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棲梧二首(柳永)
鳳棲梧二首(柳永) |
作品名稱:鳳棲梧二首(柳永)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柳永 |
鳳棲梧二首(柳永)是北宋婉約派詞人柳永的作品之一。
柳永(約980年—1053年),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福建崇安縣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五夫鎮)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又稱白衣卿相。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是宋詞中婉約派最具代表和影響力的人物。[1][2]
目錄
正文
其一
蜀錦地衣絲步障。 屈曲迴廊,靜夜閒尋訪。 玉砌雕闌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爐溫斗帳。 玉樹瓊枝,迤邐相偎傍。 酒力漸濃春思盪,鴛鴦繡被翻紅浪。
其二
簾下清歌簾外宴。雖愛新聲,不見如花面。牙板數敲珠一 串,梁塵暗落琉璃盞。
桐樹花深孤鳳怨。漸遏遙天,不放行雲散。坐上少年聽不 慣。玉山未倒腸先斷。[3]
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柳永作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4]
柳永幼年生活在武夷山。因早年科場失意,寫過《鶴沖天》,發泄懷才不遇之憤,其中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傳說宋仁宗閱後極為不滿,說「此人風前月下,好去淺斟低唱,何要功名?且去填詞。」柳永就此自稱「奉旨填詞」,常出入勾欄瓦肆,茶坊酒樓,和「狂朋怪侶」朝歡暮宴,對酒流連。景祐元年(1034年)登進士第,任睦州(今浙江建德)團練官,調餘杭令、定海曉峰鹽場監官。寫有《煮海歌》,表達對鹽民苦難的深切同情。慶曆四年,入京任著作郎。皇祐(1049年-1054年)中,遷屯田員外郎。大約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卒於江蘇鎮江。死後淒涼,由人出錢埋葬。[5]
柳永是北宋著名詞人,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第一個大量寫長調慢詞的人,於此有開創之功。其藝術特點:音律諧婉,詞意妥貼,寫景抒情,都能委曲盡致,受到民眾的喜愛。代表作有《雨霖鈴》、《八聲甘州》、《鳳棲梧》等,現存有大量詩篇。
參考資料
- ↑ 白衣卿相——柳永(武夷山)南平市人民政府網
- ↑ 詞話柳永株洲新聞網
- ↑ 「柳永」詩詞全集 鳳棲梧二首(柳永) 詩詞名句網
- ↑ 柳永簡介國學薈網
- ↑ 柳 永國南平市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