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敬妃(?-1463年),中國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英宗敬妃

劉敬妃
明朝妃嬪
位號 敬妃
逝世 1463年
諡號 貞順懿恭
親屬
明英宗

劉氏被明英宗冊封為敬妃。天順七年(1463年)七月廿四辛亥,敬妃劉氏薨,明英宗輟朝五日,不鳴鐘鼓,加封為惠妃諡號貞順懿恭。明英宗的嘉祥公主史書記載是劉妃所生,但沒有明確記載是劉敬妃還是劉麗妃劉恭妃

目錄

葬地考證

明憲宗並未依從遺詔將劉敬妃遷去與父親合葬,而劉敬妃也沒有和其他妃嬪同葬金山(今北京西郊)。

關於她的葬地,《明實錄》中未載。《日下舊聞考》轉引《嘉靖祀典》則雲,「貞順懿恭惠妃葬桃山。」成書於嘉靖時期的鄭曉《今言》中也寫道,「英宗遺詔,皇妃他日宜合葬。惠妃亦須遷來,以後諸妃次第祔葬。今止睿皇后合葬裕陵,諸妃皆葬金山,惠妃尚葬桃山,竟無陪葬者。」言明惠妃葬地為「桃山」。萬曆年間徐學聚《國朝典匯》、蔣一葵《長安客話》,以及清人毛奇齡《勝朝彤史拾遺記》各書中,也都引用了這則文字,只是細節略有出入而已(《長》將「桃山「誤為「枕山」,《彤》將惠妃誤姓胡氏)。而同樣是在《國朝典匯》中,對英宗諸妃葬處的敘述,除了引用《今言》「諸妃皆葬金山,惠妃尚葬桃山」的記載外,又有「十八妃,一葬綿山」的記錄,但未註明出自何典。查《萬曆野獲編》,其中有「今祀典載裕陵十八妃。一葬綿山。余皆金山。意者綿山為劉妃乎?」可見《嘉靖祀典》中,還曾將惠妃葬處稱作「綿山」。

綿山,據康熙《順天府志》載,在昌平州城「東十五里,上有古道場。」,清初李因篤《芹城小志》亦載,「綿山在州東十五里,或名宜山。」今昌平區東棉山村附近即其故地。在明時,這裡曾被作為皇家園塋使用,《府志》中記有「仁宗二子,蘄獻王墓、滕懷王墓,俱在昌平州東九里綿山。」但卻沒有惠妃墓的記載。顧炎武《昌平山水記》則言,昌平「東山口(按《日下舊聞考》,距州城八里)迤東有劉惠妃之墓,英宗妃也。又東八里綿山,有蘄獻王、滕懷王之墓,仁宗子也。」可見惠妃墓是在綿山以西,並非在綿山上。故而其葬處的確切地名,應該就是「桃山」,那裡可能只是一個長滿桃樹的小山包,因為名氣不如綿山響亮而又挨近綿山,故而每每被人在文獻中籠統的稱作綿山。此外,「綿山」一稱,自元代即已存在,《順天府志》所謂綿山上的古道場,應該就是《元一統志》所載元代綿山寺的舊址,所以並不存在之前稱「桃山」之後改名「綿山」的可能;同時,在現存史籍中,綿山除別稱「宜山」外,又有九里山的稱謂(九里山,因山形綿延九年而得名。隆慶《昌平州志》載,「九里山在城東十里,一名綿山,又名宜山。」這裡踞州城距離的差異,可能與參照村落不同有關。今天昌平的九里山和棉山村被公路和水渠隔成了南北兩處),但並無「桃山」的記述留下來,由此我們可以推定,劉氏的葬處,應該是今天棉山村以西至東山口(今十三陵東南壩基)的某處高地。

史料記載

《明史》卷59 志第三十五 禮十三(凶禮二)皇妃等喪葬

天順七年,敬妃劉氏薨。輟朝五日,帝服淺淡黃衣於奉天門視事,百官淺淡色衣、烏紗帽、黑角帶朝參。冊文置靈柩前,皇太子以下行三獻禮。靈柩前儀仗,內使女樂二十四人,花幡、雪柳女隊子二十人,女將軍十一人。自初喪至期年辭靈,各於常祭外增祭一壇。

《萬曆野獲編》卷3:

【英宗敬妃喪禮】英宗敬妃劉氏之薨,距上升遐數月耳,其喪禮皆上手定,恩禮獨厚,輟朝五日,贈惠妃冊諡貞順懿恭。一切祭葬之體,視文廟昭獻王貴妃有加焉,他妃所不論也。時,劉氏雖久承恩,然未有所出,則上鍾情獨至矣。帝輟朝五日,帝服淺淡黃衣於奉天門視事,百官淺淡色衣、烏紗帽、黑角帶朝參。冊文置靈柩前,皇太子以下行三獻禮。靈柩前儀仗,內使女樂二十四人,花幡、雪柳女隊子二十人,女將軍十一人。自初喪至期年辭靈,各於常祭外增祭一壇。

次年一月英宗大漸時,召太子及太監牛玉等至御榻前,口諭命太子百日後即成婚,囑咐太子(憲宗),「皇后(孝莊錢皇后)他日壽終宜合葬,惠妃亦須遷來,以後諸妃次第祔葬,蓋亦必欲祔葬山陵也,少頃而上賓天矣。蓋始終眷念劉氏如此。」但嗣帝憲宗並未依從英宗遺詔,其後成化四年,孝莊太后崩時,孝肅周后恐身後不得同穴,至欲別葬孝莊於他所。賴閣臣彭時等,及禮臣姚夔等力諍,且述英宗遺命,當時李賢曾紀於閣下。憲宗始婉達孝肅,得併入玄宮,將錢皇后與父皇合葬(孝宗時,憲宗生母孝肅後周氏亦葬入英宗裕陵),而英宗諸妃(共十八妃),除惠妃早薨另葬外,「俱葬金山。」而惠妃之得祔與否,則未詳考。但今《祀典》載裕陵十八妃,一葬綿山,余皆金山,意者綿山為劉妃乎? 補遺卷一:

【妃諡】本朝典制,大行皇帝尊諡十七字,大行皇后十二字,皇妃及太子與太子妃止二字而已......至天順七年,敬妃劉氏薨,上輟朝五日,特贈惠妃諡貞順懿恭,蓋仿文皇諸妃例。然前是天順五年,宣廟賢妃吳氏薨,上僅輟朝一日,諡曰榮思。妃故景帝生母,景泰即帝位,尊為皇太后,上復辟仍為賢妃,而喪禮僅止此,曾不敢望敬妃萬一。上友於素篤,惟此舉似有遺憾。

......

參考資料

  •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