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劉偉,1959年(己亥年)出生,天津人。師父:馬季。中國廣播說唱團中年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劉偉自幼喜愛相聲表演藝術,十六歲拜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為師,他的表演熱情奔放,歡快流暢,嗓音清脆,歌聲甜美,代表了青年人的特點,給人以蓬勃向上的感染。
劉偉多次在相聲大賽中獲獎,連續幾屆參加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其中《歇後語新編》、《虎年談虎》、《三顧茅廬》等,深受大眾的喜愛。
他在影片《笑破情網》、《趙百萬夢幻曲》中擔任主要角色,並多次客串各種晚會主持人,是一名走向成熟的中年相聲表演藝術家。
目錄
個人經歷
劉偉,中國廣播說唱團相聲演員,1959年出生在天津市。中國廣播藝術團青年表演藝術家,全國青聯委員。自幼熱愛相聲,在學生時代即不斷登台演出。起步早,基礎好,十六歲開始受馬季老師的指導,注意專業技能與文化修養的全面提高。是繼姜昆和趙炎之後馬季先生的第三個徒弟,成名於20世紀80年代。劉偉的表演熱情奔放,歡快流暢,語言清晰、歌聲甜美「包袱」軟丟硬甩結合,代表了青年人的特點,給人以蓬勃向上的感染。
在當時的春節晚會上先後與馮鞏、馬季老師合作演出的相聲《求全責備》、《送別》至今令人回味無窮。代表作品有:《巧對影聯》、《八戒貶悟空》、《送別》等。
這些年,劉偉也參加了多部電視劇的演出。像30集系列喜劇《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中,大家看到了熟悉的劉偉,不過這次他不是說相聲,而是「改行」演喜劇了。他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中的角色是一個普通的製藥廠工人,由於他以前也有過當工人的經歷,演來得心應手。劉偉輕鬆詼諧的相聲表演風格,已經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偉喜歡這種輕鬆的、主要靠語言來表現的喜劇形式,而不喜歡那種誇張的、動作性強的鬧劇。他給自己表演相聲時的風格定位也是如此———追求高層次的、含蓄的表現形式,「如果完全依賴形體表演,相聲也好,喜劇也好,都難免流於淺薄。」。
自一九八六年起,連續幾屆參加中央電視台他曾隨團赴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地演出,受到當地觀眾的好評。他還在戲劇影片《笑破情網》、《趙百萬夢幻曲》中擔任主要角色,並多次客串各種晚會的主持人,是一名走向成熟的中國青年相聲表演藝術家。
劉偉早年就從師於馬季,兩人之間的師徒感情深厚。劉偉坦言,因為老師的過世,自己的心情大受影響。「我16歲從藝馬季老師,跟隨學習32年之久。在他去世前一天,我們在一起吃飯還挺好的。我還對師父說,您冬天胖了一些。他說,冬天嘛,人都胖一些,挺好。」劉偉說,「對恩師的離去,我非常難過。」
主要作品
相聲作品
作品名稱 類型 合作演員
《虎年談虎》 對口相聲 馮鞏
《反義詞》 對口相聲 常佩業
《智斗》 對口相聲 常佩業
《送別》 對口相聲 馬季
《富了以後》 對口相聲 馬季
《喜事臨門》 對口相聲 韓翔
《訓徒》 對口相聲 馬季
《各有千秋》 對口相聲 常佩業
電視演出
劉偉也參加了多部電視劇的演出。像30集系列喜劇《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中,大家看到了熟悉的劉偉,不過這次他不是說相聲,而是「改行」演喜劇了。他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中的角色是一個普通的製藥廠工人,由於他以前也有過當工人的經歷,演來得心應手。劉偉輕鬆詼諧的相聲表演風格,已經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偉喜歡這種輕鬆的、主要靠語言來表現的喜劇形式,而不喜歡那種誇張的、動作性強的鬧劇。他給自己表演相聲時的風格定位也是如此———追求高層次的、含蓄的表現形式,「如果完全依賴形體表演,相聲也好,喜劇也好,都難免流於淺薄。」
劉偉從小就在少年之家搞文藝,曾經民樂隊的二胡和指揮。後來由於蔣道燊老師的發現,就讓劉偉學起了說相聲。當年,相聲剛剛出現在「文革」後的舞台上,蔣老師就開始搞創作、搞排練。文革後天津市第一個相聲是王培元的,當時由馮鞏和一個高年紀的同學學着說,後來那個高年紀同學畢業走了,馮鞏就沒了搭檔;後來馬季的《友誼頌》上了電視,蔣老師用個小錄音機把電視裡的聲音錄下來,讓馮鞏和劉偉學,這是他們說的第一個相聲,也從這裡開始了他們幾十年的合作。當時,馮鞏的家庭出身有問題,一直以來都因為這個找不到好的單位。作為搭檔,劉偉一直沒有拋下他,不要馮鞏的地方,劉偉也堅決不去。
參演電視劇
代表作品
《送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巧對影聯》、《八戒貶悟空》等
視頻
央視春晚馮鞏搭檔劉偉的經典相聲,笑不笑由你
馮鞏 劉偉相聲《臨終的懺悔》經典回顧!
參考來源
- ↑ 相聲演員劉偉擔任救助白癜風患者「愛心大使」 中新網,200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