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凌源县以大凌河发源地而得名。位于辽宁省西部,东距省会沈阳市550公里,西距北京350公里;北与内蒙古宁城县和本省建平县接壤,西邻河北省平泉县,南靠河北省青龙、宽城两县,东与建昌、喀左县毗邻。位于东经118°50′20″至119°37′40″,北纬40°35′50″至41°26′60″。全县土地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1]

目录

建置沿革

凌源有悠久的历史,距今5000年前,古人类即在今凌北乡牛河梁山上建筑殿堂。证明这里是红山文化的故乡。到夏商时代,这里属孤竹国。西周为山戎、东胡地,战国时属燕国右北平郡。西汉为右北平郡所属石城县、字县、白狼县。后汉时乌桓族占据。三国时为曹魏地,晋代先后为前燕秦、后燕、北燕政权所管辖。唐为营州柳城县。辽为中京道榆州(遗址在凌源十八里堡)和众县、永和县。金为北京路大定府和众县。元为大宁路和众县、利州龙山县、惠州龙山县和惠州地。明初为大宁都指挥史司营州中屯卫,后为朵颜卫。清初为卓索图喀喇沁左翼旗,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在今凌源镇),置理事通判,管理7旗境内蒙民事务。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为建昌县(辖今建昌、凌源、喀左和敖汉旗),隶属承德府。中华民国3年(1914年)改为凌源县,隶属热河特别区。民国20年(1931年)分置凌南、凌源两县,1937年(伪满康德四年)两县合并称建昌县。1940年(伪康德七年)改为喀喇沁左旗。祖国光复后,划分为凌源、建昌、喀左三县。

解放以后,凌源县属热河省。1956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热河省,凌源县划归辽宁省,属锦州专员公署领导。1959年建朝阳市,凌源县隶属朝阳市。1964年朝阳市撤销,凌源县归朝阳地区行政公署领导。1984年6月撤销朝阳地区行政公署建朝阳市,凌源县隶属朝阳市。现在,全县4个镇(凌源、三十家子、四官营子、百牛群)、24个乡、1个马场,其中,凌河、五家子、四合当、天盛号、刀尔登5个乡为蒙古族乡。

人口民族

全县总人口,1985年末为576875人(男300818人,女276057人)。包括汉、蒙古、回、满、朝鲜、锡伯、壮、布衣、彝、土家、高山、俄罗斯、羌、鄂伦春、达斡尔、苗族16个民族。[2]

地理条件

地形

凌源是丘陵山区,为蒙古高原、冀北山地、辽西山地三大地貌的交错地带。最高山峰红石砬山海拔1259.6米。一般山高多在500~1000米之间,山体大部复土层较薄,基岩裸露。地势中部隆起,西南和北部向东南倾斜。境内丘陵河谷相间分布。

水系

凌源境内有青龙河、大凌河、渗津河3条主要河流,分属于滦河与大凌河水系,流域面积236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022亿立方米。青龙河流经三十家子等10个乡镇,大凌河流经欺天等15个乡镇。各河支流上游多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雨量集中时,坡陡流急,造成水土流失,山洪为害。

气候

凌源属于暖温带向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性气候,北部属于温带半干旱区、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年平均降水量477.5毫米,降水量集中在六、七月份。春季太阳光辐射强,风力较大,雨量少,常出现春旱。夏季炎热,秋季温度高于春季温度,冬季严寒少雪。四季气温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8.1℃,温度变化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曾出现过的最高气温40.2℃,最低气温-27.2℃,最高年份降水量821.2毫米,最低年份降水量315毫米。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为3413.3℃,无霜冻期平均为145~15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44.8小时,太阳光辐射年总量为183.7千卡/m2,具有充足的光能资源。

土壤

全县土壤主要分为三大类,大部地区为褐土,沿河流两岸多为草甸土,棕壤土多在县西南部。根据气候、土壤和地理条件,凌源县适宜农、林、果、蚕、牧、副业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自然资源

凌源自然资源丰富,有矿产资源25种,矿点57处。主要有金、锰、铜、铁、煤、大理石、莹石、方解石、石灰石、膨润土、珍珠岩、沸石、玛瑙、高岭土等。其中,石灰石贮藏量12亿吨以上,已探明黄金贮藏量折黄金12吨,膨润土贮藏量大,而且是钠基质,品位亦佳。贮量大的铁矿有黑沟、野猪沟两处。红砖生产有取之不尽的红粘土原料。[3]

相关产业

农业

凌源有耕地76万亩,坡地约占总耕地面积70%。由于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六灾俱全,产量低而不稳。建国以来出现三次周期性的起伏,基本每隔1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在一个周期内,由低产上升为高产,然后又下降为低产。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直坚持农田基本建设,逐步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截至1985年底,农田建设总用工2643万个工日,动土石1.1亿立方米,修水平梯田25.2万亩。同时,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增施化学肥料,改良种子。

在推广当地优良品种基础上,1969年开始自繁杂交玉米种,有6428、旅北等。玉米播种面积逐年扩大,1979年最多达41万亩,平均亩产394公斤。玉米面积占当年粮豆播种面积的51.8%,产量则占当年粮豆总产量的68.2%。高粱品种已由晋杂一号、6A×晋幅1号代替了晋杂5号,谷子种植面积已趋向合理。

1975年引进冬麦,一茬变两茬。平均每年种冬麦13700亩,亩产109.85公斤,最多年份种4.9万亩,最高亩产400公斤。1981年以后引种"铁春一号"成功,1985年种春麦9.444万亩,平均亩产260.5公斤。

林业

全县宜林地250万亩,到1985年底,有林面积达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9.7%。木材总蓄积为136万立方米。在现有林中,人工林122.6万亩,天然林27.4万亩。其中,国有林26.3万亩,国合林21.1万亩,集体林102.6万亩,防护林80万亩,薪炭林22万亩,经济林41万亩,"四旁"植树425.9万株。1982年,国家将凌源列入"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

从1955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培育果树,至1978年,建成果园1200个,有果树263万株,年产水果830万公斤(其中,苹果174万株,年产455万公斤)。到1985年,实有果树278万株,总产量1250万公斤。凌源苹果以酸甜适度,色泽鲜艳,耐贮藏而著称,1973年打入香港市场,一直为出口水果的热门货。

水利

凌源"十年九旱",水利在农、林、牧业和果树生产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1955年以后开始兴修水利,至1985年,累计国家补助投资5121.51万元,地方筹资35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500万元,修建中小型水库30座,灌地300亩以上的水渠27条,提水站38座,总装机1160马力,配套机电井3340眼。有效灌溉面积25.8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1984年,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河水断流,在抗旱中,水库、水渠、提水站仅灌溉耕地6600亩,机电井灌溉14.49万亩。

全县原有水土流失面积379万亩。由于采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至1985年统计,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230万亩。

畜牧业

以养猪最为普遍,1985年,全县养猪331835头,出栏130615头,出栏率提高到39.4%。每头商品猪重量由集体饲养时平均60公斤增加到90公斤。从1952年开始引进良种猪,到1984年,先后引入巴克夏、新金、内江、长白、苏白、克米、杜洛克等良种,利用了人工授精与本配相结合的改良方法,使生猪品种趋向改良化。

养牛由单纯役用转为役、肉、奶兼用,1985年牛存栏43735头,是1949年的4.8倍。从1974年开始,利用冷冻精粒,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黄牛改良,现在改良牛占60%。

1985年底,养羊数发展到126725只,出栏率占10.2%。1985年,养鸡存栏569785只,家兔存栏41万只。

副业

编织类主要是编织席子、折子、果篓、抬筐、土篮、筛子、笤帚。全县有条材林10万亩,年产条材750万公斤。采集类主要有山枣核、山杏核、蘑菇、中草药等。1978年收购干鲜蘑菇112万公斤。1965年收购杏仁45.5万公斤。1983年收购中草药款额达130万元。种植类主要是大麻、大葱、晒烟等。四官营子乡年产大麻约35万公斤,素以色泽洁白、拉力强、产量高著称;乌兰白晒烟色泽好、串味浓,畅销邻近各县;三十家子镇产的大葱棵重250~500克,亩产1500公斤以上,甜辣适口,年产100万公斤,远销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各地。养殖类主要是养蚕、养蜜蜂。全县有桑园500亩,柞树林1.4万亩,1985年放养桑蚕70张,柞蚕15把;全县收购蜂蜜35吨。利用水库养鱼,放养品种有鲤鱼、花鲢、白鲢,利用热水汤疗养院废水,养殖非洲鲫鱼和罗非鱼等热带鱼已经成功。1985年鱼捕捞量为25吨。

工业

1962年末,国营工业增加到27家,集体工业38家,工业总产值达到571万元。主要产品产量为年发电2.8万度,产原煤2万吨,生产中小农具21万件,产砖69万块,制造车马具13万件,布鞋2万双,木家具3.7万件,铸锅5.5万口。到1985年,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81家,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8家,集体工业153家,工业总产值48755万元。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有以汽车前桥铸造、机油泵、水箱、消音器、千斤顶等汽车配件为主体的机械工业,有以红砖、水泥、白灰、保温材料、耐水材料等为主体的建材工业,有以轧钢、钢管、电镀小五金等为主体的冶金工业,有以煤炭、黄金、玛瑙、大理石、方解石、莹石、沸石、膨润土、珍珠岩、黄铁矿、冰洲石等为主体的采矿工业(正在开采的大小煤窑49个,年产原煤21.4万吨),有以化肥、橡胶、酿酒等为主体的化学工业,有以棉纺、针织、皮毛、服装、鞋帽、制镜、铁木家具、食品加工等为主体的民用工业,还有手扶拖拉机、造纸、印刷、玉器、纸箱等工业。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有的被评为国家和省、市优质产品。

基础建设

农电

1962年开始在农村办电,至1985年,共建变电所4座,架设66千伏送电线路58公里,10千伏高压配电线路335.45公里,低压线路工程921.05公里,配电变压器1600台,总容量750812千伏安。全县4个镇、24个乡、1个马场有91%的农户用上了电,在水利灌溉、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基本实现了电动机械化。

交通

铁路

县境内有锦州至承德、魏杖子至塔山两条铁路,绕经东北、西、南16个乡镇,设有车站(点)18个,全长141.5公里。东通朝阳、锦州,西达承德、北京。

公路

现有国家干线2条,全长117.8公里;有县级公路7条,共长2142公里;有乡级公路9条,共长213公里。大小桥梁84座,全长3545米,涵洞854道,铺黑色路面106公里。全县公路纵横交错,客运班车从南到北,由东到西循环对开运行。县城与乡镇间,各乡镇之间,部分乡镇与邻县乡镇之间公路四通八达,晴雨通车。1985年,全县共有客运车辆204台,有货运车辆1176台,其他机动车辆1848台。

邮电

建国初期,凌源县邮路总长167.8公里,全年办理邮函约9.8万件,包裹7000件,收发电报2000份,长途电话400次,用户装话机不足40部,手工按键式收发电报机一部。到1985年末,全县有30个支局,邮路总长1983公里,是建国初的13倍;全年办理邮函150.9万件,比建国初增长150倍;包裹2.6万件,比建国初增加3倍。现在有电传机3部,有2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交付使用,有三路和十二载波终端机39部,接入邮电局总机和用户交换机的电话1694部,比建国初期增长370倍。电话杆路长1213公里,电缆皮长61.3公里,比建国初期分别增长48倍和20倍。

基本建设

建国后35年来,基本建设总投资12815万元,年平均366.14万元。在总投资额中,用于工业5445万元,占42.5%;交通邮电761万元,占59%;农林水利2687万元,占20.97%;商业、粮食、外贸1849万元,占14.43%;文教、卫生、科研1144万元,占8.9%;城市建设284万元,占2.2%;其他645万元,占5.1%。这些投资为本县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474万元,用于工业173万元,交通邮电15万元,农林水利41万元,商粮财贸18万元,文教卫生138万元,其他89万元。

城市建设

县城经过多次整修扩建,由原来3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东区有凌源钢铁厂、汽车铸造厂。北区有汽车总装厂、轧钢厂、钢管厂。西区有化肥厂、橡胶厂、造纸厂。南区有汽车发动机厂、农具修造厂、棉纺厂。镇内有汽车前桥厂、工具厂、针织厂等。城内人口由建国初期1.5万人,增加12万人。到1985年,住宅面积由建国初期的78580平方米增加到295077平方米。

城市主要街道铺上黑路面,至1985年修成暗渠23条,总长14136米;管涵13条,总长5739米;明沟8条,总长3180米。1980-1981年,修筑环城防洪堤3095米,堤顶作环城公路,并造出公园用地108亩。1979年,开始兴建城镇居民用水工程,打大井两眼,日产水能力5000吨。铺设供水管道70030米,形成3.5平方公里供水管网,现有25%居民用上自来水,街道清洁绿化也有很大改进,东西大街被朝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街"。

商业

解放后,开始组建凌源贸易公司,后来由一个国营贸易公司划分成百货公司、土产公司、粮食公司。同时创办供销合作社商业,1956年有600多家私营商业和十几家工业实行公私合营。商业网点由少到多,至1985年已达4170个,从业人员12857人,其中,国营和供销商业人员8653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49年400万元,1985年达到18879万元。1985年末个体商业达到2658户,从业人员3543人,商品零售额1365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6%。

1957年至1976年,商品零售额平均每年增长123万元。1979年至1985年,商品零售额平均每年增长近1000万元。

财政

建国35年来,财政总收入440435万元,有国家补助2048.5万元,上年结转4205.6万元,实际收入19589.4万元。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0499万元,企业收入2928万元,其他收入6162.4万元。总支出44043.5万元,上缴国家1240.1万元,结转4849万元,实际支出37954.4万元。其中,用于工业投资占19%,支援农业占22.7%,其他建设投资占2.1%,文教卫生占29.25%,社会优抚支出7.6%,行政管理费支出占12%,其他支出占7.4%。

金融

1985年底,金融系统共有职工629人,城镇设两个办事处、10个储蓄所,农村设18个营业所、27个信用社。全县现金收入22971万元,货币投放18.6万元,现金支出24836万元,城乡储蓄金额7093万元,存款余额14196万元。贷款金额,工商银行贷款17929万元,农业银行贷款8512万元,农村信用社贷款2630元。

中国建设银行凌源县支行一直围绕基本建设投资开展业务,共经办固定资产投资19310万元,其中,工业11751万元(包括部、省、市营企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县内基本建设投资)。1949~1978年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9480万元。

1982年恢复了保险事业,凌源县保险公司从1983年至1985年,计投保114900万元,保险费收入386.8万元。赔案747件,理赔金额达215.6万元。

科学教育文体事业

教育

1949年,全县有中学1所,小学324所,在校学生50170人,中、小学教师550人。1959年中学发展到13所,小学213所,在校学生50147名,共有教师1721人。1978年,高中发展到6所,初中34所,小学267所,中小学教师7303人,学生总数142586人。1985年,有学校341所,其中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33346人,职业和农业中学1609人,有中、小学教师6169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由解放初的43%提高到96.3%。1977年至1985年,全县共升入大、中专院校学生5297人,其中,升入大专院校学生2359人。凌源中学从1955年至1985年共升入大、中专院校1831人。

科技

县科学技术协会于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后恢复,下设农业、畜牧、水利农电、医学、科普创作等30个学会。各乡(镇)均建立了科协组织。1979年建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至1983年,共取得科研成果9项。全县现有各种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1341人。

文化艺术

解放前,凌源有简易剧场。解放后,先由国人联办"京、评、梆子"三合水剧团,逐渐由政府改编成国营京剧团,后又创办了凌源影调剧团、曲艺社、皮影社,各自都有活动场地。1959年朝阳市成立,调走凌源京剧团,派来评剧团。"文化大革命"以后,恢复了评剧团,办起皮影社,共有演职员60多人。

1955年成立县电影队。1958年,新建有800个座位的电影院。1979年扩建为影剧院,有1441个座位。各乡都有电影管理站,计有电影放映队193个。

1949年建立县文化馆,现在各乡(镇)都有文化站,有4个乡(镇)文化中心。县图书馆藏书2.2万册,各乡(镇)图书室总藏书2万余册。1984年恢复了凌源县博物馆。文艺创作、摄影、绘画、剪纸、雕塑等均比较活跃,新编历史剧《包公嫁女》荣获辽宁省1983年优秀文艺作品三等奖。窗花剪纸、影人雕刻、书法、绘画等作品,参加省、市展出,有的剪纸出国展出。

现有农村业余剧团54家。三十家子镇业余剧团演出的影调戏《寡妇门前》和评剧《有情人》,先后两年在省、市演出,获得创作和演出奖。皮影艺术有几百年历史,全县最多时有过200多个皮影队。

广播事业开始于1953年,由县文化馆试办,1956年成立县广播站。1958年各公社建立广播放大站,有70%的乡架通了广播线。到1985年,有乡(镇)广播站28个,广播线路总长4547公里,广播专用线304公里,通广播的村261个,有1831个居民组通广播。共有广播喇叭81491只,普及率达

卫生

建国初期,镇内有私人开设的药房3家,中医诊所12家,西医小药房3家。近些年来,医药公司不仅满足全县中西药物供应,而且历年就地收购中药材40多个品种。1985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5个,镇内有县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品检查所、结核病防治所、器械维修所等8个单位。在农村有县第二医院、中心医院、乡(镇)政府所在地均有医院。全县共有床位130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99人,农村卫生所262个,医生657人。县医院可做胸部外科、泌尿外科及部分脑外科手术。妇幼保健普及了科学接生和围产保健。地甲病防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计划生育工作到1984年末,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

体育

1977年,县城修建60亩田径运动场,灯光球场可容3000人,还有供柔道、乒乓球等项目训练用的简易训练房1处。1984年,在原体育班基础上成立了体育中学。全县有省训练网点1所,市训练网点4所,有19个乡分别举行了不同类型和项目的竞赛活动,参加活动人数达7587人,有4个乡召开了全民运动会。全县有等级裁判员65人,等级运动员383人,专职教练员3人。七十年代初,全县获得省中学生和少年田径运动会第一名的有6人7项。三十家子乡赵杖子小学,1979年受到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的表奖。

其他

土特名牌产品

凌源的土特产品主要有山枣仁、山杏仁、大葱、大麻、晒烟等。这些特产,除供应市场需要外,有的销往外省及国际市场。如三十家子乡柳编织品,外销日本、德国等国家。

1985年,凌源县被评为国、省级优质产品有碳酸氢氨、梅花扳手、红砖、CA-10C空气压缩机、瞬发电雷管、水暖管件、兔箱、苹果箱;评为市优质产品的有汽车前桥、CA-10C机油泵、汽车靠垫、产品出口箱。

折叠地方风味 解放前,饮食行业有荞麦拨面、缸炉烧饼、切糕、豆腐脑、羊汤、烧鸡等地方性食品较出名。解放后,这些地方风味的食品业几经兴衰,近几年又发展起来。新增加的并被省、市评为优级品的有杏仁肚、香肠、熏肘、盘花伞、豆糕、素鸡丸子、素肚等。

文物胜迹

凌源镇八间房村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出土了具有旧石器文化特征的石器和原始牛、普氏羚羊、斑鹿等5种动物化石;凌北乡城子山红山文化遗址,出土勾云形玉佩、玉环等9件玉器;距今5000年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揭开中华5000年文明之迷,被列为1984年国家"考古五大发现之一"。出土的玉雕猪龙,被国家列为一级文物。凌北乡河汤沟出土的青铜短剑、青铜鼎,马、鹿、虎、大象等金器,三道河子乡出土的编钟、铜车马饰物,四合当乡出土的铜头盔,安杖子古城出土的云线青铜矛,皆为战国时期的文物。安杖子村古城遗址,出土19块封泥,其中有11块为右北平郡所属县的封泥。另外,发现战国以后,特别是辽、金、元各代遗址、遗物颇多。1979年,在天盛号乡发现金代石拱桥,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欺天乡万祥寺是保存较好的著名喇嘛寺庙,清乾隆帝第四次东巡盛京时,曾驻在寺中。凌源城北有乾隆年的行宫遗址,城内有建于乾隆初年的清真寺。

凌源温泉,在县城北17.5公里外,村名热水汤。村区约两公里,村中央是温泉区,泉水汇成一条小溪,沿岸长满杨柳树,在绿树丛中住着100余户人家。温泉区有4个大院,楼房建筑各具特色。岸北边有朝阳市温泉疗养院、辽宁省供销系统职工疗养院、辽宁省粮食系统职工疗养院;岸南边是沈阳军区243疗养所。共有床位900余张,理疗设备比较齐全。经过科学鉴定,热水汤为优质矿泉水,含有20多种化学元素,其中主要成份是重碳酸盐,泉水温度50℃,每天喷流量900吨。矿泉水的健体祛病作用十分明显,加之空气清新,景色秀丽,堪称疗养和旅游胜地。

人民生活

农村按人口平均收入,1957年每人收入39元,1984年通过抽样调查,平均每人收入175元。按农业人口平均计算,粮食产量1949年每人为121公斤,1979年最高每人464.5公斤。1985年统计,全县农民共有房屋34万间,529万平方米,平均每人11平方米,基本上改变了解放前马架子、破草房的状况。

职工和城镇居民生活。1949年,全县有职工1103人,工资总额176万元,平均每人159.6元。1985年,全县职工增加到29027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21981人。年工资2041万,平均每人928元,比1949年增加4.8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7093万元,城镇储蓄余额,按城市人口平均,每人165元。

城乡人民对高档商品要求近年增长迅速,1985年,销售自行车13959台,电视机2986台,洗衣机3036台,手表20871块,高档呢绒32400米,比1980年分别增长1倍多。

外贸

凌源县于1962年建立对外贸易公司,当年购进额130万元。现在出口商品有畜产品、土特产品、粮油、工艺品、矿石、机械六大类。1985年出口物资有活牛、牛肉、兔肉、苹果、柳织品、工艺品、管件(黑、白皮)、沸石、扳手、肠衣、蜂蜜、杏仁、脱水菜、盐渍菜、白瓜子、荞麦等。分别销往法国、德国、日本、美国、英国、巴基斯坦、苏联、泰国、阿根廷、新加坡、伊拉克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全年购进额872万元,销售额926万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