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暠

劉知遠
出生 895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劉暠、後漢高祖
知名於  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開國皇帝

(劉暠 原名叫劉知遠,西元895年 —西元948年),即後漢高祖(西元947年―西元948年在位)[1],其祖先本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府石州,即今柳林縣劉家溝(今慕家垣)村。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開國皇帝,稱帝後改名為劉暠。[2]

劉知遠從小為人沉穩莊重,不好嬉戲,個性厚重寡言。 長大後,面有特象,為當時人所咋異。雄武過人,勇猛善戰,事後唐明宗後晉高祖時頗得戰功。

開運四年(西元947年),劉知遠稱帝,復為天福十二年。其統治期間,各地割據成勢而朝廷難控,並且手下多貪婪之輩,因此形成弊政,一時斂賦成災。

乾祐元年(西元948年)正月,劉知遠因病崩於萬歲殿,廟號高祖,諡號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葬於睿陵,位於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陽。

目錄

基本信息

本 名 劉知遠 廟 號 後漢高祖
別 稱 劉暠、後漢高祖 諡 號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所處時代 五代十國 在位時間 公元947年登基(在位不足1年)
民族族群 沙陀 朝 代 後漢
出生地 河東太原 陵 墓 睿陵
出生時間 895年 主要成就 大破契丹 建立後漢
去世時間 948年

生平經歷

追隨敬瑭

劉知遠,生於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從小為人沉穩莊重,不好嬉戲。到了青少年時期,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據太原,劉知遠就在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即後來的後唐明宗)部下為軍卒。當時,石敬瑭為李嗣源部將,在戰鬥中,劉知遠不顧自己的生死安危,兩次救護石敬瑭脫難。石敬瑭感而愛之,以其護援有功,奏請將劉知遠留在自己帳下,做了一名牙門都校。[3]

後唐清泰三年(936年),劉知遠移鎮汶陽,升任馬步軍都指揮使。同年,石敬瑭得助於劉知遠等人謀劃,假借契丹軍的力量,消滅後唐,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後晉,是為晉高祖。 為了報答契丹的幫助,石敬瑭不惜將燕雲十六州割讓契丹,並稱比他小11歲的耶律德光為父,劉知遠對石敬瑭的做法不以為然,他認為:"對契丹稱臣即可,當兒子則太過分,多送些金帛使遼兵援助而不必以割地相許,割地會造成將來後患無窮啊!"果然,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從此中原門戶大開,無險可守。[4]

後晉建立後,劉知遠以其軍政才能和佐命功,歷任檢校司空、侍衛馬步都指揮使、點檢隨駕六軍諸衛事、許州節度使、朱州節度使、檢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等職,日趨顯貴。

志取天下

石敬瑭當了七年兒皇帝,於後晉天福七年(942年)死去。養子石重貴即位,是為後晉出帝,劉知遠也遷檢校太師,進位中書令。

後晉開運元年(944年),契丹主耶律德光率軍南下,大軍直抵澶州,派蕃將偉王領兵進入雁門關。劉知遠作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在忻口大破偉王,累遷太原王兼任北面行營都統,北平郡王、太尉,之後誅殺吐谷渾白承福等五支部族共四百人,以另一部族的王義宗統領五族中其餘的人,又在朔州陽武關再破契丹。 劉知遠在這段時期的主要意圖是稱霸河東,成就王業,因此對朝廷的詔命半推本就,一方面不服調遣,作戰中逗留不進,另一方面也主動出擊一下。[5]

後晉開運四年(947年)正月一日,契丹進犯京師,俘虜了後晉少帝石重貴北去,後晉滅亡。二月一日,耶律德光具辦漢族的禮製衣服,登上崇元殿接受朝拜,詔令改晉國為大遼國,大赦天下,稱年號為會同十年。劉知遠遣牙將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耶律德光詔令褒揚嘉獎,稱劉知遠為兒子,並賜給一根木拐。按契丹的禮法,貴重的大臣才能得到這種賞賜,就像按漢族禮儀賜給假節一樣。王峻拿着木拐,契丹人望見他都紛紛到路邊避讓。王峻回來後,對劉知遠說契丹政治混亂,一定不能攻占中原,於是便商議建國。[6]

建國稱帝

這時,秦州節度使何建歸降後蜀。後晉開運四年(947年)二月十二日,河東行軍司馬張彥威與他的文武將吏等,認為中原沒有主人,劉知遠的威望日益隆盛,眾心所歸,寫信勸他登上帝位,劉知遠謙讓不答應,此後眾官三次上書,諸軍將吏、貴臣耆老,一個接一個地懇切陳請,才發布文告應允。十五日,劉知遠看準時機,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後漢政權。他沒有馬上改國號,但棄開運年號,而延用石敬瑭的年號,稱天福十二年 。接着,劉知遠下詔禁止為契丹括取錢帛;慰勞保衛地方和武裝抗遼的民眾;在諸道的契丹人一律處死等等。於是晉朝舊臣紛紛投誠歸附。[7]

契丹在中原人民抗擊下退出後,天福十三年(948年)六月劉知遠進入開封並建都,改名為暠,改國號為漢,改天福十三年為乾佑元年,蠲免賦稅,大赦天下,稱帝。 劉知遠果斷採納了皇后李氏的建議,一改過去靠括民財犒軍的慣例,而是拿出宮中所有財物賞賜將士,果然深得人心。契丹軍進入中原後,到處以"打草谷"的名義掠奪財物、殺害無辜百姓,中原地區人民反抗不斷,耶律德光被迫北撤,留蕭干守衛汴京,劉知遠看準時機,採納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進而圖天下"的正確建議,命史弘肇為先鋒,舉兵南下,一路勢如破竹,所向無敵,很快拿下了洛陽和汴京。

劉知遠穩定中原局勢後,令魏州的杜重威移鎮歸德(今河南商丘南),與原歸德節度使高行周對調,杜重威抗命不從,劉知遠令高行周與慕容彥超率軍討伐杜重威,杜重威誓死守城,漢軍日久無功,劉知遠恐生他變,親自來攻,死傷甚巨,劉知遠見強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許以不死,此時魏州糧草用盡,城中將士多逾城逃亡,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出城投降,劉知遠言而有信,沒有殺杜重威,封其為檢校太師、守太傅、兼中書令、楚國公。 至此,中原基本上平定。[8]

託孤善後

乾佑元年(948年)正月,劉知遠因傷長子劉承訓之死而病重,召史弘肇、王章、蘇逢吉、郭威等人託孤,臨終前,劉知遠認為杜重威反覆無常,於是授意託孤大臣除掉他。隨即駕崩,時年54歲, 諡曰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廟號高祖,葬於睿陵。 其子劉承佑繼位,是為後漢隱帝。[9]

歷史評價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在昔皇天降禍,諸夏無君。漢高祖肇起並汾,遄臨汴洛,乘虛而取神器,因亂而有帝圖,雖曰人謀,諒由天啟。然帝昔蒞戎藩,素虧物望,洎登宸極,未厭人心,徒矜拯溺之功,莫契來蘇之望。良以急於止殺,不暇崇仁。燕薊降師,既連營而受戮;鄴台叛帥,因閉壘以偷生。蓋撫御以乖方,俾征伐之不息。及迴鑾輅,尋墮烏號,故雖有應運之名,而未睹為君之德也。"

耶律德光支援石敬瑭打退後唐的進攻後,對石敬瑭推薦劉知遠:"這個大將很勇猛,以後不要隨意捨棄。"

軼事典故

換馬相救

在劉知遠小的時候,他性格很內向,平時也是寡言少語,因為體質較弱,經常得病。還有他的眼睛白多黑少,加上臉色紫黑,給人一種很威嚴的感覺。由於生活困難,他不得已只好到一個姓李的大戶人家去當上門女婿,在封建社會,這種女婿叫做贅婿,社會地位幾乎到了最底層,備受歧視。在一次牧馬時,因為馬踏壞了寺廟屬地的莊稼,被僧人捆綁起來,打了一頓。劉知遠不甘心這樣混一輩子,就尋找時機出去干一番事業。

不久劉知遠就投到李嗣源的手下當了兵,由於作戰勇敢,被升為偏將,和石敬瑭一起共事。在李嗣源和後梁軍隊激戰於黃河岸邊的德勝軍(今河南濮陽)的時候,石敬瑭的馬甲突然斷裂,幾乎就要被梁軍隊趕上了,這時,劉知遠將自己的馬換給了石敬瑭,自己則騎上石敬瑭的馬,掩護石敬瑭後撤。事後,石敬瑭非常感激他捨命相救,於是在李嗣源繼位稱帝並任命他擔任河東節度使後,石敬瑭就將劉知遠要到自己手下任職,擔任押衙,做了他的親信。

智救敬瑭

後唐末年李從珂起兵和唐愍帝李從厚爭奪帝位時,石敬瑭也領兵趕赴首都,在路上碰到出逃的李從厚,石敬瑭和李從厚到屋內密談,劉知遠為防萬一,就暗地裡派勇士石敢前去保護,石敢在袖子裡藏了一把鐵錘,站在石敬瑭的背後。最後李從厚的隨從嫌石敬瑭沒有忠心保護李從厚的意思,就抽劍向石敬瑭刺來,石敢掩護着石敬瑭躲進旁邊的一個屋子裡,用巨木將門擋住,等劉知遠聞訊領人闖進去時,石敢已經戰死,劉知遠於是將李從厚的所有隨從全部殺死,石敬瑭沒讓殺李從厚,派人將他先囚禁起來。後來,李從厚被李從珂派人殺死。

皇后李三娘

劉知遠能夠建立後漢政權,有一個女人是出了大力的,那就是他的皇后李三娘。[10]

劉知遠和李三娘的愛情故事,是充滿傳奇色彩的。相傳,南北朝時期,在扒村有個李家寨,住着一位李員外,生育有一雙兒女,兒子取名李鴻信,女兒叫做李三娘。一日,窮困潦倒靠乞討度日的劉知遠在扒村李家寨,貧病交加暈倒在李員外家門前。好心的李員外收留了他,給他安排些粗活干。後來,因馬棚「失火」,三娘夜半救火而引出了一段傳奇的愛情故事。

且說劉知遠被李員外收留後,很快因他的聰明、勤勞、能幹,博得了李府上下的喜歡。這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入定時分,在繡樓尚沒睡下的李三娘忽然發現自家馬棚紅光閃閃,看似着火卻又不像。李三娘便喚上丫環去看個究竟。待到馬棚一看,原來馬棚並未失火,劉知遠睡的正香,周圍一圈紅光籠罩着他。在劉知遠安詳的面寵上,一條筷子大小的蛇正從他的左鼻孔鑽入,又從右鼻孔鑽出。李三娘知道他不是凡人,再加上劉知遠平時聰明能幹,李三娘頓生愛慕之情,卻又羞於明說。這一切讓丫環看得清清楚楚,於是在丫環的幫助下,李三娘和劉知遠在馬棚私訂下了終身。

再後來(930年),李三娘為李知遠生下一子劉承佑(後來的隱帝),時年李氏約18歲,劉知遠年38歲,這一對夫妻,年齡差了20歲,但是他們的情感卻異常堅定,李三娘雖然年紀尚輕,但是對於時局卻又很清晰的把握,而她也能常常提點劉知遠,可謂劉知遠的賢內助。[11]

親屬成員

先世

高祖父:劉湍(文祖明元帝),陵墓稱懿陵。 高祖母:隴西李氏,追封明貞皇后
曾祖父:劉昂(德祖恭僖帝),陵墓稱沛陵 曾祖母:虢國太夫人楊氏,追封恭惠皇后
祖父:劉僎(翼祖昭憲帝),陵墓稱威陵 祖母:魯國太夫人李氏,追封昭穆皇后
父親:劉琠(顯祖章聖帝),陵墓叫肅陵 母親:吳國太夫人安氏,追封章懿皇后

妻子 李皇后

兄弟

河東節度使劉崇,後為北漢世祖
忠武節度使劉信(?-951年),後周太祖郭威奪權、劉贇被貶後自殺,追封為蔡王

兒子

開封尹:劉承訓(922年-948年),早逝,被劉知遠追封為魏王 後漢隱帝:劉承佑
開封尹:劉承勛(?-951年),久因重疾臥床,追封為陳王 湘陰公:劉贇(養子,本為劉崇之子)

女兒 永寧公主(宋太祖趙匡胤宋皇后之母)

史籍記載

《新五代史·卷十·漢本紀第十》

《舊五代史·卷九十九(漢書)·高祖紀上》

《舊五代史·卷一百(漢書)·高祖紀下》

陵寢遺址

後漢帝後陵墓群位於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部山區,有後漢高祖劉知遠睿陵、後漢隱帝劉承佑潁陵、後漢李後高後陵。

劉知遠睿陵封土堆為覆盆狀,高約8米,地面四闕神獸尚存,神道石像生被埋入地下,占地面積1243.5平方米。睿陵前原有四闕石獸,陵前神道自北向南排列文吏、武士石俑和各類獸俑,1958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視頻

1、閩劇 劉知遠與李三娘 1

《閩劇 劉知遠與李三娘 1

2、後漢的滅亡:後漢開國君主劉知遠繼位後,將先朝大臣逐一清除

後漢的滅亡:後漢開國君主劉知遠繼位後,將先朝大臣逐一清除

3、後漢高祖劉知遠,在臨死的時候,囑咐兒子善防杜重威,為什麼?

後漢高祖劉知遠,在臨死的時候,囑咐兒子善防杜重威,為什麼?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