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閣恩仇未了情
劇目介紹
宋朝初立,國勢尚弱,小郡主紅鸞被送入金邦。紅鸞與金邦名將耶律君雄青梅竹馬,暗訂終身。後宋國轉強,紅鸞之兄狄親王以珠寶贖回紅鸞。金邦命君雄送紅鸞至黃河渡口,遇劫船沉,導致二人失散。倪思安逼女秀鈿嫁與指腹為婚的尚精忠之子尚存孝,秀鈿反對盲婚而投河自盡,恰為君雄救起,遇盜沉船,宋兵誤會秀鈿為紅鸞,帶回宮帷。紅鸞雖被思安所救,但已失憶,思安認其作親生女兒,帶去尚府投親。尚夫人嫌貧愛富,推卻婚約,其子存孝仁慈,收留了紅鸞。君雄流落中原,考中武狀元。君雄在尚精忠家,與紅鸞花園相見,但紅鸞已不能辨。精忠誤以為君雄調戲紅鸞,逐之。金邦送來番書,狄親王命存孝翻譯,存孝不懂番文,請思安代勞。思安貪財胡亂譯解,笑話百出。後思安叫紅鸞讀信。紅鸞見番文,失憶症稍愈,讀通內容。幾經周折,紅鸞終被送回宋土,眾人在歡笑中團圓。
粵劇《鳳閣恩仇未了情》1962由香港大龍鳳劇團首演,麥炳榮、鳳凰女、譚蘭卿等主演。
中國戲曲
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史[1]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越劇中則常見為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淨、丑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中國民族戲曲,從先秦的"俳優[2]"、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
視頻
鳳閣恩仇未了情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世界戲劇發展史及中國話劇的興起,豆丁網,2016-12-20
- ↑ 先秦兩漢俳優的發展歷程俳優文化與樂舞的淵源《韓非子·難三》有曰:「,裹縷時尚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