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和
刘天和(1479年7月5日-1546年1月27日[1]),字养和,号松石。湖广省麻城县(今湖北省麻城市麻城市顺河镇)人。明朝中期名臣、学者。
正德三年(1508年),刘天和登进士第。初授南京礼部主事,出按陕西,因得罪宦官被贬。
历任湖州知府、山西提学副使、南京太常少卿,又督甘肃屯政,巡抚陕西。
在地方时,刘天和力革民弊、屡平盗乱,有惠政流播。累进右副都御史。
嘉靖十五年(1536年),改兵部左侍郎、总制三边军务。他改制战车,修浚墙壕,使边防巩固。鞑靼吉囊入寇凉州、宁夏等处,刘天和指挥大将周尚文等反击,取得大捷,以功加太子太保。旋即被改授为南京户部尚书,又入朝任兵部尚书、提督团营。
因言官攻击,刘天和遂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告老致仕,次年十二月(1545年1月)逝世,年六十七。获赠少保,谥号“庄襄”。
刘天和平时留心医药,曾辑有《保寿堂经验方》,为《本草纲目》引用。另刻有《伤寒六书》《幼科类萃》等书。《皇明经世文编》收录有《刘庄襄公奏疏》。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刘天和 | 出生时间 | 1479年7月5日 |
别 称 | 刘庄襄 | 去世时间 | 1546年1月27日 |
字 号 | 字养和,号松石 | 出生地 | 湖广省麻城县 |
所处时代 | 明朝 | 官 职 | 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
民族族群 | 汉族 | 追 赠 | 少保,谥号:庄襄 |
人物话题
人物生平
历职有绩
刘天和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五年六月十六日。他的祖先刘梦是南昌人,在元朝末年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有功,累官至同知漳州府,在湖广省麻城县(今属湖北省麻城市)被赐田产,遂成为麻城人。[2]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刘天和登进士第,被授为南京礼部主事。出按陕西时,刘天和得罪了武宗身边的太监而被诬陷,武宗一怒之下,将其下狱,幸而大难不死,被贬到金坛县丞。
后来,刘天和先是升任县令,后逐步升为湖州知府、山西提学副使、南京太常少卿、右佥都御史督甘肃屯政,一直官至陕西巡抚。先后作出了不少政绩。
总理河道
后来,刘天和又以右副都御史奉命总理河道。在任上,他创制了“手制乘沙采样等器”来测定河水中泥沙的数量,为水利史学界所称道。有一年黄河涨水,影响河南、山东等地,刘天和征集两万民工疏竣汴河及山东七十二泉,仅三个月,就消除了水患。他将治河经历写成了水利著述《问水集》。
嘉靖十四年(1535年)七月,运河浚治完毕,明世宗下诏升授刘天和为工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仍管河道。[3]
改制军器
嘉靖十五年(1536年),刘天和改任兵部左侍郎,总制三边军务(三边总制)。刘天和上任后,便开始大胆改革武器装备。他仿造前任秦纮的设计,把以前需要二十人才能推动的双轮战车改造成只需一个人就可以驾驭的独轮战车(一人挽之,推且翼者各二人),并改造车载火器,组成可分可合的战车车队(上置炮枪斧戟,厢前树狻猊牌,左右虎盾,连二车可蔽三四十人……战则护骑士其中,敌远则施火器,稍近发弓弩,又近乃出短兵,敌走则骑兵追)。这种战车随车携带小帐,使士兵在战场上免受餐风露宿之苦,既鼓舞了士气,又大大地提高了战斗中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任内,他还奏请修筑边墙及壕堑。这些建议都得到世宗的准许。[4]
除此之外,刘天和还创制了类似今天左轮手枪的轻便火器三眼枪,为后来的皇帝所喜爱,成为首选的御用便携防身武器。
固原大捷
就在刘天和就任三边总制后不久,鞑靼首领吉囊率军十万屯贺兰山后,另派别部入侵凉州、庄浪,分别为凉州副将王辅、甘肃总兵官姜奭击败。世宗论功,进刘天和为右都御史。
在试探性进攻后,鞑靼集结大军,再次准备入侵。刘天和认为鞑靼得知西边有防备后必然转攻东边,于是暗中命延绥副将白爵趁夜进军,与参将吴瑛会合。之后,鞑靼果然向东进入黑河墩(今陕西榆林西南),遭到白爵伏击,大败撤退。继而又攻蒺藜川(今陕西榆林东北),被白爵尾随袭击,死伤颇多。不久后,鞑靼再攻寇家涧、张家塔,为白爵、吴瑛击败。而入侵宁夏的鞑靼军,也被宁夏总兵官王效击破。世宗闻捷报大喜,进刘天和为左都御史。
吉囊再犯河西,刘天和率军将其击退,以功进兵部尚书。鞑靼即将攻平虏城,刘天和先在花马池埋下伏兵。待到鞑靼军失利时,向河上撤退,遭遇伏兵袭击,溺亡颇多。吉囊又趁虚攻固原,大肆劫掠。时值大雨积水,鞑靼军弓矢威力大减,全无士气。但明军诸将大多畏缩不进,刘天和斩指挥二人,起复大将周尚文统军。适逢陕西总兵官魏时追逐鞑靼军至黑水苑,与周尚文合兵夹击,大破鞑靼,斩杀吉囊之子小十王。鞑靼退兵宁夏,又遭宁夏巡抚杨守礼、总兵官任杰等邀击于铁柱泉,损失颇多。此役,三镇共斩获首级四百四十余级。世宗论功,加刘天和为太子太保,荫封一子为锦衣卫千户,前后十多次颁赐银币褒奖。不久后,刘天和被改调为南京户部尚书,又入朝担任兵部尚书,总督团营。 [5]
归乡而逝
-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因“言官论天和衰老”,刘天和于是请求告老还乡。[6]
-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546年1月27日),刘天和逝世,享年六十七岁。朝廷追赠少保,谥号“庄襄”,按例赐祭葬。葬于故乡锁口河。
人物典故
- 刘天和一生耿介正直,光明磊落。最初登第入仕时,权宦刘瑾要与他结为宗室,被他婉言谢绝。到刘天和晚年的时候,备受世宗宠信的道士陶仲文派人送书信与刘天和攀亲戚,刘天和断然回绝。陶仲文怀恨在心,唆使言官在世宗面前诋毁刘天和。刘天和后来的罢官,与陶仲文有着紧密的联系。[7]
人物作品
人物评价
- 徐阶:天和宇度弘亮,有泛应才。凡所扬历,去后必有遗迹、余泽为人所称述者。至于治水防边,功能尤著。在河道,尝手制乘沙量水等器;在陕西,尝造单轮车及诸火器三眼枪等。后人多遵用之。(《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
- 王世贞:呜呼!世安得以出入进退窥公哉?公又名能知人,其识故相太保桂公萼、故将太傅周公尚文,皆自其微时,世以比杨文襄云。[9] (《弇州四部稿》)
- 何乔远:①时人谓天和凝眸转瞬,含气风云,艴哂唯诺,腾精泾渭,乃其砥节励行,又不廑廑事功闲矣。(《名山藏》)②予观刘天和、潘季驯所论,则治黄河在循故道,治漕河在沿旧制而已。[10](《国榷》引)
- 查继佐:相传逆瑾以天和同姓,且昵之,投以宗人刺,不报。又真人陶仲文尝以戚属礼,遣刺迓天和,天和向使曰:“与若主非戚,误矣。亟反之。”乃其得归,仲文与有力焉。而究不足疵其所学。 [11](《罪惟录》)
- 张廷玉:姚镆等封疆宣其擘画,军务畅其机谋,勋绩咸有可纪。[12] (《明史》)
史料记载
参考资料
-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甲寅……致仕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刘天和卒,赐祭葬如例,赠少保,谥庄襄。
- ↑ 《明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刘庄襄公墓志铭》:其先南昌人讳梦者,从高皇帝起义兵有功,官同知漳州府,赐田麻城,遂为麻城人。
-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七》:嘉靖十四年七月……以浚治运河工成,诏升总理河道、右副都御史刘天和为工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仍管河道。
- ↑ 《明史·刘天和传》:十五年改兵部左侍郎,总制三边军务。兵车皆双轮,用二十人,遇险即困,又行迟不适于用。天和请仿前总督秦纮只轮车,上置炮枪斧戟,厢前树狻猊牌,左右虎盾,连二车可蔽三四十人。一人挽之,推且翼者各二人。战则护骑士其中,敌远则施火器,稍近发弓弩,又近乃出短兵,敌走则骑兵追。复制随车小帐,令士不露宿。又毒弩矢,修边墙濠堑。皆从之。
- ↑ 《明史·刘天和传》:迁南京户部尚书,召为兵部尚书督团营。
- ↑ 《明史·刘天和传》:言官论天和衰老,遂乞休归。
- ↑ 《明史·刘天和传》:天和初举进士,刘瑾欲与叙宗姓,谢不往。晚年内召,陶仲文以刺迎,称戚属。天和返其刺曰:“误矣,吾中外姻连无是人。”仲文恚,其罢官有力焉。
- ↑ 《皇明经世文编·卷一百五十七》.国学大师.2018-11-15
- ↑ 9.0 9.1 《弇州四部稿》.国学大师.2016-07-17
- ↑ 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12
- ↑ 11.0 11.1 查继佐.《明书(罪惟录)》: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04
- ↑ 12.0 12.1 《明史·卷二百·列传第八十八》.国学导航.2016-07-17
- ↑ 《名山藏·卷七十七·嘉靖臣七》.国学大师.2016-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