涼州樂舞 |
盛名卓著的涼州樂舞不僅是西北樂舞的代表,也是中原王朝樂舞中的精華。「西涼樂」是隋唐燕樂中最早的一部大曲,具有久遠不衰的藝術魅力,而這些樂舞的形成就在五涼時期。涼州樂舞是在涼州多民族樂舞的基礎上,融匯了中原漢族樂舞和西域(包括印度)樂舞中的精華,經過加工、改造、提煉而形成的。
目錄
目錄
歷史
特點
歷史價值
歷史
起源[1]
涼州最早的樂舞,出現在距今約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王景寨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打擊樂器。彩陶鼓、舞蹈紋彩陶盆、吹奏樂陶塤等證明了這一點。前涼張駿墓中就葬有樂器,《太平御覽》記載:「後涼咸寧二年,有盜發張駿墓,盜得白玉尊、紫玉簫。」
發展
漢代以後,中原地區的舊曲雅樂流傳至河西地區,五涼時隨着大量的中原流民涌人涼州,中原的音樂、舞蹈也隨之傳人,並逐步流傳。在涼州與西域日益頻繁的經濟文化交往中,「胡聲」的加入成為一種趨勢,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涼州樂舞。西域樂舞傳人河西,最早的記載是在前涼張重華時。《隋書·音樂志》:「《天竺》者,起自張重華據有涼州……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
樂部組成
樂器有鳳首箜篌、五弦、琵琶、笛、銅鼓、毛員鼓、都曇鼓、銅鈸、貝等九種,為一部;工十二人。」由此可見,前涼張重華時,天竺(印度)樂舞傳人涼州,並隨之傳來了樂器9種和樂工12人。河西樂舞的真正形成是在後涼。呂光於公元384年遠征西域時,被龜茲瑰麗的文化藝術所傾倒。在班師東歸時,用2萬隻駱駝運送珍寶和樂舞藝人。到姑臧後,他將帶來的樂人舞伎和各種樂器編成一支龐大的樂舞隊,又將大量的龜茲樂曲加以改編,與河西地區的中原樂舞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後涼樂舞集曲調歡快、舞姿矯健的西域風格和輕盈柔曼、婀娜多姿的中原特色於一身,融人大量的龜茲樂舞成分,使手、眼、步、身變化無窮,形成了舞蹈語言相當豐富的獨特藝術風格。後來,人們把五涼時期形成的樂舞通稱為西涼樂舞(因涼州在長安、洛陽以西)。通過涼州及河西一帶大量出土的當時的墓葬壁畫、石窟壁畫、畫像磚、隨葬品等文物,我們今天仍能領略到涼州樂舞的動人風采,一睹箜篌、琵琶、洞簫、長笛、排簫、羯鼓等多種西域樂器的形狀及其演奏方式和曲調。
特點
涼州及河西不僅在引進西域音樂方面開後世風氣之先河,而且在融合中西音樂,吸取西域樂舞豐富的營養變易其聲(使中原舊曲「雜以胡聲」,使西域音樂「雜以秦聲」)方面延及到隋唐,使涼州樂舞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涼州樂舞的代表作《秦漢樂》傳人北魏後改名為《西涼樂》,被尊為「國樂」。隋朝時確定9種樂為國樂,有七部是河西輸入的,其中《西涼樂》最著名。
《舊唐書·音樂志》說《西涼樂》「最為閒雅」。唐代是河西樂舞發展的極盛時期,其藝術成就的頂峰是《霓裳羽衣曲(舞)》,而此樂舞就是由河西節度使楊敬述進獻的由西域傳到涼州的天竺樂曲《婆羅門曲》改編而成的。唐玄宗欣賞後極為陶醉,並由楊貴妃親自表演,自己進行再創作,成為唐代和後世樂舞中的經典之作。
陳寅恪先生指出,唐之胡樂多因於隋,隋又多傳自北齊,而北齊實承北魏。當然北魏胡樂又是由涼州及河西傳人的。追本溯源,北魏至唐數百年間宮廷樂舞的源流,均與涼州和河西地區息息相通。?
歷史價值
別具一格的涼州樂舞,自五涼至唐歷經500年不衰,固有其本身所具有的藝術魅力,另一方面大約是魏晉以降,河西、關隴一帶士民及統治者多有胡人血統(五涼、北魏不必說,隋、唐帝王均有胡人血統)。從歷史上看,涼州歷來是我國多民族聚居地,歌舞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西漢以後隨着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印度、波斯、羅馬等國的商隊、使節、學者往來於涼州及河西一帶,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此匯聚融合。因此,印度、阿拉伯和西域諸國樂舞與漢民族樂舞經長期交混融合,形成涼州樂舞是自然規律。自前涼至隋唐,涼州及河西地區以其獨特的地理文化優勢,在經濟發達、社會安定的同時,又使自身成了一個音樂歌舞之鄉,其樂舞遠播海內,影響深廣。
涼州樂舞既是中國樂舞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促進多民族融合的潤滑劑和手段。它不愧為輝煌燦爛的五涼文化寶庫中閃耀着奇光異彩的一顆珍珠,其藝術與歷史價值將永存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