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凱口鎮為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下轄的一個鎮,地處都勻西南部,東與平浪鎮沙寨鄉接壤,南接平塘縣白龍鄉,西連平塘縣谷硐鄉,北臨石龍鄉江洲鎮,距離都勻城區47公里。尖石油路縣道903縱貫全境,交通、通訊便捷,水產、礦產(無煙煤、硫鐵礦等)資源豐富。[1]

目錄

地理位置

凱口鎮位於都勻市西南面,距市區48公里,全鎮面積170.7平方公里,轄40個村民小組,人口12958人,耕地面積11272畝,其中田9916畝。地質構造呈喀斯特地形地貌,流經凱口的三條主要河流,都在凱口流入地表以下,形成大大小小10餘個消水洞,其中岩腳消水洞為主要消水洞。

簡介

凱口鎮是農業大鎮,繼續發揮農業大鎮的優勢,調整產業結構,利用現代科技,形成一條以板栗為龍頭,帶動茶葉、經果、藥材等經濟作物發展。大力推廣畜牧業,引進良種畜牧品種,發展養豬、養牛為主的畜牧業,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以七星洞、望香台為主的兩個溶洞群落,作為都勻地區旅遊線路申報,將鯉魚灘景點建成黔南州野外生態垂釣基礎。

自然地貌

凱口鎮,俊秀的峰叢,神奇的溶洞群,幽深的河谷,蔥蘢的植被覆蓋山丘,廣闊茂密的草場,平坦秀美的山澗盆地和星羅棋布的井泉,構成了全鎮境內的地貌和自然景觀。

約占凱口鎮總面積二分之一的東南部分多為奇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登高望遠,山巒起伏,一山一峰或一山多峰,群峰崢嶸如雨後春筍、氣勢磅礴,十分壯觀;從微觀看山,一座座山峰,有的如倒插利刀,直刺蒼穹;有的如美女側臥,楚楚動人;有的如雄鷹展翅;飛向藍天;有的如金雞報曉,引頸長鳴;有的如雄獅昂首,對天長嘯;有的猛虎撲地,虎視眈眈;有的象蛇龍戲水,有的象巨莽翻身;有的像烈馬蹄,有的像駱駝在沙丘中慢性……千資百態,形象逼真,徐徐如生,如同一個巨大的化石動物園,展現在廣闊的大地上。

歷史發展

凱口鎮史稱「滅苗鎮」,據都勻縣誌記載,元代為「凱口囤」,後又為都勻衛都勻安撫司地置,設地在今凱口鎮凱陽山;明嘉靖時期苗民起義,被鎮壓後改名為「滅苗鎮」。公元1895年太平天國石達開部李虎宰率領太平軍轉站至凱口,曾在凱口營盤坡和蟲雨哨兩地安營紮寨,所修營盤兩米高的土堆圍牆至今尚保存完好。太平軍失敗後退守九龍洞,清軍累攻不破,後陸崇山(官至廣定協台,獨山守備,今凱口鎮凱酉達地人氏)收買太平軍中內奸,開洞門放清軍入內,洞內混戰中太平軍兩位將軍先後戰死,太平軍群龍無首,最後棄洞敗退。清軍人多士眾,窮追不捨,一直從九龍洞追殺到蟲雨哨,死屍遍地,「血流成河」。陸崇山因鎮壓太平軍有功,欽准在進凱口鎮凱酉達地寨子自設衙門,統管一方,在修橋補路方面做了一些好事。

至今,凱口鎮的營盤坡、九龍洞和周邊溶洞中還保留了明清時期古戰場的遺蹟。民國初期,凱口屬都勻縣西區凱口保(又稱聯保,規模相於鄉),並一直作為西區政府設地,兩任區長皆凱口人氏,一為羅飛庸,一為王雨田,均善長書法文章。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凱口改稱凱旋鄉。1949年農曆10月16日晚7時左右凱口和平解放,解放初期沿用歷史名稱凱旋鄉。公元1953年凱旋鄉該名為凱口鄉,公元1958年建凱口公社,公元1959年建凱口管理區,公元1962年與石龍`公社分開建凱口公社,公元1984年稱凱口鄉,公元1991年8月和凱酉鄉合併建凱口鎮。[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