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圻
刘云圻[1]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2月生于江苏省靖江市,籍贯江苏靖江。197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91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刘云圻 | |
---|---|
| |
出生 |
1949年2月 江苏省靖江市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江苏靖江 |
母校 | 南京大学 |
职业 | 研究员 |
研究领域 | 分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 |
目录
教育背景
- 1967年,毕业于原靖江县中 高中
- 197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 1991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博士学位
人物生平[2]
- 1975年,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
- 1975年--至今,分配到中科院化学所工作;
- 1985年--1988年,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进修;
- 1991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 1997年--1998年,在美国东北大学进行访问研究;
- 2000年3月--6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访问教授;
- 2003年--2009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
- 2004年1月--3月,日本京都大学客员教授;
- 2008年--2010年,受聘为武汉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
- 2011年--至今,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
- 2012年--至今,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7年10月,被聘任为靖江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 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
- 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 分子层次器件的探索
- 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有机/聚合物材料发光二极管
-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气体传感器
科研成果
- 长期从事分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总结发展了高性能分子材料的设计思想和提出了性能调控的新方法。证实了扩展p体系是实现高迁移率的重要途径,合成了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新型p共轭分子材料。首次提出了液态铜催化剂生长石墨烯的概念,获得了高质量单晶石墨烯;制备了第一个氮掺杂的石墨烯,实现了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调控;开拓了在介电层上直接生长石墨烯的新方法。揭示了界面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了新的溶液法加工技术,实现了器件的多功能化。
主要奖项及荣誉[3]
- 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
- 2014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录
- 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
- 2017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