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芻狗

芻狗,典故名,典出通行本《道德經》老子第五章,郭店簡本《老子》無此句。郭店簡本僅有本章中「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文義與通行本同。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們重視的祭品,但用過以後即被丟棄。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芻狗

詞性:名詞

詞義:比喻貴賤一體的特別事物

引申: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外文名:The unity of sanctity and useless

類別:典故

出處:《莊子·天運》

解釋

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作用類似現代的花圈。魏源本義:「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莊子·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牲畜)。隨着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亦作」芻狗「。

相關閱讀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以前祭祀時用草扎的狗來代替活的狗作為祭品,祭祀完如同廢物,隨意丟棄。整句話意思是,天地沒有好惡的意識。

仁在這裡的意思是愛。不仁,即沒有愛憎,一切平等。

芻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們重視的祭品,但用過以後即被丟棄。人們對芻狗只是使用而已,並沒有什麼愛憎。天地對所有生命也是這樣的,一切生命平等,天地對一切生命都沒有愛憎、沒有喜歡誰不喜歡誰的問題,就像人們對芻狗並沒有愛憎一樣。聖人對百姓(所有的人們)也是平等的,沒有喜愛或是憎恨某一部分人。

無愛無憎,是一種非常廣大的心胸。人的心如果能夠像虛空一樣,就能容下萬事萬物,而且萬事萬物在他的心中都是平等的。[1]這樣的人就是老子所謂的聖人。

老子表述了自己無神論的思想傾向,否定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觀點。他認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對自然界萬事萬物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因為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身的自然規律變化發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談到「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是這對前四章內容的進一步發揮。他認為,作為聖人——理想的統治者,應當是遵循自然規律,採取無為之治,任憑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會採取干預的態度和措施。

老子用具體比喻說明如何認識自然和正確對待自然,論述天地本屬自然,社會要順乎自然,保持虛靜,比喻鮮明生動。選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