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韓信被誘殺的四大理由
韓信 |
分析韓信被誘殺的四大理由韓信,漢初三傑之一,是幫助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大功臣,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用兵,也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軍事家之一。他出神入化的軍事指揮藝術,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軍事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然而最後被誘殺。其原因有四點:[1]
其一,老闆怕他、疑他。劉邦對於韓信,既佩服他那「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軍事才能,又懼怕他擁兵自重。作為軍事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打天下三分之二是他的功勞,功高蓋主。項羽被滅後有天下一半精兵,劉邦自認為手中精兵不及韓信。漢朝建立後立刻被解除兵權,徙為楚王,韓信至楚,巡行所轄縣邑,出入陳列兵仗,被人告發。降封淮陰侯,使居長安。陳豨反於代,漢高祖親征,韓信託病不隨征,使人至豨所曰:「第舉兵,吾從此助公」,意圖謀反。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所以,對上級一定要忠順恭謙。
其二,朋友害他。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對韓信可謂是知己。蕭何評價韓信是「國士無雙」。然而最後蕭何與呂后設計捕殺了韓信。說到底,蕭何對韓信的留才是為劉邦着想的,從底子裡是為了忠於劉邦的。蕭何把韓信當工具而已。所以,對朋友一定要知根知底,不能盡信。
其三,不聽忠言。當年韓信據齊,握有重兵,他的謀士蒯通勸他「反漢與楚(指項羽)和,三分天下王之」,韓信卻認為「漢王遇我甚厚」,「吾豈可以鄉(向)利倍(背)義乎?」當時如果反了,歷史當重寫。所以,下級的勸告有時要認真吸取。
其四,居功自傲。「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早在楚漢戰爭最緊要關頭時,韓信就逼劉邦封他為齊王。被貶為淮陰侯後劉邦有一次問韓信:「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對於和絳侯周勃、潁陽侯灌嬰等處在同等地位感到羞恥。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韓信出門後,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 其囂張可見一般。所以,對自己而言內心不能過分膨脹。
「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是韓信自認為劉邦要殺他的原因,其實,韓信的死有其自身及部分客觀原因,劉邦在剪除韓信、彭越等異姓王后,曾經與諸大臣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消滅異姓王是國策,其死不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