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得集
基本信息
唐代劉禹錫(772-842)撰。禹錫字夢得,故名。此書《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均著錄三十卷,題《劉禹錫集》,《宋志》並著錄《外集》七卷;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則稱此書原本四十卷,宋初佚其十卷,宋次道搜其遺詩四百零七篇,雜文二十二首為《外集》,故今本《外集》為宋次道編輯。
《集》中的文部分,特別是《天論》三篇,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劉禹錫的唯物主義自然觀。他在序文中說,寫《天論》的背景是"余之友河東解人柳子厚作《天說》,以折韓退之之言。文信美矣,蓋有激而雲,非所以盡天人之際。故余作《天論》以極其辯雲。"這就說明他的《天論》是有繼承性的,也是有針對性的,他和柳宗元-樣,繼承了《荀子》中的《天論》思想,而他又對柳宗元的《天說》進-步加以補充說明。
他提出"天與人交相勝"、"還相用"的學說,認為"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動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與人交相勝爾",肯定了自然的職能在於"生萬物",人的職能在於"治萬物",,"天之道在生殖,其用在強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駁斥了當時的"因果報應"論和韓愈的"天人感應"說。
在關於認識和了解自然方面,劉禹錫提出"數"和"勢"這兩個概念,並總結出-個原則:"數存而勢生",進而提出任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數而越乎勢"的命題。
《辯跡論》、《答饒州元使君書》、《訓氓》諸文,反映了劉禹錫的歷史政治觀點,他遵從傳統的儒家學說,認為三王之道在實質上是不可改變的,主張為政要有"聲",有"實",為政必須修身,修身又"必將及物"。在《袁州萍鄉縣楊歧山故廣禪師碑》中,劉禹錫闡述了儒、佛二教的作用,反映了他既尊儒又崇佛的矛盾心態,認為"儒以中道御群生,罕言性命","佛以大悲救諸苦,廣啟因業",因為儒教不着重講人生的根本問題,就社會論社會;而佛教着重講生死輪迴,所以在世道混亂的前提下,佛教優於儒都;他說:"至人之生,無有種類,同人者形,出人者智。蠢蠢南裔,降生皆異。父乾母坤,獨肖元氣。-言頓悟,不踐初也。"他認為佛教的"真心",相當於儒教的"元氣",反映了他同柳宗元等人-樣,有用儒家思想解釋佛教的傾向,都企圖用儒家的-些範疇去談釋佛家。劉禹錫所處的時代,正是佛學向道學過渡的時代,他是這個時代思想上的主要代表人物之-,所以,此書不僅對研究劉禹錫本人的思想有重要價值,對於研究唐代儒、佛兩教對社會的影響及唐宋之際儒學發展等均有重要意義。
此書又名《劉賓客集》,版本較多,主要有《嘉業堂叢書》本,《四部叢刊》本,《四部備要》本;1974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劉賓客文集》影印本,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劉禹錫集》。 [1]