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凡勃倫效應是個經濟類術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目錄

名詞解釋

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提出凡勃倫效應: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它是指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標價較高而不是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們進行揮霍性消費的心理願望。

凡勃倫效應

有一天,一位禪師為了啟發他的門徒,給他的徒弟一塊石頭,叫他去蔬菜市場,並且試着賣掉它,這塊石頭很大,很美麗。但是師父說:「不要賣掉它,只是試着賣掉它。注意觀察,多問一些人,然後只要告訴我在蔬菜市場它能賣多少。」

這個人去了。在菜市場,許多人看着石頭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擺件,我們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們可以把它當作稱菜用的秤砣。於是他們出了價,但只不過幾個小硬幣。那個人回來。他說:「它最多只能賣幾個硬幣。」師父說:「現在你去黃金市場,問問那兒的人。但是不要賣掉它,光問問價。」從黃金市場回來,這個門徒很高興,說:「這些人太棒了。他們樂意出到1000塊錢。」師父說:「現在你去珠寶市場那兒,低於50萬不要賣掉。」他去了珠寶商那兒。他簡直不敢相信,他們竟然樂意出5萬塊錢,他不願意賣,他們繼續抬高價格——他們出到10萬。但是這個門徒說:「這個價錢我不打算賣掉它。」他們說:「我們出20萬、30萬!」這個門徒說:「這樣的價錢我還是不能賣,我只是問問價。」雖然他覺得不可思議:「這些人瘋了!」他自己覺得蔬菜市場的價已經足夠了,但是沒有表現出來。最後,他以50萬的價格把這塊石頭賣掉了。

他回來,師父說:「不過現在你明白了,這個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試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也要更高的價錢,你就永遠不會得到更高的價錢。」

在這個故事城,師父要告訴徒弟是關於實現人生價值的道理,但是從門徒出售石頭的過程中,卻反映出一個經濟規律:凡勃倫效應。

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情景:款式、皮質差不多的一雙皮鞋,在普通的鞋店賣80元,進入大商場的櫃檯,就要賣到幾百元,卻總有人願意買。1.66萬元的眼鏡架、6.88萬元的紀念表、168萬元的頂級鋼琴,這些近乎「天價」的商品流通,往往也能在市場上走俏。

其實,消費者購買這類商品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這就出現了一種奇特的經濟現象,即一些商品價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由於這一現象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注意到,因此被命名為「凡勃倫效應」。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會隨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數量和質量過渡到追求品位格調。了解了「凡勃倫效應」,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探索新的經營策略。比如憑藉媒體的宣傳,將自己的形象轉化為商品或服務上的聲譽,使商品附帶上一種高層次的形象,給人以「名貴」和「超凡脫俗」的印象,從而加強消費者對商品的好感。

這種價值的轉換在消費者從數量,質量購買階段過渡到感性購買階段時,就成為可能。實際上,在東南沿海的一些發達地區,感性消費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時尚,而只要消費者有能力進行這種感性購買時,「凡勃倫效應」就可以被有效地轉化為提高市場份額營銷策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