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蕨科
凤尾蕨科 |
中文名称:凤尾蕨科 拉丁学名:Pteridaceae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真蕨目 |
凤尾蕨科,一或多年生草本的陆生性蕨类植物,分类号 TB06.025.010.030.010+。分布于全世界,我国分布于全国各地,已知药用的l属21种。
目录
简介
凤尾蕨科(Pteridaceae)植物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蕨类植物。根茎短而细,斜上或横生,不分歧或有少数侧芽,外被稀疏的赤褐色鳞片,鳞片缐形。蕨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复叶,侧生羽片 2-5对,簇生,绿色至深绿色草质。稀掌状**,叶脉分离,有柄,与茎之间无关节相连,孢子囊群生于叶背边缘或缘内,囊群盖膜质,由变形的叶缘反卷而成,线形向内开口,孢子囊有长柄,孢子四面形或两面形。凤尾蕨科共13属约300种,我国仅有凤尾蕨属(Pteris)和栗蕨属(Histiopteris)两个属,共166种。其中大叶凤尾蕨可以转水成水草,一般简称为凤尾蕨。[1]
形态
陆生大型或中型蕨类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有管状中柱(如栗蕨属),或短而直立或斜升,有网状中柱(如凤尾蕨属),密被狭长而质厚的鳞片,鳞片以基部着生。叶一型,少为二型或近二型,疏生(如栗蕨属)或簇生(如凤尾蕨属),有柄;柄通常为禾秆色,间为栗红色或褐色,光滑,罕被刚毛或鳞片;叶片长圆形或卵状三角形,罕为五角形,一回羽状或二至三回羽裂,或罕为掌状,偶为单叶或三叉,从不细裂,草质、纸质或革质,光滑,罕被毛。叶脉分离或罕为网状,网眼内不具内藏小脉;在凤尾蕨属的少数种在表皮层下具有脉状异型细胞。孢子囊群线形,沿叶缘生于连接小脉顶端的一条边脉上,有由反折变质的叶边所形成的线形、膜质的宿存假盖,不具内盖,除叶边顶端或缺刻外,连续不断;孢子为四面型,或罕为两面型(如栗蕨属),透明,表面通常粗糙或有疣状突起。
本科种属
约有10属,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尤以热带美洲为多,我国仅有下列2属:
栗蕨属 Histiopteris (Agardh) J. Sm.
根状茎长而横走;叶疏生,下面常为灰白色;羽片对生,无柄,基部有1对托叶状的小羽片;叶脉全为网状。
凤尾蕨属 Pteris L.
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叶簇生,下面绿色;羽片对生或互生,有柄或近无柄,基部不具托叶状的小羽片;叶脉分离或仅沿羽轴(或有时也沿主脉)两侧联结成1行狭长的网眼。
常见品种
井栏边草(井口边草、风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直立,顶端有钻形黑色鳞片。叶二型,簇生,草质;能育叶长卵形,一回羽状,但下部羽片2-3叉,除基部一对叶有柄外,其余各对基部下延,在叶轴两侧形成狭羽,羽片或小羽片条形;不育叶的羽片或小羽片较宽,边缘有不整齐的尖锯齿。孢子囊群线形,沿叶边连续分布。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等省区。全草入药,能清热利湿,凉血止痢。用治肝炎。
科属研究
凤尾蕨科和蕨科的关系密切,有些学者认为两科应该合并,特别是有学者认为蕨科的蕨属应归入凤尾蕨科。以凤尾蕨科凤尾蕨26种6变种以及栗蕨属1种及蕨科蕨属3种植物的孢子为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孢子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对凤尾蕨属植物孢子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三裂缝、具赤道环是本属植物孢子的重要特点。根据孢子赤道环、近极脊和远极脊的有无,可将凤尾蕨属植物分为四个组。且与以往根据形态学的分类无相关性。栗蕨属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不具赤道环,从孢子形态上看,栗蕨属与凤尾蕨属有很大差异,将其放在一个科中不合适。关于栗蕨属的系统位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对两科中的代表属蕨属和风尾蕨属的孢子形态进行了对比,尽管两属植物的孢子均为三裂缝,辐射对称的,但是凤尾蕨属植物的孢子明显大于蕨属植物;凤尾蕨属孢子大多具赤道环,孢子表面具颗粒状、瘤块状或隆起的脊形成拟网状纹饰;蕨属植物的孢子不具赤道环,孢子表面分布有刺状、颗粒状纹饰。关于蕨科和风尾蕨科的系统学关系,在综合了前人的形态学、解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的基础上,不同意将蕨属合并到凤尾蕨科的观点,认为应该列为一个单独的科。对保存在系统的蕨科蕨属和风尾蕨科的1500多份腊叶标本进行了考证,其中包括模式标本49种。经考证确认蕨属的6种皆成立。发现了凤尾蕨属新异名3个,存疑种1个,中国新分布种1个,都为凤尾蕨属篦形凤尾蕨组的种类。
参考资料
- ↑ 膜蕨科、藤蕨科、凤尾蕨科水草,龙巅水草网,201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