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明(院士)
劉昌明,1934年5月出生於湖南長沙。曾任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所長(1992-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1997-2003年),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1997-2004年)。現任中國科學院水問題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劉昌明
出生日期:1934年5月15日
籍貫:湖南長沙
學位:博士
職 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前蘇聯莫斯科大學
主要成就: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代表作品:《水文科學創新研究進展》《中國水文地理》
性 別:男
國 籍:中國
人物簡介
教育經歷
1952.9-1956.7西北大學 大學畢業 中國;
1960.10-1962.11 莫斯科大學 研究生肄業 蘇聯;
1981.9-1982.10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訪問學者 美國;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任職情況
曾任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所長(1992-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1997-2003年),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1997-2004年)。現任中國科學院水問題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工作經歷
1959年在北京大學講授《陸地水文學》。
1960年留蘇,在莫斯科大學水文教研室與實驗室作研究生進修。
1981年赴美國亞利桑納水文水資源系與愛克倫大學訪問。
1996年-1997年任日本千葉大學客座教授。
1964年至1992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工作。
1984年被評為國家首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
1990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獲政府特殊津貼,任地理學會副理事長、水文專業委員會主任,IAHS國際水文科協國家委員會副主席。
1995年至1997年任國際雨水集流協會副主席、國際地理聯合會水文對全球變化響應研究會主席。1997年至今任IGBP/BAHC中國國家工作委員會主席。
1998年至2001年任IGBP/BAHC國際指導委員會委員。
2000年任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副主席,中國水利學會水文、水資源兩個專業委員會委員。英國Hydrological Processes 雜誌國際編委,中國地理學報主編,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主編。國家973項目(G19990436)首席科學家。
2012年11月9日受聘為pp河南理工大學[[教授。
共發表論文專著180餘種,獲國家和中科院及省部級獎勵12次。
社會任職
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地理學報與中國生態農業學報等八種國內外刊物主編、編委
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副主席
水文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院水問題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IUGG國家委員會委員
IAHS國家委員會副主席
IGBP/BAHC國際指導委員會委員和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
中國林學會森林水文與流域治理分會副理事長
獲得榮譽
1970-1978, 小流域暴雨徑流計算, 科學技術成果獎,全國科學大會;
1984-1988, 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綜合發展研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1986-1989, 四水轉化與農業水文的研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中國科學院;
榮獲2006年度「河北省院士特殊貢獻獎」。
共獲國家、中科院及省部級獎勵12項。
發展了地學方向的水文學和水資源研究,在水循環、產匯流模式、水文試驗、農業水文、森林水文、生態與環境水文、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水文水資源影響等方面多有建樹。將水文學的地球物理、工程方向與農田水利等學科相結合,在水文與水資源研究中開拓創新,有系統性的貢獻。解決了缺少資料地區小流域暴雨洪水計算難題,有突出創新;在南水北調環境影響的研究中,發展了地理系統分析,建立了模型;在水文過程、水量轉化及調控研究中提出的多水轉化,深化了水循環理論。提倡的雨水資源化具有概念上的革新。承擔多個向國家諮詢的重大諮詢研究,包括「兩院」關於全國、西北、東北、黃河、長江等水問題以及生態和環境保護等重大項目。至2004年已發表著作360餘篇、本,獲國家級、《院(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2次:其主持完成的「小流域暴雨徑流計算」被西北地區鐵路新線設計推廣應用,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綜合發展的研究」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四水轉化與農業水文的研究」與「水資源在國土整治中的地位與作用「獲1989年中科院科學進步二等獎,等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